第56章 有借無還
字數:4887 加入書籤
“止步!”
一聲低喝,自李煜口中發出。
大部人馬應聲停在官驛外的官道上,揚起一陣細微的塵土。
隨行的十幾輛板車在屯卒們的操控下,迅速移動,車轅相抵,很快便圍成一個簡陋卻不失章法的圓形掩體。
擺車陣這種事兒,在塞外也沒什麽新鮮的。
人馬都暫且收攏在圈內,疲累的屯卒們得以片刻喘息。
至於處置官驛裏的屍鬼,還有排查官驛建築內潛在的威脅。
李煜還沒心大到派這些屯卒去做。
讓他們和悍不畏死的屍鬼去進行貼身巷戰,多半是單純的送死。
不光幫不上什麽忙,反而還容易添亂。
依舊還是要讓善戰的精銳們披甲出馬,才能啃下這塊‘硬骨頭’。
......
這座官驛,李煜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熟悉。
官驛並非尋常人臆想中那種鄉野路邊孤零零的小客棧。
恰恰相反,官驛的規模向來不小,算得上是一片頗具章法的建築群落。
最外圍是一圈厚實的夯土院牆,足有丈許高,單人難以翻越。
院牆之內,至少有一座寬敞的馬廄,足以容納十數匹健馬,草料飲水設施一應俱全。
此外,還會有至少一處專供過路官員歇腳休憩的別院,青磚黛瓦,比起尋常民居都要講究許多。
另有數量不一的排房,錯落有致。
這些排房既能滿足官驛內部人員,如驛丞、驛卒的日常起居,也能容納一定數量的外來官差、士子借宿,功能齊全。
李煜的目光沉靜,掃過那熟悉的院牆輪廓。
他以往順著這條官道去往高石堡千戶所按例點卯,這裏都是必經之路。
或歇腳飲馬,或借宿一夜,都曾是尋常事。
按照大順朝的規製,官驛中通常會設有一名驛丞。
此人總管迎來送往、車馬儀仗、文書傳遞等一應雜事,可謂是一座官驛中的靈魂人物。
這驛丞的職能,頗有些後世郵政局長的意味,連帶著投遞家書、轉運公文的差事也一並包攬了,是地方信息傳遞的重要節點。
驛丞手下,通常會有幾名驛卒聽用。
這些驛卒雖無甲胄在身,卻也持有官府配發的兵刃,勉強能算是官府體係內的衙役小吏。
他們負責在驛站裏看門護院,震懾宵小。
偶爾還要在官道上巡邏,維持基本的通行治安,確保附近這段官道的暢通。
官驛裏往往還會有幾個廚娘丫鬟,操持眾人每日的飲食起居,清掃打理。
再往下,便是一些幫閑雜役,數量不定,多寡隨官驛規模而異。
這些人多是驛丞、驛卒的親朋故舊,通過這層關係在官驛中謀個差事,平日裏打理一些瑣碎雜務,緊要關頭也能充當人手,協助驛卒護衛官驛的安全。
畢竟,官驛也算是吃皇糧的去處,裏麵的位置,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值得一提的是,大順朝的驛丞之中,並非全是些不入流的吏員。
有些驛丞,因為一些緣故,成為了正經入品階的官員。
盡管他們止步於從九品,與巡檢、典史這類基層雜職官品級相仿,在官場中仍處於最底層。
然而,尋常的平民小吏見了這些從九品的驛丞,也得恭恭敬敬地改口,尊稱一聲“大人”。
這其中的奧妙,主要看官驛的規模與所處地理位置。
李煜記得,此地的驛丞姓王,是個年過半百的老頭。
為人還算圓滑。
因為順義堡與高石堡之間的文書往來,還有一些軍情傳遞,偶爾也需要經過此地中轉,所以王驛丞對他這個百戶官,向來客氣有加。
或者說,他對於附近有品階的正經武官都很客氣,輕易不會得罪。
一方麵,百戶是正六品武官,品秩遠在最高不過從九品的驛丞之上。
另一方麵,一旦北虜南下,衝破了屯堡防線,戰火蔓延。
自保力量較差的官驛想要亂中求活,就隻能趕緊帶著鋪蓋細軟,去附近的軍事屯堡緊急避險,尋求庇護。
而李煜這樣的百戶武官治下的臨近屯堡,無疑都是他們躲避戰禍時所需的避難所。
所以在李煜麵前,他當然就好說話了,甚至有些刻意的討好。
官驛的馬廄裏,常年都豢養著幾匹官馬,以備不時之需。
例如緊急軍情的傳遞。
不過大多時候這些官馬都用不上,隻是在馬廄裏悠閑度日。
畢竟,八百裏加急那種等級的緊急軍情,若是月月都有,甚至日日都有,大順朝恐怕早就被無窮無盡的兵事拖垮了,早就土崩瓦解,不複存在。
平日裏,單純的養馬,其草料的開銷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因此,驛丞們往往會鑽些空子,將一時用不上的駑馬暫時借給左近相熟的武官使用,言明用過一段時間再還回來。
如此一來,既節省了這段時間的草料開支,又做了順水人情。
李煜身為順義堡百戶,手底下百十來戶軍戶,平日裏東拚西湊,也就能勉強維持十幾匹戰馬的規模,這在百戶武官中已算不錯。
這還要多虧大順朝尚未完全崩壞的馬政體係仍在勉力支撐。
以及順義堡地處邊塞,偶爾能從遊牧部落手中換取或“獲取”一些馬匹的地理優勢。
可是很多時候,一名合格的騎卒隻有一匹戰馬是遠遠不夠用的,尤其是在長途奔襲或作戰時。
光是趕路,就需要有駑馬馱上一些其它物什,比如沉重的甲胄、兵器、額外的糧草,以此為精銳的戰馬減少長途奔波的體力消耗,保持其戰鬥力。
現在那些拉車的駑馬,十有八九都是他在幾個月前,仗著將門李家的名頭,從附近各處官驛東挪西借,“薅”來的。
大部分驛丞,看在他幽州李家的麵子上,都還算好說話,樂得賣個人情。
所以往常他對於這些駑馬的損失向來也比較不放在心上,畢竟不是自己的私產。
大不了就再去想辦法‘借’幾匹還上就是,反正總有辦法。
實在不行,擄掠那些落單牧民的馬匹,也是邊塞武人獨有的、心照不宣的發財方法之一。
有借有還,下次再借自然不難,這是他過往一貫的行事準則。
隻是如今嘛……
李煜嘴角不禁勾起一抹難言的弧度。
天下大亂,鬧起了屍鬼這種聞所未聞的怪物,那些散布各地的驛丞們,還有沒有命活下去,都是個未知數。
既然債主都沒了......或者說,很可能都沒了。
這些從各處官驛“借”來的駑馬,自然而然也就順理成章地轉變成了他的私產。
他可沒打算再辛辛苦苦找原主還回去了,也沒那個必要了。
這在當下這等艱難時局,勉強也算得上是個不大不小的好消息。
......
李煜收回目光,視線掃過身邊下馬候命的幾名披甲精銳。
他們神情肅穆,靜待指令。
“準備一下,我們進去清除屍鬼,今晚就在這裏落腳。”
“是!”
幾名家丁轟然應諾,聲音整齊劃一。
很快,其餘騎馬的精銳甲士也下馬集結完畢。
一旁的屯卒們見狀,趕忙從馬車上取下甲胄,幫助甲士們披雙層甲,也就是在之前穿戴的皮甲之外,再套上一層紮甲或是魚鱗甲。
隻有這些人才是李煜手中真正值得依靠的力量,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一向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