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遷都之兆

字數:4280   加入書籤

A+A-


    與此同時,大順都城洛陽。
    太極殿內,香爐裏升騰的青煙幾近凝滯。
    “司空大人所言,恕在下不敢苟同!”
    落針可聞的死寂中,這一聲高亢的反駁,如平地驚雷,炸響在每一個人的耳畔。
    殿中百官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殿列中一名身著青色官袍的年輕禦史身上。
    他身形挺得筆直,脖頸青筋畢露,一張臉因過度激動而漲成了豬肝色。
    “哦?”
    立於百官最前列的大司馬趙權,身上寬大的朱紅官袍隨著他慢悠悠的轉身而拂動。
    他渾濁的老眼微微抬起,掃了過去。
    “原來是魏禦史,”他蒼老的聲音裏聽不出喜怒,“不知你有何高見?”
    魏禦史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頭的激憤,躬身一禮,“趙大人,廷議遷都之事,下官絕不敢苟同。”
    他挺直腰杆,聲音愈發洪亮,字字句句都清晰地砸在每個人的心頭。
    “雖然,揚、徐兩州大片失陷,青、豫、荊、幽及交趾五州告急都是事實!”
    “但......”
    他話鋒一轉,聲調拔高,“我朝尚有兗、冀、涼、並、益、雍六州節製兵馬,司隸要地更是仍在掌握!”
    “洛陽八關天險,固若金湯!爾等張口閉口便是遷都益州,是要將這大好河山,拱手讓與那些怪物,放任天下分崩離析嗎?!”
    洛陽八關的險要,更是名不虛傳。
    天然的地理形勢,扼守司隸洛陽各處交通要道,即使有千屍萬潮,除非它們填平了山坳,跨越了奔騰的黃河,否則絕難逾越此般雄關險要。
    “嗬——!”,一聲幹澀的嗤笑,從大司馬趙權口中傳出。
    魏禦史麵色一滯,怒火與不解交織,“趙大人有何見教?!”
    “若是太平時節,老夫倒不介意與你這後生晚輩辯上三天三夜……”
    “可惜現在......”,說著搖了搖頭,趙權懶得再看他,搖著頭從袖袍中掏出一份染著血漬的軍情奏報,在手中拍了拍,徹底將這七品禦史當成了空氣。
    在這位老臣眼中,隻剩下一張口舌之利的七品禦史,與跳梁小醜無異。
    “你——!”
    魏禦史氣得發抖,正要再言。
    大司馬趙權卻完全不給他繼續發聲的機會。
    “陛下,臣有本奏!”,趙權高舉奏報,向金鑾殿上的禦座躬身。
    龍椅之上,早已聽膩了臣子們日複一日爭吵的女帝劉令儀,這才抬起手,清冷的聲音在大殿中回響,“愛卿準奏。”
    “微臣手中的,是斥候冒死深入南方,帶回的最新奏報。”
    隻有天曉得,為了這薄薄一頁紙,斥候營中那些最精銳的夜不收,又填進去了多少條人命,此刻無人關心。
    “哦?!”
    “趙卿,快快講來!”
    女帝身體微微前傾,殿中所有大臣都伸長了脖子,豎起了耳朵。
    他們之中,不少人的家眷親族,至今仍陷於江南,生死未卜。
    早早便把這本折子翻爛了的大司馬趙權,他現在閉著眼都能把上麵的糟心事給背出來。
    “陛下,長江防線……破了。”
    “多地尚未來得及封江鎖道,據長江而守的防線便不攻自破。”
    “據探,應天、鎮江等下遊重鎮,已是……滿城盡喪!”
    這四個字帶來的恐懼在殿中蔓延。
    “......城破之緣由,皆疑似自水門告破。”
    水門,本是防備敵軍舟船的城防工事,設有木柵鐵閘,甚至攔江鐵索。
    但是......水門從設計之初,就不具備阻隔......屍疫的能力。
    它們隨著江水隨波逐流,完全有可能流入水門連通的城內水道。
    尤其是當屍鬼完全不需要呼吸換氣的時候,即使是一個仍在不斷咬合的屍鬼頭顱從閘門間隙流入城中,也能造成屍疫在城中傳播。
    屆時,城內十數萬百姓魚龍混雜,已是防無可防!
    “不止如此,徐州淮河已無險可守,屍疫正循著北逃的百姓,從西側旱道大肆擴散……”
    有百姓北逃的路徑,都或多或少有屍鬼的蹤跡擴散......
    “據傳,屍疫的蹤跡,已經出現在黃河南岸。”
    “開封府太守八百裏加急告急!”趙權的聲音陡然拔高,“其人言......郊野詐屍者眾......”
    一連串的噩耗,讓女帝本就清冷的玉容覆上了一層寒霜。
    她鳳眼掃過階下神色各異的群臣,聲音冷得攝人心魄,“時至今日,總不會還有愛卿,把這些怪物當做什麽吃人的造反難民看待吧?”
    “陛下聖明!”
    不少大臣立刻躬身附和。
    “你說對吧,魏禦史?”
    大司馬趙權扭過頭,嘴角掛著毫不掩飾的譏諷,盯住了那個年輕的禦史。
    “這……這……”
    被這些消息砸暈了頭腦的魏禦史,一時無言。
    他臉色煞白,嘴唇哆嗦著,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隻得狼狽地掩麵向後縮去,身影隱匿在群臣之中。
    “陛下!”
    大司馬趙權重新麵向龍椅,聲音鏗鏘有力,“黃河防線,至多隻能拖延些許時日!”
    “幽州,徐州之屍疫一南一北,青州、冀州恐不能久保太平......”
    “冀州一失,並州亦危矣,屆時,黃河天險便名存實亡!”
    “屍群或可沿黃河順流而下,仿長江應天慘劇,洛陽關東平原,將再無險可守,孟津渡口必為之所破!”
    再怎麽說,他們也沒本事把黃河截斷......
    “依臣所見!”
    他振臂高呼,“為今之計,唯有遷都益州!”
    “涼、並二州尚需防備塞外北虜,朝廷斷無北遷之理,放眼天下,唯有益州可守!”
    “諸位皆知,‘蜀道難,難如上青天!’”
    “某以為,就算屍疫滔天,也斷無可能越過蜀道天險”
    “唯有如此,方可保全社稷,護佑陛下周全!”
    “待他日屍者盡腐,我大順天軍便可自益州而出,重整舊日山河!”
    殿中大臣們竊聲議論紛紛,最終不少人都紛紛點頭,臉上已然是帶上了一絲對益州的向往。
    女帝劉令儀雖未言語,但隻看她緊攥著龍椅扶手而發白的指節,以及那雙重新燃起精光的美眸,便可從中一猜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