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旋旗倒垂
字數:5004 加入書籤
“吼!”
又是一聲無意義的嘶吼短暫撕裂死寂,隨即迅速被死寂吞沒。
撫遠縣城早已重歸寂靜。
當失去了活人的動靜,那些遊蕩的屍鬼便會重新陷入漫無目的的狀態,等待著與下一個‘有緣人’的相遇。
屍鬼,就是這種不講道理的東西。
至今,無人能洞悉它們的行動邏輯。
李煜手下的甲士懶得研究,這些邊塞莽漢更信奉一個真理——能被刀砍死的,就不是問題。
相比起研究這些死而複生的怪物,他們更擅長用手裏的刀,讓它們再死一遍。
李煜的目光掃過隊伍,最後在後方兩個身影上停留了一瞬。
人無欲則剛,一旦有了牽掛,便容易動搖底線。
“貞兒,跟著舒姐,莫要怕。”
“死死咬著嘴裏的手帕,不管什麽事兒,都不要出聲。”
李雲舒壓低聲音,安慰著身旁緊牽著手、瑟瑟發抖的稚齡少女。
“嗯......嗯......”
那少女口中塞著塊兒秀帕,聞言隻能用力點頭,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裏滿是驚慌。
她緊隨著李雲舒的腳步,在這片死寂中穿行,瘦弱的身影仿佛隨時會被黑暗吞噬,真像一出誘拐良家女子的犯罪現場。
實際上,這不是趙府的奴婢侍女,而是趙琅妾室所生之趙氏女。
李雲舒說,是外祖母安排來路上照顧她的表妹,權當丫鬟使喚。
但李煜私下覺得。
可能也是趙老夫人愛女心切,想給這孫女尋個活路。
不談情分,隻說現實。
如今沙嶺堡的甲士皆以自家小姐馬首是瞻,李煜自然要給族妹這個麵子,沒必要為這點小事與她爭執。
再考慮到女子出行確有諸多不便,有個丫鬟照應也屬尋常。
為這點小事與族妹爭執,實無必要。
何況,趙琅更是為此變故付了籌碼。
李煜的視線,又落在了趙鍾嶽身側的兩個壯碩家仆身上。
趙琅大概是怕李煜因趙老夫人的變故而反悔。
那兩人手持鋼刀,警惕地護著自家少爺,眼神裏透著一股在刀口上舔過血的狠厲。
這便是趙琅的‘加碼’。
說是家仆,其實就是趙家走私商隊曾經的護衛。
騎馬、射箭、刀槍武藝均有涉獵。
這水平,已然不遜於許多營兵。
更是甩了那些屯田的軍戶八條街。
隻是他們不善戰陣配合,慣於遊鬥。
斬殺屍鬼時,比之武官家丁到底缺了些進退有序的淩厲。
像這兩人一樣,在趙府中效命,卻又因故了無親眷的仆役,自然是極少數。
所以才說......這兩人,是趙琅特意挑出來的。
不管何時,無親無故,最是飄零。
李煜若能給他們一個安身立命的去處,收服其心,不過是旦夕之事。
這似乎是一場心照不宣的交易。
又像是場賭博,雙方賭的,還有這兩個家仆的忠心。
貞兒雖是妾室女,好歹也是趙家骨血。
這已經是趙琅能開出的最高價碼。
畢竟是個女子,不值當的。
女兒家,終究是續不了他趙氏血脈。
這份無言的交易裏,更多的是趙琅為人父的些許心軟,以及一點在家族傳承麵前,讓人不易察覺的私心。
用兩個忠心能打的護衛,換一個妾生女的活路,再給自己的兒子添一層額外的保障。
更是無聲的默契,機會給了,能不能收心,那就是李煜的事情。
趙琅絕不會給任何口頭保證。
若是李煜無法收心,正好留給趙鍾嶽當個保命底牌,也是有利無害。
他清楚,無論是順義李氏還是沙嶺李氏的甲士,對趙鍾嶽的保護,恐怕都做不到以命相搏的程度。
兩個還算可靠忠用的家仆,也可算是趙鍾嶽生命安全的額外保障。
……
出城的官兵隊伍離了衙前坊,趙府的家丁便無法再提供幫助。
李煜一行人,又一頭又紮進了南坊。
當頭是一伍甲士開道。
事關重大,屯卒已經用事實證明,他們根本壓不住陣腳。
進城與出城截然不同。
出城時,走在前麵反而意味著生機。
走在前麵,逃出生天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於是,那些屯卒隻得跟在隊尾,被隔絕在核心隊伍之外。
雖是一隊人馬,卻又分作一前一後兩部分,沿著來時路折返。
……
“大人,是百戶大人……他們回來了!”
西南角樓上,負責瞭望城內的一名屯卒,趕忙衝了下去,急切地向李信匯報。
李信幾乎是三步並作兩步地衝上了角樓,一把推開擋在身前的屯卒,探身向城內望去。
隻見城內坊市,正有一行人穿梭其中。
李信不做他想,隊伍中的認旗足以宣示來人的身份。
李信一把抓住身旁屯卒的衣領,眼中爆出精光。
“快,去取令旗來!黑邊白旗!”
“我們得讓城外的人知曉,準備在外接應我軍出城!”
“是!小的這就去取!”
屯卒一聽出城在即,激動得險些腿軟,轉身就朝下跑。
本來,李信這一伍駐兵,手裏是沒有令旗的。
他手裏隻有認旗。
百戶的規模太小,一般都隻有一杆供百戶武官所用令旗,李煜將之都留在了城外馬車上。
不過,撫遠縣的角樓裏卻是存放的有。
這東西,縣內駐軍平常預警示敵,都是必需之用。
有了這些,他便能和城外李義以旗號聯係。
很快,屯卒將角樓內的數麵令旗捧了上來。
“大人,令旗皆在此!”
考慮到天色,李信從中挑了麵黑邊白旗。
玄旗,在此時不夠顯眼,容易與城牆陰影融於一色。
青旗同理。
而且,令旗顏色可讓人區分緊急程度。
玄為最,青為次,白為緩。
白色,最適合當下撤出之用。
李信不想讓城外的李義誤判局勢,以為城內已是絕境,驚慌之下做出錯誤判斷。
李信回憶旗號,深吸一口氣,手臂肌肉墳起,猛地將令旗伸出牆外!
他手腕翻轉,旋旗倒垂,左右擺動三次。
旗麵向內,急速在旗杆上纏了三圈!
隨即,他猛然鬆腕!
旗幟如脫力般轟然墜下,舒展開來!
周而反複。
此為軍中旗號,信訊為‘倒卷簾’。
‘旗偃為退,揚為進。’
是大順軍中常見的撤退旗號。
意在告明城外李義,已經到了籌備撤退之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