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譬如朝露
字數:5045 加入書籤
李煜沉默,眼眸中寫滿了疑惑。
‘三年?’
‘可是,已經不需要再等三年了啊!’
他想不明白。
李雲舒從他的沉默中,看到了那份茫然。
她看到了一個少年武官對於女兒家心事的全然無措。
自那心靈的窗口,透露出太多。
唯獨,沒有看到她孤注一擲後,最想要的那一抹動容。
沒有。
什麽都沒有。
她緩緩垂下纖長的眼睫,麵上無悲無喜。
那份洶湧而至的失落,無聲無息,卻又蠻橫無比地漫過了心堤。
“對不起,煜哥兒。”她的聲音很輕,帶著一絲自嘲的頹然,“是我失言了。”
他果然還是不懂的,一如曾經。
她低下頭,視線裏是自己繡著精致花紋的裙圍,卻再也看不見自己的腳尖。
人言,低頭看不見腳尖,便已是人間絕色。
頹然垂肩,少女宮裙上明媚的鵝黃色,也映不亮她眼底潛藏的灰敗。
果然......
再怎麽嘴硬,心裏還是會失望的喘不上氣。
她不想讓他看到自己這副樣子。
一點也不想。
在重新振作之前,她隻想迅速逃離,不願將這副連自己都鄙夷的姿態,展露於人前。
李雲舒鼻尖一酸,再也無法在此地多待片刻,轉身就想離去。
“喂......”
少女轉身之際,纖細白皙的手腕被身邊人一把拉住。
他的手掌寬大,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形成的硬繭,隔著衣袖摩擦,傳來一陣微麻的癢意。
李煜的動作其實很急,但落到她手腕上的力道卻又下意識地收斂。
隨著氣力的增長,他隻敢虛虛地圈著,生怕自己一個不慎,捏疼了這截仿佛輕輕一折就會斷掉的皓腕。
其實也沒怎麽用力,可是李雲舒就是怎麽也掙不開。
大概,是因為心底的不願吧。
“雲舒,你還不知道嗎?”李煜的語氣滿是不確定。
她該知道些什麽?
李雲舒的心髒怦怦直跳,既有被身邊男子抓住手腕的悸動,也有一種奇異的,連她自己都無法理解的希冀,破土而出,瘋狂滋生。
那大概就是女兒家的直覺。
她眨弄著眼眸,神色惹人憐愛,就那樣茫然地,又帶著一絲小心翼翼的探尋,望向李煜,“我該知道什麽?”
看著她這副全然不知,又委屈至極的模樣,李煜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他側過頭,避開她那雙仿佛會說話的眼睛,用隻有自己能聽見的聲音飛快地嘟囔了幾句,發泄著心中的怨懟。
“果然......老狐狸.......賴賬......”
少女聽不清,隻是一昧的凝望少年。
然後,她便聽到李煜說,“銘叔,把你許給我了。”
短暫的停頓後,他看著她瞬間呆滯的表情,更加確認了自己的猜測,補上了一句。
“你還不知道?”
李煜是真的以為她早就知道了。
畢竟,隔了這麽多天的緩衝期,為人父的李銘,怎麽可能不把這麽大的事情告訴自己的女兒?
不然的話,李雲舒每次都這麽殷勤照顧,難道隻是出於往日習慣?
若真如族叔所言,心有所許,她不是該高興才對嗎!
為何會是......悲傷?
李煜茫然的無法理解,甚至有些氣惱。
本以為是穩穩當當進了自己碗裏的肉,誰知道她不僅不知道自己是肉,還想著要跑!
李煜的腦子裏,瞬間浮現出一種烤熟的鴨子還會振翅高飛的荒謬感。
不行。
這個念頭隻是一閃而過,所以他拉住了她。
好歹,看在青梅竹馬的交情上,得給他一個說得通的理由!
“......什麽時候的事!”李雲舒的聲音陡然拔高,語氣急促的發顫。
話一出口,她好像立刻就覺得不對,又小心翼翼地改口,“不,我的意思是......真的,定下了!”
“嗯,”李煜看著她,篤定地點了點頭,“早在去撫遠縣前就說好了的,我以為你知道。”
她笑了,毫無征兆地,就那麽笑了起來。
少女眼眸深處的灰敗,轉瞬即逝。
水洗過的眸子,重新變得明媚動人,璀璨得像是落入了漫天星辰。
方才那番令人心碎的失態,在這一刻,竟真的如同一場虛無的幻夢。
“煜哥兒......”少女喃喃,聲音恍惚,帶著一絲膽怯的柔弱。
“嗯?”少年下意識回應,隨即靜靜等候下文。
手腕上傳來的溫度,原來真的不是夢。
一切,都有了答案。
“舒兒,”壓抑的情感,終於釋然,少女的聲音輕軟得像一聲滿足的歎息,“現在知道,也是不遲的!”
......
李雲舒羞紅了臉,匆匆離去,心中卻滿是甜蜜的埋怨,急著回去尋父親核對。
父親為什麽不說呢?
早說的話,又怎會鬧出這般誤會來。
但這確實不賴李銘。
若是存了毀約的心思,他又怎麽會頂著重重阻力,全力配合李煜遷民。
他與李煜對此約心知肚明,否則兩個同為六品百戶的武官,何必如此同心協力。
單靠同出一脈的遠親關係,可遠不足以如此互相信任交托。
因為是認定的準翁婿,所以才會如此啊。
......
一個以為他會說,這種買賣人口似的約定,總不好由李煜自己說出口。
另一個也以為他救人的半途會說,李銘光是看著女兒的表現,這難道還沒說麽?
結果,誰都不說。
把李雲舒這串聯了兩家的當事人,獨獨蒙在鼓裏。
......
李府後院一夜父女私話,李煜不得而知。
他疲憊入睡,再睜眼時,是被侍女們喚醒的,一齊侍奉他穿衣洗漱。
啊,為了活命,為了這片刻的安寧長存,便隻能男兒無休。
李煜重新振奮精神,披甲上馬,便領著先鋒騎隊,即刻出發。
族叔李銘帶著淺淡的黑眼圈,出堡相送。
“賢侄,人手都已經安排好了。”
“軍戶們還得些功夫收拾,拉車的牲口也得飽食一二。”
“不過,等賢侄清道開路之後,很快第一批人就可以著手出發。”
除了守堡所必要的兩什屯卒,還有沙嶺堡的一眾餘丁、健婦協力。
這次,沙嶺堡內可供李煜調動的兵卒,史無前例的達到了一百四十餘人。
甲兵過半,這在邊軍中也已經是極高的比例。
李煜點頭,“銘叔放心,侄兒會快去快回,靖平官道,加強沿途據點守備。”
他雙腿夾動馬腹,“駕!”
“駕——”
馬蹄紛飛,其聲如雷。
先鋒騎隊三十人,馬四十餘匹,人盡著甲,一往無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