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以工代賑,民生自安
字數:5136 加入書籤
擺在李煜眼前的是,已經完全退出大順軍械列裝序列的原始武器——投石索。
在強弓硬弩、床弩砲車的麵前,投石索早就沒了存身之地。
近數百年來,它已經成了流民們反抗朝廷時,才會難得用於實戰的簡陋武器。
平日裏更是隻有一些獵戶才會偶爾使用。
誰能想到。
眼下竟要將希望,寄托於這般‘古老之物’。
“好!”李煜立時拍案叫好。
比起使用要求‘苛刻’的軍中弓弩,投石索的使用無分男女,無分老幼。
隻要揮得動拳頭大小的卵石,就是一個可以派的上用場的‘戰士’。
如此一來,婦孺老弱皆可為戰,守城之人,便不止於持戈之士了。
有多少民,就有多少兵!
這樣一來,眼下人手匱乏的問題,將在守城過程中得到極大緩解。
即便是女子,也真正有了實戰中的用場。
這意味著,他們能騰出手來做更多的事情。
李煜激動起身,來回踱步。
他的目光在桌案的投石索與張承誌臉上掃過,僅僅兩個來回,便已下定決心。
“張大人,即刻通傳。”
“收集繩索、皮革、針織等物,組織城內女眷,趕工製作!”
李煜所指,正是張承誌擺上桌案的投石索。
話音剛落,他卻又抬手一攔,“不!且慢!”
“張大人還是先去匠鋪一趟,尋今日隨車隊入城的幾位匠人製出母版,再安排仿製......”
張承誌訕笑幾聲,把桌案上潦草的手工品收回懷中,抱拳拜禮。
“喏,在下領命!”
自家手藝遭到李煜的嫌棄,他倒也不覺煩悶。
他眼中重要的從來不是這個結果,而是他與妻相濡以沫的過程。
一個是百戰武官,一個是閨閣婦人。
兩個人本就沒什麽絕活手藝在身,若不是靠張宋氏的針線,連眼下這個簡陋之物,張承誌也做不出個模樣來。
......
投石索,無論是製作還是使用,都是最典型的低門檻武器。
隻需要兩根等長的繩子......極限情況下,一根繩子對折也足夠。
最關鍵點在於,一塊‘彈兜’。
皮革、厚布......單就材料而言,可選範疇已經相當寬泛。
材料方麵上,衛城庫存足夠充裕。
女眷們需要做的,是用針線為這塊‘彈兜’稍加塑形,確保它能夠具備足夠的弧度。
防止石塊在旋轉蓄力過程中意外甩脫,對同伴造成誤傷。
製作起來並不困難。
若是專門的手藝匠人,借助家傳的獨門工具,甚至能將單件加工時間壓縮至一刻鍾內,可謂是廉價至極。
......
臨近正午,正與李雲舒在外堂閑聊的李煜,就再次收到張承誌上門求見的消息。
“大人!雲舒小姐!”張承誌入堂揖禮。
“張大人。”李雲舒微微頷首打了招呼,當即起身告退,“煜哥兒,既有軍務,舒兒就先回去了。”
李煜輕笑,“芸香她們正在後廚忙著,到了午食,你就帶上貞兒一並來用就是。”
李雲舒家中的婆子丫鬟,都留在了沙嶺堡,照看著族叔李銘的身子。
蘭馨苑內雖然有小廚房,可李雲舒和趙貞兒畢竟身份是主非仆,李煜也不可能真就放任不管。
無非就是多兩雙碗筷,閨閣女子尚且不嫌棄,李煜自然樂得如此照應。
李雲舒點點頭,身姿巧步輕盈,消失在屋門外。
張承誌這才抬頭道,“大人,在下召集了一批軍戶家眷,已經趕製出了三十條投索。”
“不知......大人有何安排示下?”
李煜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潤了潤喉。
他悠悠問道,“張大人,做一條投索,費工幾時?”
張承誌想了想,答道,“用皮革要慢些,穿孔太費功夫,約莫半個時辰到一個時辰。”
“用布倒是快得多,基本半個時辰內就能做好,快的也就兩三刻鍾的功夫。”
李煜點點頭,心中比對一二,也就有了計較。
但隨即,他又問了別的,“她們做工,張大人可曾許過報酬?”
張承誌愣了愣,顯然沒想到李煜會問這個。
“不敢!”他下意識答道,“在下自然是不敢代大人施恩!”
下意識地,求生欲幾乎瞬間拉滿。
“張大人誤會了。”李煜頓了頓,轉而解釋道,“我隻是覺得不可使之徒勞,當以糧酬其工,則人皆盡力。”
張承誌看李煜的眼神微妙地變了變,這眼神裏混雜著難以置信和一絲觸動。
他恍惚像是在看一個存於書卷中的‘聖人’。
給匠人、給軍戶發薪酬?
這等事,在他數十年的官場生涯中,聞所未聞,想都不敢想!
武官讓軍戶幹活,還需要理由?還要發薪酬?
聽著就像是在開玩笑。
不讓他們餓死就已經是天大的恩德!
找遍整個大順,也不曾有過這個道理。
此時此刻,張承誌倒是有些恍然明悟。
這些外來的順義堡軍戶們,乃至是那些逃災的流民。
他們願意在這般危局下跟隨李煜遷徙離鄉,恐怕不單單隻是局勢所迫,而是人心已經有所依附......
一個好官,為什麽會得到百姓們的擁護跟隨,這其中緣由難道還複雜嗎!
張承誌神色震動,心中確是安下了心思,‘這樣的人,倒也不錯。’
回過神來,他趕忙低頭抱拳,遮掩方才的失態,“大人遠見,是在下淺薄了!還請大人明示,該如何安排?”
李煜思慮片刻。
“既如此......”他抬手指向城中糧庫方向道,“每條投索,視其優劣,發予粟糧一鬥至兩鬥。”
“如何?”
“大人心係百姓,施以仁德,自無不可!”張承誌當即應下。
不過想到材料損耗,他還是多問了一句,“大人,那繩索布革等物料損耗,又該如何?”
李煜也不含糊,認真的想了想。
“這便要辛苦張大人了,你對製作已有心得,權責便暫且交由你手。”
很快,一個清晰的標準便定了下來。
“這樣,以五套材料為一組發放,每次領取,需抵扣一鬥糧為押質。”
“如此一來,手藝好、效率高的,所得更多,也能激勵眾人珍惜材料,杜絕浪費。”
李煜似覺不妥,又補充道,“眼下先以欠條為憑押,張大人需要安排好統計收繳的賬房,做好出入賬目。”
大概是覺得會識字算數的人不好找,李煜不放心地追問,“記賬入冊,眼下可有合適的人選?”
張承誌抱拳,“大人盡管放心!”
“城中署吏尚存數人,他們皆可勝任!”
李煜擺擺手,“既如此,就盡快安排下去。”
投索有了,‘彈藥’自然也得提前積攢。
石頭的造型,與投索命中亦是息息相關,倒也不是隨便撿起一塊石頭就能用的。
“另外,”李煜繼續道,“搜集打磨卵石的活計,也一並吩咐下去。”
“每十塊,兌粟糧一鬥。”
“喏!在下這就去辦!”張承誌肅然拱手,隻覺渾身充滿了幹勁。
話音未落,人已轉身,帶著一陣風急匆匆地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