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北部天關

字數:4852   加入書籤

A+A-


    千月王朝是這片土地上無可爭議的至尊主宰,已綿延千載。傳承自古老血脈的皇族,以其深不可測的實力與威嚴,掌握著俯瞰眾生的至高權柄,律法詔令所及,萬民景從。
    皇權之下,有七位功勳卓著的王侯,分疆裂土,各自鎮守著王朝的四方邊陲與核心區域,形成了王朝內部盤根錯節的勢力格局。這七大王侯,既是皇室的屏藩,亦是不容小覷的強大力量。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共同締造並支撐著一個龐然大物——武市學宮。
    武市學宮,它遠不止是一所培養武者的學府。它是千月王朝最大的軍方勢力根基,是精英將領的搖籃,也是維持王朝武力威懾的核心機器。王朝內外,無人不知,欲入軍旅高位,必先經受武市學宮的錘煉。而清江城,正是七王侯中定遠侯的勢力範圍。正因如此,曆屆清江城的城主,乃至其下屬諸多城池的核心管理者,大多都帶著武市學宮深深的烙印,他們或是學宮的弟子,或是與學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王朝的疆域並非無限,在其四方邊界,與外族接壤的廣袤地帶,被稱為“天關”。千月王朝是純粹的人族國度,所謂“外族”,便是對一切非人類智慧種族的統稱。天關,便是人族勢力與外部萬族之間經過血與火淬煉後形成的緩衝區域。一道無形的界限於此劃定:天關以內,是王朝律法守護的領土,不容外族輕易染指;天關以外,則是光怪陸離、危機四伏的萬族疆域,王朝亦恪守舊約,也不輕易大舉涉足。
    王朝四方,矗立著四大天關,如同四尊鋼鐵巨人,守護著人族的邊疆。這四大天關的防務與秩序維護,皆由武市學宮一力承擔,派遣精銳將士常年駐守。每一處天關,並非單一關隘,而是由無數功能各異、互為犄角的軍事堡壘、哨站、貿易點及附屬城鎮連綿構築而成的龐大防禦體係。
    千百年間,天關之內已成為人族與各族共同生活的地區。然而不同的種族,不同的生存方式,不同的信仰與利益,在這片緩衝區內激烈碰撞。摩擦、衝突、乃至小規模的戰鬥,幾乎每日都在天關的某個角落上演。武市學宮的存在,如同一條堅固的鎖鏈,將這些動蕩強行約束在一種微妙而危險的平衡之中,使其不至於演變成席卷王朝的全麵戰爭。
    正是這種刀尖上跳舞的氛圍,使得天關成為了冒險家、傭兵、尋求突破的修行者以及各族年輕才俊趨之若鶩的絕佳曆練場所。危險與機遇並存,財富與死亡相伴,在這裏,實力是唯一的通行證。
    風少正此行的目的地則是前往北部天關替師尊孫長老)拜訪一名老友。
    離開了落劍門山門,風少正並未立刻踏上北行的官道,而是先回到了山下小鎮,用身上僅有的積蓄購置了一些必要的幹糧、清水和一份略顯簡陋的北境輿圖。他深知此行路途遙遠,穿越州郡,絕非一日之功。
    一路向北,風少正盡量避開繁華的城鎮,選擇相對僻靜但更近的小路前行。他步伐沉穩,流雲步雖未全力施展,卻也讓他比尋常旅人快上許多。秋意漸濃,沿途風景從落劍門周邊的蒼翠山巒,逐漸變為開闊的平原,繼而地勢又開始緩緩抬升,空氣中的寒意也一日勝過一日。
    他風餐露宿,白日裏專心趕路,夜晚則尋一處避風之所打坐調息,鞏固修為,同時不斷在腦海中回憶、推演著師尊所授的種種知識,尤其是關於北部天關和外族的零星信息。師尊並未過多提及那位老友的具體情況,隻告知了一個名字“霍淩山”以及一個大概的方位——北部天關“鐵牙堡”轄境。
    越是往北,人煙似乎越發稀疏,偶爾遇到的村鎮也顯得更為粗獷獷,民風彪悍。時常能看到護送物資前往北境的軍方車隊,押車的兵士眼神銳利,帶著沙場特有的肅殺之氣。關於北部天關和外族的談論也逐漸增多,酒肆茶館間,常能聽到行商或旅人唾沫橫飛地講述著天關外的奇聞異事以及邊境衝突的慘烈。這一路探聽到的消息得知,北部天關的外族基本都是妖族,除了外貌,基本也與人類無異。
    這一日,風少正終於抵達了北部天關的巨大關牆之下。
    與其說是關牆,不如說是一座依托連綿山脈和險峻地勢修建的、綿延不知多少裏的巨型軍事壁壘。黑沉沉的牆體高聳入雲,仿佛與天相接,上麵布滿了歲月和戰火留下的痕跡,刀劈斧鑿、煙熏火燎,甚至有些地方還鑲嵌著不知名巨獸的森白骨骸,散發出一種蒼涼、厚重、令人窒息的壓迫感。牆體之上,旌旗招展,依稀可見身穿製式玄甲、氣息精悍的武市學宮士卒來回巡邏,弓弩、投石機等守城器械在垛口後閃爍著冰冷的寒光。
    與之前遇到的獸性爆發的妖獸不同,這是風少正第一次親眼見到非人的智慧種族,心中不免驚異。風少正發現在這些妖族身上,動物特征與人類形態的精妙融合,初看之下與普通人類頗為相似。
    早前風少正在藏書閣的書籍中所閱覽得知,多數妖族的形態並非一成不變,其外貌與其生命階段和修煉境界緊密相關。普遍而言,妖族的修為越高,其形態會越接近理想的“人形態”。因此,可能會遇到一些妖族,他們幾乎與人類無異,這往往意味著他們擁有更強的力量或更高的地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北部天關由五座雄城巨堡以鐵血和秩序鏈條般連接而成,共同構築起人族北境的鋼鐵屏障。而莫問城,正是這鏈條的核心樞紐,是連接後方人族疆土與前方四座邊境混居城市的唯一門戶。因此,莫問城的主導權毫無懸念地、也必須是牢牢掌握在武市學宮手中,城頭飄揚的玄色軍旗和隨處可見的巡弋甲士,無時無刻不在宣示著這裏的絕對規則。
    風少正踏入莫問城內,才發現其內部遠比他想象的要龐大和複雜。高聳的穹頂下,街道寬闊,卻依舊顯得擁擠。兩側店鋪林立,旌旗招展,售賣的東西從尋常的衣食住行用品,到閃爍著異樣光芒的礦石、奇特的草藥、甚至封印著小型妖獸的籠子,光怪陸離,應有盡有。空氣中混雜著各種氣味:烤餅的焦香、藥材的苦澀、皮革的腥臊、還有一絲若有若無、來自某些妖族身上的獨特野性氣息。
    往來穿梭的人流更是讓他心頭凜然。無論是身披製式鎧甲、眼神銳利如鷹的學宮修士,還是穿著各色服飾、氣息彪悍的旅者,亦或是那些形貌各異、保留著不同程度獸類特征的妖族,他們身上隱隱散發出的能量波動,絕大多數都讓風少正感到深不可測。在他的感知中,這些人的修為境界,至少也與他所認識的落劍門內門嚴師兄、秦師兄相當,普遍都在聚氣境之上,甚至可能更高。
    “嘖,看那小子,細皮嫩肉的,氣息弱得跟剛斷奶的幼崽似的,也敢來莫問城?”
    “人族現在都這麽不惜命了?怕是哪個家族偷跑出來見世麵的公子哥,不知道死字怎麽寫。”
    “嘿嘿,瞧著吧,這種愣頭青,在城裏或許安全,一旦出了城……哼,怕是連骨頭都剩不下。”
    議論和嘲笑並未刻意壓低,甚至有些妖族用他聽不懂的語言發出嘶啞的笑聲,那充滿侵略性的目光在他身上掃視,仿佛在評估一件貨物的價值。風少正能清晰地感覺到,幾道來自某些掠食性妖族的視線尤其冰冷,帶著毫不掩飾的食欲,若非城門口那高懸的、由武市學宮與幾個強大妖族部落圖騰共同銘刻的“鐵律碑”——上麵以鮮血般的顏料書寫著第一條也是最大的一條禁令:【莫問城內,禁絕私鬥,違者共誅】——他毫不懷疑自己會立刻遭到攻擊。
    這條鐵律是維係這座混亂之城存在的基石,由武市學宮和幾位妖族大能共同立下,並由巡邏的、由兩族精銳混合編成的“執戟士”嚴格執行。那些執戟士眼神冷漠,氣息強悍,巡邏時無人敢輕易挑釁。正是這道鐵律,成了風少正此刻唯一的護身符。
    風少正的目光掃視,最終落在主幹道旁一條相對僻靜的小巷口,那裏有一家看起來頗為陳舊,但招牌上寫著人族文字的客棧——“北風驛”。
    這家客棧位置不算好,門臉也樸實無華,進出的旅客氣息相對駁雜,但看起來不像主幹道上那些大型客棧那樣龍蛇混雜、引人注目。對目前的風少正來說,這裏正合適。
    他不再理會身後的指指點點,身形一轉,便邁步走進了“北風驛”。客棧大堂光線有些昏暗,彌漫著一股淡淡的麥酒和陳舊木材的味道。櫃台後,一個看起來像是人族、但眼角有著細微鱗片的中年掌櫃正耷拉著眼皮,有一搭沒一搭地撥弄著算盤。
    風少正走到櫃台前,平靜地開口:“掌櫃,一間客房,要安靜的。”
    那掌櫃抬起頭,渾濁的眼睛在風少正身上掃過,尤其是在他看似平平無奇的青衫上停留了一瞬,似乎也沒想到會有煉體境的人獨自來住店。但他並未多問,隻是沙啞地道:“一晚一顆下品靈晶,或者等價的妖獸材料。先付錢。”
    所謂靈晶,是天地靈氣凝結的晶體,其價值與凡人所使用的銅錢有著天壤之別。這些拇指大小的六棱晶石,內部流轉著淡青色靈力,僅是一枚下品的靈晶抵得上凡人一年的口糧,而更高級的靈晶其價值更是難以估量。當凡人還在為幾貫銅錢錙銖必較時,修士們早已用靈晶搭建起另類經濟體係。。
    孫長老在風少正離開前給予他三十餘枚下品靈晶,並囑咐風少正一定要小心保管。就像凡間的金子一樣,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風少正從懷中取出一個小布袋,小心翼翼地取出一顆閃爍著微光的菱形晶體,放在了櫃台上。
    掌櫃收起靈晶,拋過來一把帶著木牌的鑰匙:“玄字七號房,上樓左轉最裏麵。提醒你一句,小子,在莫問城,晚上最好老實待在房裏。”語氣平淡,卻帶著一絲告誡的意味。
    風少正接過鑰匙,點了點頭:“多謝。”
    他轉身走向樓梯,能感覺到大堂裏零星的幾個客人投來的打量目光,但比起外麵大街上的明目張膽,這裏的目光收斂了許多。他快步上樓,找到房間,用鑰匙打開門鎖。
    房間很小,陳設簡單,隻有一床一桌一椅,但還算幹淨。風少正關上門,插上門栓,一直緊繃的神經才稍稍放鬆了一些。他走到窗邊,推開一條縫隙,向外望去。下麵正是那條僻靜的小巷,偶爾有身影快速掠過。
    喜歡聽風雲笈請大家收藏:()聽風雲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