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香供佛國融梵音,智破詭謀固盟心

字數:2471   加入書籤

A+A-


    駝鈴搖碎晨光,“凝香號”與火羅堂的聯合商隊踏入龜茲城時,正逢城中佛誕盛會。青石街道被彩綢裝點得流光溢彩,身著白衣的僧侶手持錫杖緩步而過,空氣中除了熟悉的香料氣息,更添了幾分梵香的清寧。這座西域樞紐城邦,東接中原,西通波斯,南鄰昆侖,不僅是商貿要地,更是佛教東傳的核心,其香料需求遠非黑水鎮可比。
    “沈當家,龜茲大昭寺的主持派人傳話,說佛誕祭祀需用‘安神定慧’的香料,可咱們的‘邊塵合’雖受歡迎,卻少了幾分肅穆,恐難入寺中法眼。”周啟年捧著新收的賬目,眉頭微蹙,“而且波斯商隊‘金駝商行’也到了,他們帶來的‘波斯龍涎香’價格高昂,卻已被幾位貴族預定,還四處散播流言,說咱們的香料‘雜而不純,難登大雅’。”
    霍烈恰好從旁走來,臉上帶著幾分慍色:“這金駝商行的主事阿拉丁,向來手段陰狠,前幾日還試圖拉攏我火羅堂的分號掌櫃,許以重金讓他們背棄盟約。若不是我及時察覺,怕是已出了亂子。”
    沈清辭抬頭望向遠處高聳的大昭寺金頂,陽光灑在鎏金佛塔上,折射出莊嚴的光暈。她沉吟道:“龜茲崇佛,祭祀用香是重中之重,若能拿下大昭寺的訂單,便能打破‘難登大雅’的流言。至於金駝商行,他們覬覦西域市場已久,此次怕是來者不善。”
    話音剛落,一名火羅堂的夥計匆匆跑來:“少堂主,沈當家,大昭寺的監院親自來了,說要當麵品鑒咱們的香料,若不合用,便要與金駝商行簽約。”
    眾人隨夥計來到客棧前廳,隻見一位身著朱紅僧袍的監院端坐堂上,眉目清正,身旁站著的正是金駝商行的主事阿拉丁——高鼻深目,身著織金長袍,手指上的寶石戒指在光下閃著冷光。
    “沈當家的‘邊塵合’,霍少堂主的火羅堂,如今在西域也算小有名氣。”監院語氣平淡,“但佛前用香,需得純粹無雜,能助修行者凝心。聽聞貴號香料摻了野果,怕是少了幾分虔誠。”
    阿拉丁嘴角勾起一抹譏諷:“監院大師所言極是。我波斯龍涎香,采自深海,經三年窖藏,純然天成,才配得上佛前祭祀。中原商隊初來乍到,怕是不懂西域香料的門道。”
    沈清辭並未動怒,反而從容起身:“大師既重虔誠,那便請隨我來。”她引著監院與阿拉丁來到後院作坊,李伯正將一堆曬幹的安息香、蘇合香研磨成粉,旁邊還放著幾筐剛從昆侖山下收購的“雪蓮花蕊”。
    “佛香貴清寧,更貴契合。”沈清辭取過一撮安息香,又添了少許雪蓮花蕊粉,“龜茲地處高原,僧侶修行需耐高寒,雪蓮花蕊性溫,能驅寒益氣;安息香與蘇合香本是梵香聖品,再輔以‘邊塵合’中的沙棘果底蘊,可調和其烈,添幾分溫潤。”
    她親手將香料置於銀爐中點燃,一縷清煙嫋嫋升起,初時是梵香的肅穆,繼而透著雪蓮的清冽,最後歸於沙棘果的溫潤回甘,香氣纏繞不散,竟讓人不自覺心神沉靜,仿佛置身雪山佛國。
    監院閉目凝神片刻,睜開眼時眼中已滿是讚歎:“此香靜而不滯,清而不寒,確是佛前佳選。不知此香名喚何?”
    “便叫‘梵音靜’。”沈清辭淺笑,“願以一縷香韻,合佛國梵音,慰世人塵心。”
    阿拉丁臉色驟變,卻仍強辯:“不過是投機取巧的混合之香,怎及得上波斯龍涎香的純粹?”
    “純粹若失了適配,便是偏執。”霍烈上前一步,將一疊書信擲在阿拉丁麵前,“這是你派人拉攏我火羅堂掌櫃的信件,還有你暗中買通作坊夥計,想在咱們香料中摻雜質的證據。阿拉丁,你與其在這裏詆毀他人,不如想想如何向龜茲貴族解釋你的欺詐行徑。”
    原來,周啟年早已察覺金駝商行的異動,暗中配合霍烈收集了證據。阿拉丁見陰謀敗露,臉色慘白,被監院身邊的護衛厲聲嗬斥著逐出了客棧。
    監院望著沈清辭,肅然起敬:“沈當家不僅製香有道,更有君子之風。大昭寺願以千兩黃金,訂購‘梵音靜’為常年祭祀用香,且允諾在佛誕盛會上向全城百姓推介。”
    消息傳開,龜茲貴族紛紛登門求購,“梵音靜”與“邊塵合”一時洛陽紙貴。霍烈望著賬上節節攀升的數字,對沈清辭由衷歎服:“沈當家,若不是你能隨機應變,又肯信任我火羅堂,此次怕是要被阿拉丁鑽了空子。”
    沈清辭望著院中忙碌的眾人,目光悠遠:“商路漫漫,從來不是孤軍奮戰。火羅堂的渠道,凝香號的手藝,缺一不可。往後龜茲以西,還有更遙遠的路程,更複雜的局麵,咱們唯有同心同德,才能讓這縷香韻,真正傳遍萬裏河山。”
    當晚,龜茲城的佛誕盛會上,“梵音靜”的香氣隨著佛號聲彌漫全城,漢商的誠信、胡商的豪爽、佛國的清寧,都融在這一縷香中。沈清辭與霍烈並肩站在大昭寺前,望著漫天飛舞的祈福燈盞,知道他們在西域的根基,終於真正紮穩了——而前方,波斯的駝隊、羅馬的商帆,正等著他們以香為媒,續寫新的傳奇。
    喜歡記憶焚天:我在玄洲修bug請大家收藏:()記憶焚天:我在玄洲修bug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