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這才是大明該有的資本
字數:3803 加入書籤
楊思義拿著賬本進來,臉上滿是喜色道:“殿下,首戰告捷啊!
九百五十股就是九千五百萬兩銀子,扣除建礦的三千萬兩成本(含蒸汽機、鐵路支線、礦工宿舍)
還能剩下六千五百萬兩用來修大同到山東的鐵路支線。”
朱雄英點點頭,又吩咐道:“你讓人把剩下的五十股拆分成五百份碎股,每份兩千兩,送到京西煤礦。
分給那些采礦能手,讓他們知道,好好幹活不僅能拿高工錢,還能當股東。
另外,讓山西煤礦公司盡快開工,礦工的待遇要按京西煤礦的標準加倍。
每月十兩銀子,管吃住,還要建學堂,讓礦工的孩子免費上學,再建個醫館,看病不要錢。”
楊思義連忙應下,心裏對朱雄英更是敬佩。
殿下不僅懂如何聚財,更懂如何分利,讓百姓也能從新政中受益,這樣的君主,才能讓大明的根基越來越穩。
幾天後,山西煤礦公司在大同府舉行了開工儀式。
朱雄英派工部尚書薛祥親自前往主持,還帶去了十台新造的蒸汽機。
這是工部根據朱雄英的圖紙造出來的,雖不能直接采礦,卻能用來抽水(解決煤礦積水問題)、拉煤車(比人力快三倍),還能帶動風箱(提高煉鐵效率)。
礦工王大拿拿著新領的十兩銀子,心裏樂開了花。
他以前是佃農,每年要把七成的收成交給地主,還經常吃不飽飯。
如今當了礦工,每月能拿十兩銀子,管三餐(頓頓有肉),住磚瓦房,孩子還能免費上學,這樣的日子他以前連想都不敢想。
工友老張拍了拍他的肩膀,手裏拿著一張告示,激動道:“大拿,你聽說了嗎?咱們也能買股份碎股了!
殿下說了,隻要咱們年底評上‘功勳礦工’,就能以一千五百兩的低價買一份碎股(相當於每股十萬兩的千分之十五),以後每年能拿一百五十兩分紅!”
王大拿眼睛一亮:“真的?那我可得好好幹,爭取年底買一份,讓家裏人也跟著享福,我娘要是知道我能當‘股東’,保管笑得合不攏嘴!”
山西煤礦開工後,煤炭產量節節攀升。
京西煤礦的煤炭主要供京師與北方邊鎮使用,山西煤礦的煤炭則通過鐵路運往山東、江南等地。
不僅滿足了當地鋼鐵廠的需求(江南鋼鐵廠因煤炭充足,產量翻了一倍),還降低了鐵路修建的成本(用煤炭燒磚比用木材快三成)。
江南的鋼鐵廠產量提升後,造出的鐵軌又快又好,原本要一年才能修完的江南鐵路,半年就修好了四分之三。
鐵路通了,江南的絲綢、茶葉能更快地運往京師,價格降了兩成;
北方的糧食也能更快地運往江南,緩解了江南的糧荒,尋常百姓也能吃上便宜的小米了。
皇宮,禦花園裏,朱元璋看著手裏的奏折,臉上滿是欣慰。
奏折上寫著,山西煤礦開工三個月,就產出了五十萬石煤炭,盈利兩百萬兩,股東們的季度分紅(兩千五百兩每股)也已經準備就緒。
朱元璋對身邊的徐達笑道,“天德,你說咱這大孫,怎麽就有這麽多奇思妙想呢?
以前朕總擔心商人囤貨居奇,會攪亂民生,可現在看來,隻要規矩立好了,商人也能為大明做事。
你看那張萬山,一次就投了兩百萬兩,比好些勳貴還大方。”
徐達躬身道:“陛下說得是,皇孫殿下這股份製度,不僅讓朝廷有了錢修鐵路、開煤礦,還讓商戶、百姓都能受益。
臣上月去京西煤礦視察時,看到礦工們臉上都帶著笑,說這是他們這輩子過得最好的日子,還說要讓兒子也當礦工,跟著殿下做事。”
朱元璋點點頭,又指著遠處的交易所方向:“你看那股份交易所,每次開市都車水馬龍,勳貴、商人、甚至小商戶都在裏麵交易,這就是大明的生氣啊!
以前朕打仗是為了讓百姓有飯吃,現在大孫讓百姓不僅有飯吃,還能當股東、賺銀子,比朕強多了。”
徐達連忙道:“陛下開創大明,掃平亂世,才有了如今的盛世根基。
皇孫殿下是站在陛下的肩膀上,才能推陳出新,讓大明越來越強。”
朱元璋哈哈大笑,拍了拍徐達的肩膀:“你啊,還是這麽會說話。走,咱們去禦書房,看看大孫又在琢磨什麽新東西。”
此時的禦書房裏,朱雄英正對著一張南洋地圖沉思。
地圖上用紅筆圈出了幾處島嶼,旁邊標注著“銅礦”“金礦”的字樣。
他已經派鄭和率領船隊去南洋勘探了,預計半年後就能傳回消息。
太監進來稟報道:“殿下,張萬山求見,說想跟您商量投資南洋銅礦的事。”
朱雄英眼睛一亮:“快讓他進來!”
張萬山一進門就躬身行禮:“草民張萬山,參見殿下。”
朱雄英笑著讓他起來:“張東家請坐,你怎麽想到要投資南洋銅礦了?”
張萬山坐下後,連忙道:“殿下,如今山西煤礦效益這麽好,草民覺得海外的礦產也大有可為。
南洋離江南近,海運方便,要是能開銅礦,既能為朝廷鑄錢提供銅料,草民也能賺些銀子,還能讓跟著草民的夥計們都有份好處。
上次分股份給他們,現在幹活都更賣力了。”
朱雄英點點頭,心裏很是滿意。
張萬山不僅有眼光,還懂得分享利益,這正是資本主義萌芽該有的樣子。
讓財富流動起來,帶動更多人參與,形成良性循環。
朱雄英借著開口道:“南洋銅礦的事,本皇孫已經派鄭和去勘探了。
過些日子就有消息要是勘探順利,就成立南洋銅礦公司。
預計發行兩千股,每股十五萬兩,到時候會公開招股,你要是有興趣,可以多買些股份。”
張萬山大喜,連忙起身行禮:“謝殿下!草民一定積極參與,到時候最少買三十股,為大明的鑄錢事業出一份力!”
朱雄英看著張萬山的身影,心裏充滿了期待。
股份交易所的成立,山西煤礦公司的成功,隻是大明經濟變革的第一步。
接下來,他還要開鐵礦、建鋼廠、修全國鐵路網、發展海外貿易,讓大明的資本主義萌芽長成參天大樹,讓大明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讓百姓都能過上富足安穩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