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人的年終獎
字數:4217 加入書籤
時光飛逝,很快,這一年又接近了尾聲。
戶部的年終獎,在眾多官員們的不懈努力下,終究是將結果統計了出來。
隻是這個結果,讓眾多官員們差點咬到了自己的舌頭。
這個觸目驚心的數字,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
以往的大明,入朝為官有的僅僅是固定的俸祿,其次就是年節時些許的賞賜。
甚至有不少大臣的收入,遠遠不如支出。
為官一任,反而日子越過越難,就差沒有餓死了。
直到皇孫朱雄英從事政務後,大明的官員們收入這才有所提升。
加上律法的完善,紀律嚴明,導致許多貪官汙吏都不敢輕易收受賄賂。
貪官汙吏自然也就減少了許多。
相較史書中的記載,如今的大明,吏治絕逼算的上是最清明的時候。
主要的原因就是,現在的官員們收入提高了,不算年節的賞賜,單單是朝廷發放的俸祿,就已經足夠自己使用了。
根本就沒有必要選擇鋌而走險的事情。
尤其是海外的白銀源源不斷的湧入大明,加上海商們的瘋狂出海,徹底帶動了整個大明的經濟。
皇孫朱雄英生怕官員們對朝廷心生不滿,提高了官員們的俸祿不說,年節的賞賜相較以往更是豐富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如今朝廷年底的考核,一旦通過,便可以領取到相當豐厚的賞賜。
這份賞賜,足以得的上自己辛苦幾個月的俸祿。
尤其是這份賞賜的合規合理性,配合大明的律法使用,根本就挑不出半點的毛病。
當然,這也就是皇孫朱雄英才會有這般前衛的思想與手段。
在他的眼中,銀子隻有流通到市場中,那才能夠稱之為銀子。
堆放在國庫之中,那就是石頭,是垃圾。
……
戶部尚書楊思義優哉遊哉的喝著茶。
目前的大明,除了燕王朱棣率兵出征時,自己忙碌幾日征調糧草外,剩餘的時間那是相當的清閑。
隻要自己將皇孫殿下的意思傳達下去,各地各級官員,隻需要按照命令去執行即可。
奈何年終的時候,大明的錢袋子,整個戶部注定不會消停。
整個戶部都忙碌起來了,而戶部尚書楊思義自然也閑不下來,
一名書記官抱著厚厚一遝賬冊走了過來。
氣喘籲籲道:“大人,下官覺得,這些賬目,您還是親眼過目一下比較穩妥!”
坐在一旁享用著極品好茶的楊思義,聽到這樣的話語後,這才緩緩放下手中的茶盞。
麵露不悅道:“怎麽?可是發現賬目有不對的地方?”
聞言後,書記官連忙搖頭,表示自己不是這個意思。
而是抓起最上麵的賬冊遞了過來。
滿是疑惑的楊思義,還是將賬冊接了過來。
正打算翻開賬冊查看時,卻聽書記官繼續道:“大人,按照皇孫殿下的意思,大家夥的年終獎已經統計完畢。
隻是這個數目,實在是……”
楊思義不滿的瞪了書記官一眼,戶部經曆這麽多次大風大浪了,早已經脫胎換骨了。
如今的戶部,怎麽可能還會被些許的數字給嚇到?
索性楊思義直接將賬冊翻開,尚未來得及訓斥自己的屬下,眼睛便直勾勾的盯著賬冊上的數字。
口中更是直接倒吸一口涼氣。
隨即雙手快速合攏,將賬冊合上了。
猛然抬頭看向書記官,語氣凝重道:“你確定上麵的數字沒有錯?”
麵對上司的詢問,書記官重重的點頭道:“下官願以項上人頭擔保,這個數字,絕對錯不了。”
楊思義緩緩點頭後,陷入沉思之中。
臉頰上的神色越發凝重起來,按照上麵記錄的數字,結合皇孫殿下頒布下來的年終獎勵規則。
那麽大明境內這些通過考成法的官員們,每一位都可以拿到幾百兩,甚至是幾千兩白銀的獎勵。
雖說現在國庫充盈,即使是將這些銀子發放下去,也不會為國庫造成絲毫的負擔。
如今大明境內劃為十幾個行省,每個人的賞賜看似不多,奈何整個大明境內的官員們加在一起,數量可是相當恐怖的。
並且,絕大多數的官員都通過了考成法的考核。
這樣計算下來的結果,獎勵的數字,直接讓楊思義很是難以接受。
單單是這個年終獎,朝廷就要頒發下去將近八千萬兩的銀子。
而這麽龐大的一筆數字,絕對能夠幫助朝廷解決很多的問題。
遠了不說,就說這一次燕王朱棣與李明浩對金帳汗國和蒙兀兒斯坦的反擊戰。
數萬將士,每一天消耗的糧草都是一個天文數字,更加不要說改善將士們的夥食了。
所以皇孫殿下大手一揮,所有的開銷全部由朝廷來承擔,說什麽都不能苦了上戰場的將士們。
但這些都無可厚非,畢竟這些將士們可是提著自己的腦袋在與敵人浴血奮戰,更是在為大明征戰。
還有,大明境內現在開始的那些工程項目,也全都是由朝廷撥款。
雖說朝廷每一個季度都能夠收上來不菲的稅銀,但這麽大手大腳的去造,恐怕也堅持不了太久。
尤其是這個年終獎勵,動輒就快上億兩銀子!
想到這裏,掌管大明錢袋子的戶部尚書楊思義,一顆心就如同被針紮了一樣難受。
也不想繼續聽下屬的回報,直接讓人準備轎子,他要入宮去見皇孫殿下。
有了之前匯報糧食產量的事情發生,所以皇孫朱雄英特許楊思義入宮可以乘轎。
如此待遇,著實引起不少官員的嫉妒。
但楊思義的政治頭腦很清醒,一般情況下,入宮的時候,他都會選擇步行,除非是那種十萬火急的事情,才會使用這種特權。
所以,楊思義很快便出現在皇孫朱雄英的麵見。
急忙恭敬施禮道:“臣楊思義,參見皇孫殿下!”
年光將至,不光是整個戶部忙的不可開交,就連朱雄英也有著許多的朝政之事要做。
見到楊思義的到來,朱雄英便將手中的工作放到一旁。
因為他很清楚楊思義的為人,沒有要緊的事情,他是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入宮見自己的。
疑惑道:“楊尚書這個時間過來找本皇孫,可是有什麽要緊事?”
聽到這樣的問話,楊思義急忙將懷中的賬冊拿了出來,然後恭敬的呈了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