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疆烽煙起

字數:5234   加入書籤

A+A-


    朱棣手中的長劍沉得愈發明顯,玄鐵劍刃映著營帳內跳動的燭火。
    俘虜脖頸上壓出的血痕又深了幾分,暗紅的血珠順著劍刃滑落,滴在鋪著羊毛氈的地麵上,暈開一小片深色印記。
    他眼底的怒火似要將眼前的俘虜吞噬,指節因握劍過緊而泛白。
    聲音裏帶著咬牙切齒的寒意:“帖木兒帝國?不過是西域彈丸之地,也敢暗中挑唆金帳汗國與蒙兀兒斯坦犯我大明疆土,當真是不知死活!”
    營帳內的空氣仿佛被凍結,連燭火燃燒的“劈啪”聲都顯得格外清晰。
    帳外的親兵們握著長矛的手不自覺收緊,燕王身上散發出的凜冽殺意如同冬日寒風。
    穿透厚重的營帳,讓他們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李明浩身著青色錦袍,腰間係著嵌玉腰帶,他上前一步時,靴子踩在羊毛氈上幾乎無聲,卻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寂靜。
    他聲音低沉,目光落在俘虜身上,“殿下!此俘虜口中定有更多隱情。
    據他方才含糊所言,帖木兒帝國覬覦我大明北疆已非一日。
    此次唆使聯軍出兵,實則是想借聯軍之手消耗我軍實力。
    待我軍與聯軍兩敗俱傷,他們便率大軍趁虛而入,奪取北疆沃土。”
    那俘虜癱在地上,右耳的傷口還在不斷流血,染紅了他粗糙的褐色衣袍。
    他雙手緊緊捂著耳朵,身體像篩糠般不停顫抖,原本還想隱瞞些什麽。
    可在朱棣的威壓下,牙關打顫,哭喊道:“大人饒命!小人真的隻是奉命行事!
    帝國可汗帖木兒?沙哈魯還說……還說大明雖強,可北疆與大明腹地遠隔千裏,
    糧草運輸艱難,定擋不住聯軍的鐵騎,等聯軍攻破北疆,
    他們再揮師東進,不出半年就能拿下北平!”
    “放肆!”
    朱棣怒喝一聲,腳下發力,一腳將俘虜踹翻在地。
    俘虜重重撞在營帳的木柱上,發出“咚”的一聲悶響,口中噴出一口鮮血。
    朱棣收回長劍,劍刃上的血珠甩落在地,濺起細小的血花。
    他盯著地上苟延殘喘的俘虜,語氣冷得像冰:“敢妄言踏平北平,此等狂悖之徒,留著隻會汙了我大明營帳!來人!”
    帳外兩名身著玄甲的親兵聞聲而入,單膝跪地:“末將在!”
    朱棣的聲音沒有半分猶豫,目光掃過俘虜時,滿是決絕道:“將這俘虜拉下去,就地斬了!
    首級懸於營門之上,讓所有將士都看看,冒犯大明者,便是這般下場!”
    李明浩心頭一緊,連忙上前半步:“殿下三思!此俘虜雖吐露部分實情,可尚未問及帖木兒帝國的兵力部署、糧草囤積之地,若此時斬了,恐會斷了關鍵線索……”
    “李大人!”
    朱棣打斷他的話,轉身看向李明浩。
    眼底的怒火尚未平息,卻多了幾分沉穩道:“這俘虜不過是帖木兒麾下的小卒,知曉的未必是核心情報。
    今日斬他,一是為了震懾那些暗中勾結帖木兒的勢力;
    二是為了安撫北疆將士,我大明豈能容蠻夷在帳前叫囂?”
    他頓了頓,語氣稍緩道:“你放心,後續偵查會加倍用心,帖木兒的底細,本王定會查得一清二楚。”
    李明浩看著朱棣堅定的眼神,知道此事已無轉圜餘地,隻能躬身行禮:“殿下思慮周全,臣明白了。”
    兩名親兵當即起身,一左一右架起俘虜。
    那俘虜見真要殺他,瞬間沒了之前的怯懦,瘋狂掙紮起來,喉嚨裏發出“嗬嗬”的怪響。
    汙血順著嘴角流下,糊滿了下巴,嘶吼道:“不!你們不能殺我!我是沙哈魯可汗的親信!
    殺了我,可汗定會率百萬大軍踏平大明!”
    親兵哪裏理會他的嘶吼,架著他便往外拖。
    俘虜的指甲在羊毛氈上抓出深深的痕跡,雙腳蹬踹著地麵,卻還是被硬生生拖出了營帳。
    不多時,帳外傳來一聲淒厲的慘叫,隨後便沒了聲響。
    又過了片刻,一名親兵捧著血淋淋的首級進來複命:“殿下,俘虜已斬,首級已懸於營門。”
    朱棣點點頭,揮手讓親兵退下,轉身看向帳外:“來人!傳令下去,即刻召集北疆行省所有將領前來主營帳議事,本王要親率大軍,踏平帖木兒帝國!”
    不多時,北疆行省的將領們陸續趕到主營帳。
    總兵官周驥年近五旬,臉上刻滿風霜,一身鎧甲上還沾著之前與聯軍作戰時的塵土;
    副總兵趙毅年輕氣盛,腰間別著兩把彎刀,眼神銳利;
    還有幾位千戶、百戶,皆是一身戎裝,神色肅穆。
    眾人剛進帳,便聞到空氣中尚未散去的血腥味,又見朱棣麵色威嚴,皆知方才定是處置了俘虜,一個個愈發恭敬。
    眾人齊聚後,朱棣大步走到沙盤前,沙盤上用泥沙、石子還原了北疆與西域的地形,青色的布條代表河流,黑色的木塊代表城池。
    他手中的馬鞭重重戳向西域方向,那裏插著一麵小小的褐色旗幟,代表著帖木兒帝國。
    做好一切後,這才開口道:“帖木兒帝國暗懷鬼胎,算計我大明,此仇不共戴天!
    本王意已決,留三萬兵力駐守北疆行省,防備金帳汗國與蒙兀兒斯坦殘餘勢力;
    其餘十萬大軍隨我西征,務必給帖木兒帝國一個永世難忘的教訓!”
    “末將遵命!”
    趙毅率先單膝跪地,高聲應和,眼中滿是戰意。
    可周驥卻皺起眉頭,上前一步道:“殿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朱棣看向他,沉聲道:“周總兵但說無妨。”
    周驥語氣誠懇道:“殿下,此前我軍與聯軍激戰半月,將士們早已疲憊不堪,且北疆剛剛經曆戰火,百姓需要安撫,此時貿然西征,恐會讓北疆局勢再生變數。”
    “再者,帖木兒帝國位於西域深處,路途遙遠,糧草運輸難度極大,即便有鐵路相助,可草原天氣多變,一旦遭遇暴雨、風沙,鐵路運輸恐會中斷,到時候大軍在西域腹地久留,糧草短缺,後果不堪設想啊!”
    帳內瞬間安靜下來,幾位千戶也紛紛點頭,顯然認同周驥的擔憂。
    朱棣沉默片刻,走到營帳門口,掀開帳簾望向外麵。
    此時已近深夜,軍營內的篝火星星點點,將士們有的靠在帳篷邊休息,有的還在擦拭兵器,營門方向隱約能看到懸掛的首級,在火光下泛著可怖的暗紅。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眾將:“周總兵所言,本王並非沒有考慮。
    可諸位想想,帖木兒帝國此次敢挑唆聯軍犯我大明,若此次不給予沉重打擊,待他們實力壯大,日後必成我大明心腹大患!”
    他走到周驥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至於將士疲憊,本王已命人在鐵路沿線的驛站準備了充足的糧草與藥品,大軍行軍途中,每日可輪流休整;
    北疆的安撫工作,本王會交由布政使負責,他辦事穩重,定能妥善處理。”
    接著,他又看向李明浩:“李大人,你再說說糧草與民心之事,方才斬了俘虜,軍中或許會有議論,你需做好安撫與統籌。”
    李明浩上前一步,從袖中取出一份文書。
    指尖因方才握得過緊,還留著淺淺的褶皺:“殿下放心,臣已安排妥當。
    北疆行省的軍需物資可通過北疆鐵道從內地快速調撥,目前內地已籌備了足夠十萬大軍三個月食用的糧草,以及三萬副鎧甲、五萬支弓箭、兩百門火炮,這些物資正通過列車源源不斷地運往北疆。
    方才斬俘虜之事,臣會讓文書擬寫告示,說明俘虜狂妄叫囂、意圖動搖軍心,斬他是為正軍法、振士氣,絕不會讓將士們產生疑慮。”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此外,當地牧民得知帖木兒帝國挑唆聯軍入侵,對其恨之入骨,紛紛主動到軍營請纓,願為大軍引路。
    不過臣方才收到消息,草原上的翁牛特部落與察哈爾部落因之前的草場糾紛,近日有些摩擦,翁牛特部落首領擔心大軍西征後,察哈爾部落會趁機搶占草場,態度有些搖擺,不願全力支持我軍。
    臣計劃明日親自前往翁牛特部落,勸說首領以大局為重,畢竟帖木兒帝國才是草原共同的敵人。”
    朱棣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好!李大人考慮周全,此事便交予你去辦。
    務必讓翁牛特部落明白,隻有大明與草原部落聯手,才能徹底鏟除帖木兒這個禍害,若他們因私怨誤了大事,最終隻會被帖木兒吞並。”
    李明浩躬身應道:“臣定不辱使命。”
    隨後,朱棣又與眾將商議了西征的行軍路線、偵查安排等細節,直至深夜,眾將才陸續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