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臣服

字數:3863   加入書籤

A+A-


    這話如同黑暗中的一縷微光,瞬間讓國王和大臣們燃起了希望。
    國王猛地從寶座上站起身,眼中閃過急切的光芒:“快!快傳使臣進宮!
    無論他此刻在何處,就算是把整個都城翻過來,也要把他帶到我麵前!”
    內侍不敢耽擱,立刻帶著侍衛衝出王宮。
    沒過多久,一位身著大明絲綢長袍、麵容略帶疲憊的中年男子被請進了議事廳。
    他正是之前出使大明的使臣科恩。
    科恩剛一進門,就感受到了殿內壓抑到極致的氛圍,他定了定神。
    對著國王躬身行禮:“臣科恩,參見吾王。不知陛下緊急召臣前來,有何要事?”
    國王快步走下寶座,一把抓住科恩的手臂,語氣急切:“科恩!你快說說,大明帝國究竟有多強大?
    他們的軍隊為何如此凶猛?我們現在該怎麽做,才能讓他們停止進攻?”
    科恩看著國王和大臣們焦慮的神情,心中歎了口氣。
    他緩緩抬起頭,眼神中帶著一絲複雜:“王,我在大明皇城所見所聞,至今仍曆曆在目。
    大明的疆域之遼闊,遠超我們的想象,光是都城的人口,就比我們整個風車國還要多。
    他們的工坊裏,能造出源源不斷的火槍、火炮;
    他們的糧倉裏,糧食堆積如山,足以支撐百萬大軍常年征戰。
    更重要的是,大明的皇孫朱雄英,年輕卻極具威嚴,他對海外諸國的態度隻有一個,順者昌,逆者亡。”
    滿殿大臣聽到這話,臉色愈發蒼白。
    財政大臣顫抖著問道:“那……那我們還有機會嗎?我們願意獻上金銀、土地,隻求大明能放過我們!”
    科恩沉默片刻,緩緩說道:“大明並非嗜殺之人,但他們最看重的是尊嚴。
    當初弗朗機國和其他小國之所以被滅,是因為他們劫掠大明海商,觸碰了大明的底線。
    如今想要化解危機,或許我們需要拿出最大的誠意,親自前往大明軍營請降,並且承諾永遠臣服於大明,保障大明海商的安全與利益。
    隻有讓大明看到我們的敬畏之心,才有可能保住風車國。”
    國王和大臣們麵麵相覷,眼中充滿了掙紮。
    臣服意味著放棄部分王權,意味著從此要對遙遠的東方帝國低頭。
    科恩的話音落下,議事廳內陷入死一般的寂靜,隻有窗外海風卷著落葉拍打窗欞的聲響,像是在為這場關乎國運的討論伴奏。
    財政大臣漢斯踉蹌著後退半步,右手按在胸前左肋的位置,躬身行了個標準的風車國宮廷禮。
    這與大明官員雙手攏在袖中躬身的姿態截然不同,更帶著幾分騎士般的莊重。
    他的聲音帶著顫音道:“臣服?尊敬的科恩先生,您是說讓我們向那個東方帝國低頭?”
    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禮服上繡著的鬱金香紋章,咆哮道:“我們風車國的祖先曾騎著駿馬擊退北海海盜,用長矛捍衛過這片土地的尊嚴,從未向任何勢力行過‘跪拜禮’!”
    在風車國的禮儀體係中,臣民覲見國王隻需單膝跪地,雙手交疊置於膝上;
    而大明官員麵見皇帝時,需行三跪九叩之禮,連抬頭直視龍顏都是僭越。
    軍事大臣卡爾猛地按住腰間的佩劍劍柄,這是風車國貴族表達憤怒的傳統動作,而非大明武將按玉帶的含蓄姿態。
    怒道:“就算大明軍隊再強大,我們也該奮力一戰!”
    他的靴跟在大理石地麵上重重一磕,發出清脆的聲響,執拗道:“哪怕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不能讓後人說我們是‘屈膝者’這比死亡更恥辱!”
    科恩看著眼前群情激憤的場麵,臉上沒有絲毫波瀾。
    隻是緩緩彎腰撿起散落在地上的國庫賬目冊,輕輕拂去封麵上的灰塵。
    再次開口道:“諸位大人!”
    他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繼續開口道:“我在大明皇城居住了半年,曾親眼目睹過那些反抗大明的勢力最終下場。
    北方的蒙古部落曾多次侵擾大明邊境,他們的騎兵號稱天下無敵,可最終呢?
    大明軍隊不僅將他們驅逐出草原,還在他們的故土上建立了衛所,讓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貴族這輩子都無法回歸故土。
    當然,也有可能是被大明帝國徹底覆滅了!”
    他將賬目冊攤開在國王麵前的案幾上,泛黃的紙頁上密密麻麻記錄著風車國的財政收支:“我們的國庫儲備,隻夠支撐三個月的戰爭。
    弗朗機國的軍械庫比我們富庶三倍,城牆比我們的王宮還要堅固,可他們的都城連三日都沒撐住。
    諸位大人不妨算算,以我們現有的兵力,裝備長矛弓箭的步兵,加上三十支從弗朗機國高價購買的舊火槍,能抵擋大明海軍多久?”
    這番話如同一盆冷水,瞬間澆滅了大臣們心中的怒火。
    卡爾張了張嘴,卻再也說不出一句反駁的話。
    他清楚地知道,科恩所言句句屬實。
    更讓他無力的是,風車國沒有大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君思想。
    士兵們為領主作戰是為了換取土地和俸祿,而非“為社稷盡忠”。
    一旦戰事不利,潰散是必然的結局。
    國王威廉二世坐在鑲嵌著象牙的橡木王座上,手指無意識地在獅紋扶手上摩挲著。
    按照風車國的傳統,他的正式稱呼應為“尊貴的威廉,風車國之主,北海沿岸的守護者”,而非大明皇帝“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天命稱謂。
    他想起了昨日收到的急報,大明海軍已經攻占了距離風車國隻有三百裏的海牙島,島上的守軍連抵抗的機會都沒有,就全部投降了。
    若是再猶豫不決,恐怕大明的戰艦很快就會出現在阿姆斯特丹港外。
    “科恩!”
    威廉二世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
    他沒有像大明皇帝那樣稱臣下為“卿”,而是直呼其名,這在風車國宮廷中是親近的表現。
    再次詢問道:“你說大明最看重尊嚴,那我們該如何展現自己的誠意?
    親自前往大明軍營請降,會不會被他們視為‘挑釁’?
    畢竟在我們的習俗裏,君主親自登門,是平等邦交的象征,而非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