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抉擇

字數:4655   加入書籤

A+A-


    科恩見國王威廉二世仍在疑慮,知曉若不能徹底打消他與大臣們心中的芥蒂,這場關乎風車國存亡的抉擇,恐怕還要陷入無休止的爭論。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走到議事廳中央,目光掃過滿殿神色各異的大臣。
    聲音也較之前多了幾分沉穩:“王,諸位大人,關於大明對待藩屬國的態度,我在出使期間曾專門打探過。
    大明周邊有高麗、安南、暹羅等數十個藩屬國,這些國家的境遇,或許能讓諸位明白,臣服並非恥辱,反而是保全國家、惠及百姓的良策。”
    財政大臣漢斯率先皺眉,他剛被科恩用國庫賬目潑了冷水。
    此刻雖沒了之前的激動,卻仍帶著幾分不甘:“科恩先生,那些藩屬國想必本就弱小,才會甘心向大明低頭。
    可我們風車國雖不算頂尖強國,卻也有自己的尊嚴,更何況我們從未招惹過大明,為何要平白無故向他們臣服?”
    “從未招惹?”
    科恩輕輕搖頭,拿起案幾上一份折疊的羊皮卷,那是他從大明帶回的海商損失清單。
    嗤笑道:“漢斯大人,您可知曉,之前,我們風車國的‘北海雄鷹’商會,曾聯合弗朗機國的海盜,劫掠了三艘大明商船?
    船上不僅有價值百萬兩白銀的絲綢、瓷器,還有十二名大明商人遇害。
    此事雖未被大明立刻追究,但在他們的典籍裏,早已記錄在案。
    大明皇孫朱雄英曾說:‘凡犯大明者,雖遠必誅’。
    如今藍玉將軍率軍西征,看似突然,實則是在清算所有曾對大明不敬的勢力。”
    這番話讓漢斯臉色驟變,他慌亂地擺著手:“這……這不可能!
    ‘北海雄鷹’商會是王室扶持的商行,若真有此事,我為何不知?”
    科恩將羊皮卷展開,遞到國王麵前,神色凝重道:“因為當時商會會長為了逃避責罰,故意隱瞞了真相,隻上報說是遭遇了風暴。
    這是大明海商的控訴信,上麵詳細記錄了劫掠的時間、地點,還有‘北海雄鷹’商會船隻的特征。
    王,您隻需派人去核實,便能知曉真假。”
    威廉二世接過羊皮卷,手指顫抖著翻看,越看臉色越沉。
    他猛地將羊皮卷拍在案幾上,怒聲道:“這群蠢貨!竟敢瞞著本王做出這等醜事!”
    軍事大臣卡爾也收起了之前的執拗,他走到科恩身邊,沉聲道:“就算此事屬實,可那些藩屬國臣服後,難道就沒有失去自由?他們的王權,還能自主嗎?”
    科恩見卡爾態度鬆動,心中稍定,繼續說道:“卡爾大人,您多慮了。
    就說高麗國,幾年前曾多次侵擾大明邊境,被大明軍隊擊敗後選擇臣服。
    如今高麗國王仍能掌管國內政務,大明不僅沒有幹涉他們的內政,還派遣工匠幫助他們修建水利、改進農具。
    高麗的糧食產量比臣服前翻了一倍,百姓安居樂業,每年隻需向大明繳納少量貢品,便能享受大明的貿易優惠和軍事保護。
    去年,倭寇侵擾高麗沿海,大明海軍隻用了幾天的時間,便將倭寇徹底剿滅,這便是藩屬國的益處。”
    科恩頓了頓,又道:“還有占城國, 曾因大越國侵犯問題而向大明求援,大明派遣使者團前去斡旋。
    最終大越國自視甚高,將大明使者團人員殺害了,僅留下一名領隊使者。
    當大明使者逃離大越國後,並未將這份屈辱傳達回大明。
    而是獨自返回占城國,向占城國借了一隻五千人的精銳大軍,一舉將大越國滅了,這才回歸大明。
    如今占城國的絲綢、香料通過大明的商船遠銷海外,利潤比之前增加了三成。
    占城國王每年還能前往大明都城朝貢,受到大明皇帝的親自接見,賞賜的珍寶不計其數。
    這些國家不僅沒有失去尊嚴,反而因依附大明,變得更加富庶、穩定。”
    議事廳內漸漸安靜下來,大臣們相互對視,眼中的懷疑漸漸被動搖。
    一位年長的貴族忍不住開口:“科恩先生,您說的這些都是真的?大明真的如此寬容?”
    科恩點頭道:“千真萬確!我在大明期間,曾見過高麗和安南的使臣,他們對大明的態度十分恭敬,卻也充滿感激。
    他們告訴我,臣服大明後,再也不用擔心鄰國的侵擾,百姓也能安心生產。
    而且大明從不強求藩屬國改變習俗,隻是要求他們尊重大明的主權,保障大明商人的利益。”
    威廉二世坐在王座上,沉默良久。
    想起了弗朗機國的覆滅,想起了海牙島的迅速淪陷,更想起了國庫中僅夠支撐三個月戰爭的儲備。
    若是反抗,風車國很可能會步弗朗機國的後塵;
    若是臣服,雖要低頭,卻能保全國家和百姓。
    他看向科恩,語氣帶著一絲疲憊:“科恩,若是我們選擇臣服,大明會提出哪些條件?”
    科恩見國王終於鬆口,心中大喜,連忙說道:“王,根據大明對待其他藩屬國的慣例,他們可能會要求我們:
    第一,承認大明的宗主權,每年派遣使臣朝貢;
    第二,保障大明海商在風車國的貿易安全,給予他們免稅優惠;
    第三,在沿海地區為大明海軍提供補給港口;
    第四,廢除與其他西方國家的反明同盟。
    這些條件看似苛刻,卻能讓我們避免戰爭,還能借助大明的力量發展經濟。”
    “朝貢?我們需要繳納多少貢品?”
    漢斯急忙問道,他最關心的還是財政問題。
    科恩搖頭道:“貢品無需過多,隻需一些具有風車國特色的物品,比如鬱金香花種、奶酪、呢絨等。
    大明富庶,並不看重貢品的價值,更看重的是我們的誠意。
    而且大明會回贈比貢品價值更高的禮物,比如絲綢、瓷器、茶葉,這些物品在西方各國都極為珍貴,我們可以轉售獲利。”
    卡爾也開口問道:“那我們的軍隊呢?大明會剝奪我們的兵權嗎?”
    科恩篤定道:“不會。”
    “大明隻要求藩屬國不得擁有對抗大明的軍隊,正常的國防力量還是允許保留的。
    而且若是遭遇外敵入侵,大明還會出兵相助。
    就像之前占城國遭遇大越國侵略,大明便全力支援。
    若非李明浩大人憑借一己之力扭轉整個局麵捍衛大明威嚴,大明帝國絕對不會輕饒大越國!”
    大臣們紛紛議論起來,有人擔心王權旁落,有人顧慮百姓反應,也有人看好臣服後的發展前景。
    財政大臣漢斯算了一筆賬道:“若是臣服,每年的朝貢花費遠低於戰爭消耗,而且大明海商的到來還能帶動風車國的經濟,國庫收入或許會大幅增加。”
    軍事大臣卡爾也意識到,以風車國的兵力,根本無法與大明抗衡,反抗隻會自取滅亡。
    最終,威廉二世站起身,目光堅定地看著滿殿大臣:“諸位,經過慎重考慮,我決定接受科恩的建議,向大明臣服。
    與其讓風車國毀於戰火,不如為百姓保留一線生機。
    我將成為第一個向大明投降的西方國王,或許會被後人嘲笑,但隻要能保住國家,我不在乎這些虛名!”
    滿殿大臣聞言,紛紛躬身行禮:“謹遵王命!”
    威廉二世看向科恩,語氣鄭重:“科恩,我任命你為特命全權使臣,再次將出使的任務交給你,前去求見藍玉將軍。
    你要向他轉達我們的誠意,務必促成兩國的和平。”
    科恩單膝跪地,恭敬地說道:“臣定不辱使命,誓死為風車國爭取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