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拍即合
字數:4059 加入書籤
藍玉不知道的是,對麵大軍之中卻是另一幅情景。
這支軍隊不是別人,正是燕王朱棣沿著教皇入侵的路線前行,打算徹底將教廷粉碎。
隻是這一次出征,燕王朱棣卻是一個人前行,李明浩留在中亞行省駐守。
而藍玉派遣出來的斥候,之所以會覺得這支大軍打扮怪異。
完全是因為這邊氣候的緣故,朱棣更是選擇入鄉隨俗,以此等手段來保護自己的兄弟們。
當然,藍玉大軍的動態,也全部落入燕王朱棣手下的斥候手中。
奈何朱棣手中,有皇孫朱雄英賜予的最新型伸縮望遠鏡,早早就發現對麵的大軍是大明的軍隊。
所以朱棣這邊才會一點動靜都沒有,否則的話,炮筒早就支上了。
不過朱棣也猜到對麵的大軍,應當是藍玉的軍隊。
想必藍玉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都是沿著教皇東征的道路追擊前行。
當下讓一支隊伍向對麵快速行進,雖說自己已經知曉對方是自己人,戒心也放下了不少。
但將士們該在戰場上執行的製度,那是不可能改變的,這是一支軍隊最基本的素養。
對麵斥候看到這一幕後,急忙回去向藍玉匯報道:“將軍,敵人已經向這邊發起進攻了!”
對此,藍玉沒有絲毫的慌亂,直接命令兄弟們做好準備,隨時準備戰鬥。
就在這時,另一名斥候跑了過來,聲音之中充滿了疑惑道:“將軍,對麵的大軍有些不對勁,好像拿著咱大明的旗幟!”
此言一出,不光是藍玉有些愕然,就連那些將手摸到刀柄上的將士們,也是一臉的懵逼。
藍玉難以置信的問道:“啥?你再說一遍?”
這裏怎麽可能會有大明的旗幟?
不過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再次下令道:“全軍戒備,不得擅自行動,第二小隊,隨本將軍出陣!”
說完,藍玉便翻身上馬,帶著小隊伍向營帳外奔去。
片刻後,藍玉就看到遠方向自己這邊趕來的急行軍。
斥候的確沒有看錯,對方手中持著的就是大明的旗幟。
雖說看不清來人的長相,但那迎風飄蕩的明字大旗絕不會有錯。
見狀,藍玉直接讓己方舉起旗幟,上前與對方交涉。
很快,彼此就確定了身份。
然後各自返回自己的陣營,向主帥回報情況去了。
藍玉這邊的將士回來後,便急忙開口道:“將軍,對麵的大軍,是燕王朱棣麾下的將士!”
聽到這樣的話語,藍玉點點頭,懸著的心也終於落了下去。
命令將士們原地待命後,則帶上幾名隨從前往朱棣的陣營。
一刻鍾後,一行人便出現在朱棣的軍營前,卻見朱棣早早就站在那裏等候了。
見到藍玉的到來後,朱棣笑著迎了上去,滿是驚喜道:“大將軍,沒有想到,我們竟然會在這裏相遇!”
藍玉急忙恭敬施禮道:“臣,參見燕王殿下!”
見狀,朱棣趕忙加快了腳步,一把將藍玉扶了起來。
然後一個大大的熊抱道:“將軍無須多禮,裏麵請!”
兩人相繼回到營帳之中,分主次坐下後,開始講述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曆。
聽完藍玉的講述後,朱棣對西洋之地充滿了好奇。
更加沒有想到,海洋的另一邊居然也擁有廣闊的大陸。
隻是他們那邊的發展居然會落後到如此地步,類似於五代十國的發展時期。
不可思議的是,如此多的小國竟然可以平安相處,這對於中原地區來說,那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對於燕王朱棣的驚訝,藍玉則是笑道:“殿下,其實這些都算不上什麽,真正有意思的事情,還得是他們那邊國王登基;
一個新國王想要上位,竟然還需要教皇的加冕才行;
但凡教皇不承認,那麽這個國王就算不上是正統。
國家的王,竟然還需要別人的認可與加冕,實在是可笑,典型的傀儡。”
見藍玉提起教皇一事,朱棣急忙打斷道:“將軍口中的教皇,是否是身著怪異服飾,頭戴黃金冠冕之人?”
要知道朱棣可是沒有去過西洋國度的,也不清楚那邊的風俗。
奈何陰差陽錯下,卻把前任教皇給抓了。
如今聽到藍玉的講述,朱棣這才恍然,自己當初抓到的那些外國佬。
藍玉愕然的看向朱棣,緩緩點頭道:“不出意外的話,他應該就是教皇了,隻是不知道他現在人在何處?”
朱棣笑道:“此人率兵對大明欲圖不軌,已經被本王拿下,押送皇城交給皇孫殿下發落了。
至於隨他前來的那些人,如今全部在中亞行省各地做苦力呢。”
中亞行省?
這個詞匯讓藍玉滿腦袋的問號,自己應該沒有聽錯才對。
見藍玉流露出濃濃的茫然與不解,朱棣急忙開始講述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曆。
從藍玉率兵遠征西洋後,朱棣便率兵征戰金帳汗國與蒙兀兒斯坦,然後順帶著將帖木兒帝國也滅了。
為大明再次擴張了不小的版圖,而這些擴張出來的版圖,現在就是中亞行省。
這個結果讓藍玉唏噓不已,他沒有想到,自己離開大明這段時間,居然會發生這麽多的事情。
隨即朱棣又道:“按照皇孫殿下的命令,隻要是大明征戰過的地方,無論是打到哪裏,鐵路就要修到哪裏。
如果將軍想的話,現在就可以和本王返回中亞行省,然後乘坐火車反回大明!”
離開國土這麽久,藍玉自然也想回大明。
強行壓下心中的欲望,這才緩緩搖頭道:“在西洋之地,一路追擊過來,沿途經過許多小國;
隻因為追敵,所以無暇顧及它們,現在殿下來了,咱們正好兵合一處,何不將這些地方也納入大明的版圖呢?
就是不知道殿下心中怎麽看待此事?”
對於這個提議,朱棣那是太他媽感興趣了。
身為一名武將,又有誰能夠拒絕的了開疆拓土的不世之功?
所以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兵合一處,徹底蕩平西洋到中亞行省沿途上的小國。
同時也在第一時間,將計劃送回朝廷,表明自己這邊的態度。
不等朝廷回信,倆人便各自率領大軍出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