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古譜藏招

字數:2004   加入書籤

A+A-


    青蕪走後,沈硯把那本記著天脈樹的小冊子壓在《古聲譜》下,翻譜的手卻更勤了。隻是《古聲譜》裏的“聲氣入紋”總卡著——譜中說“一紋對應一音,多紋需多音疊合”,比如練“疊氣紋”時,得同時引三股不同的聲氣,像三根弦同時發聲,他試了十幾次,氣總在中途撞亂,要麽散了,要麽擰成一團。
    這日傍晚,他對著譜上的“三疊紋”發愣,指尖無意識在桌上敲著節奏——是他以前彈吉他時練的c和弦分解節奏,拇指按根音,食指、中指、無名指分按三弦,彈出的音雖不同,卻能融成一團暖音。
    忽然,他心裏咯噔一下。
    吉他和弦不就是“多音疊加”嗎?不同弦對應不同音,按不同指法就能讓多音同時響,還不亂。《古聲譜》的“多紋疊氣”,不就跟和弦一個道理?
    他趕緊翻到“三疊紋”那頁,把三道聲氣紋比作吉他的三根弦:最粗的“沉氣紋”是低音弦,需用腹式呼吸引深氣;中間的“浮氣紋”是中音弦,用胸腔輕提氣;最細的“銳氣紋”是高音弦,靠指尖聚氣。
    接著,他試著按吉他和弦的“發力邏輯”來分配天脈氣——像按和弦時手指分主次用力,他讓沉氣紋的氣占七成,浮氣紋占兩成,銳氣紋占一成,同時引氣時,心裏默數吉他掃弦的節奏“下、上、下”,讓三股氣按節奏往紋裏送。
    第一次試時,氣還是撞在了一起,像彈錯了音的和弦。但他沒慌——就像調吉他弦鬆緊,他慢慢微調氣的強弱:沉氣紋再沉半分,銳氣紋再收半分,節奏再慢些,像彈分解和弦那樣,讓三股氣“先後落紋,卻同時起效”。
    “嗡——”
    指尖下的桌麵忽然泛出淡光,三道聲氣紋竟同時亮了!沉氣紋的暖、浮氣紋的柔、銳氣紋的清,融在一起像團彩色的霧,正是《古聲譜》說的“三疊氣成”!
    沈硯又驚又喜。他試著換“四疊紋”,把四道紋比作吉他的四根弦,按七和弦的邏輯留一股“空氣”像和弦裏的空弦音),讓氣有處可繞,竟也成了!
    原來如此!古譜的“多音疊加”不是硬湊,是像和弦一樣講“配比”和“節奏”!
    夜裏練到更深,他甚至試著用天脈氣模擬“掃弦”——指尖快速劃過五道聲氣紋,氣按吉他掃弦的強弱變化起伏,紋上的光竟跟著明滅,像真的有把無形的吉他在響。
    “你這法子……倒新鮮。”周閣主不知何時立在窗下,手裏還拿著盞燈,“古聲譜傳了百年,從沒人想過用‘弦法’解,你倒是個異數。”
    沈硯趕緊收了氣,有些不好意思:“晚輩以前彈過樂器,瞎試的。”
    “瞎試也得有本事試。”周閣主走進來,翻了翻他畫滿和弦記號的譜子,笑了,“天脈氣本就比普通聲氣活,能模擬多音不奇怪,難的是找到‘不亂’的法子。你這手,算是把天脈氣的‘靈’用對了。”
    他指著“五疊紋”的圖:“試試這個,蝕聲教的人常用‘亂氣陣’,得靠五疊氣才能破。”
    沈硯按吉他的“大橫按和弦”邏輯試——用斷弦的氣當“橫按指”,先穩住底子,再分五股氣按“和弦走向”遞進去。起初還磕絆,練到後半夜,指尖終於亮起五道交織的光,像朵開花的燈。
    窗外的天快亮了,他卻毫無倦意——身體強化讓他扛得住熬夜,解開古譜的興奮更讓他精神。那些曾排擠他的弟子或許不知道,這被他們視作“異類”的天脈氣,竟能借著另一個世界的“弦法”,在古譜裏開出花。
    沈硯把《古聲譜》合上,摸了摸手腕的斷弦。斷弦溫溫的,像在說:路還長,可你找對調了。
    他知道,這隻是開始。用吉他和弦解古譜,用天脈氣模擬多音,往後說不定還有更多“跨界”的法子。而那些藏在古譜裏的招,終將變成護自己、護溪村、護這古聲界的底氣。
    喜歡天織聲脈請大家收藏:()天織聲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