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才知母親並未虛言
字數:3654 加入書籤
送走了程恬,喧鬧的院落重歸寂靜。
崔行之領著還在抽噎的崔衡離去了,美其名曰“管教”。
孩子的哭鬧聲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層層疊疊的屋宇深處。
程玉娘被丫鬟小心翼翼地攙扶著,慢慢走回內室。
屏退了其他下人後,她臉上強撐的從容瞬間垮了下來,扶著酸脹的後腰,重新靠回軟榻上,疲憊地長籲出一口濁氣。
心腹丫鬟雲袖一邊為她墊好靠枕,一邊心疼地低聲說道:“娘子,三娘子說得對,您身子重,又是何苦親自出來一趟?從您有了身孕,這二房的人就沒讓您消停過一日。
“今日這事,瞎子都看得出來,分明是那起子黑了心肝的小人,見您近日身子不適,故意挑唆著小郎君來鬧您,就是想惹您動怒,傷了胎氣,她們才好稱心如意!”
程玉娘閉上眼,揉了揉額角。
丫鬟說的這些,她又何嚐不知,連大夫都提點她要少思少慮,才對腹中胎兒健康,可程玉娘實在身不由己啊。
她扯出一抹苦笑,自嘲道:“雲袖,你說,我當初是不是被崔行之那副皮相和家世給騙了?”
她當初還以為,這是一門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親事。
清河崔氏,百年望族,尚書府的門第,聽著多風光顯赫。
誰承想,她竟是跳進了這麽一個火坑,實在是被崔行之那副人模狗樣給騙了!
都道崔尚書家風嚴謹,子弟規矩。
是,崔行之家裏是沒擺著明麵上的姬妾,可房裏那幾個早生了孩子的侍婢,除了沒個正經名分,跟妾有什麽分別?一個個仗著有子女傍身,眼睛都快長到頭頂上去了!
程玉娘怨憤地說道:“你可還記得,大婚第二日,我剛敬完公婆茶,他便領著那幾個庶出的孩子來給我磕頭,口口聲聲說‘以後你就是他們的母親了’。
“我……我當時心都涼了半截,嚇得差點失態,還得硬裝出笑容來接納,若表現出一絲不滿,便會被說是小氣善妒,不容人!”
程玉娘久久地咽不下這口惡氣,越說越恨,甚至哽咽。
嫁人前,母親李靜琬總是耳提麵命,說高門大戶的夫人難為,要平衡各方,要寬容大度。
程玉娘當時年少氣盛,隻覺得母親是小題大做,她沒見母親使什麽手段,侯府後院不也打理得井井有條?
如今她親身經曆了才明白,不是高門宅鬥不凶險,而是她母親手段足夠高明,又接連生下嫡出子女,地位穩固,才壓得住那些魑魅魍魎魎,將長平侯府的後院打理得表麵風平浪靜。
雲袖心疼地看著自家主子,連忙替她輕輕按揉著肩膀。
她勸道:“我的好娘子,您如今最要緊的是養好身子,平平安安生下小郎君,隻要有了嫡子,任誰也不敢再輕慢您,連崔尚書也會為您撐腰的。
“萬事都以您和腹中孩兒為重,那些糟心事,暫且放一放吧,何必為那些不相幹的人動氣,不值當啊。”
雲袖不斷勸慰,又遞上一碗溫熱的安胎藥。
程玉娘接過藥,卻沒有立刻喝,隻是用一隻手持著,另一隻手輕輕覆上自己隆起的小腹。
她眼神複雜,感慨道:“是啊,這孩子來得恰是時候。若再晚上一兩個月,我怕就不得不點頭,答應崔行之給那侍婢提做姨娘了。如今,我總算有了依仗,可以一直拖下去。”
唐朝不允許妾轉為妻,有禮法規矩維護,崔行之身邊的鶯鶯燕燕再多,也無法真正撼動程玉娘的正妻地位。
也正因如此,腹中這個嫡出的孩子,才顯得如此至關重要,是她未來安身立命的根本。
她絕不願去撫養那些庶出的子女,讓他們將來有機會覬覦本該屬於她親生孩子的一切!
程玉娘將安胎藥一飲而盡,在心中冷笑一聲:拖吧,隻要拖到我生下孩子,坐穩了位置,眼下我受些閑言碎語、暗中刁難又如何?我的孩子,將來是崔家二房的嫡出,他的路,必須坦坦蕩蕩,絕不能有任何庶出的兄長擋在前麵!
歇了片刻,程玉娘忽然想起程恬,側首問道:“雲袖,你覺得今日程恬如何?”
雲袖想了想,謹慎地小聲回答道:“三娘子瞧著還是那般沉靜性子,遇事也不驚不擾的。不過奴婢覺著,她今日主動登門,又那般客氣,像是有意與娘子親近幾分。娘子您想,三娘子低嫁,那王家清寒,她定然有許多不便之處。
“若是娘子您偶爾施些恩惠,她必定感激。將來萬一府裏……或是娘子您在外頭有什麽需要人手,又不便讓府裏知道的事,三娘子或許是個能托付一二的人選。”
程玉娘聽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雲袖的話,說到了她的心坎上。
程恬低嫁,處境艱難,自己稍微示好,給些財物或者用崔家的名頭行些方便,應該就能收買。
程玉娘緩緩說道:“你說得是,她低嫁寒門,日子想必艱難,處處都需要仰仗娘家。我隻要稍微施些恩惠,表露幾分關切,不難將她收攏過來。
“她雖是個庶出,性子也悶,但腦子不笨,今日應對也得體。關鍵是,她是我程家的人,再怎麽著,也總比這府裏那些麵和心不和、整日想著算計我的外人要靠得住些。”
程玉娘知道,程恬雖然不聲不響,但從小就看得出是個心裏有主意的,聰明,而且畢竟是自己的妹妹,血脈相連。
她越想越覺得此事可行,程恬需要一個在高門的倚仗,而她需要一個可靠的外援和“自己人”。
這是一筆合算的買賣。
“你日後多留意著些她那邊的消息,若她再來,或是有什麽難處,及時報我知道。”程玉娘吩咐道。
“是,奴婢明白。”丫鬟恭敬應下。
程玉娘有些累了,重新靠回軟枕,心裏盤算著,這深宅大院,步步驚心,她必須為自己和孩子多找幾條路。
為了孩子,再多的委屈和算計,她都忍得。
這崔府娘子的位置,她既然來了,一定要坐得穩穩的。
程玉娘又想到生產之事,如今這府裏府外不知多少雙眼睛盯著她的肚子,讓她實在難以安心。
等肚子再大些,到了八九個月行動不便的時候,她就尋個由頭,提前回長平侯府去住,這也符合規矩。
隻有回到母親身邊,在那座她從小長大的侯府裏,她才能真正安心待產,避開這崔府裏無處不在的明槍暗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