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長安不缺生意,也不缺聰明人
字數:3479 加入書籤
程恬戴著帷帽,領著崔府撥給她的四名身形健壯的家丁,一路無言地回到了自家所在的坊區。
她沒有直接將家丁帶回家,而是先去了坊正處。
坊正原本正在自家小院中教女兒識字,小女孩不過五六歲,十分可愛。
他見程恬身後跟著幾位壯漢,看打扮明顯是某高門府邸的護衛,心中一驚,他讓女兒自己玩會兒,便放下東西迎了出來。
程恬掀開帷帽輕紗,對坊正福了一禮:“坊正安好。方才我去崔府探望家姐,閑談間提及昨夜家中似有宵小窺探,心中不免惴惴。家姐聽聞後十分關切,特遣了府上幾名得力的護衛過來,暫助坊中巡查幾日,以安眾人之心。
“人我便交給坊正了,至於如何安排,則全憑坊正調度,還望坊正加緊排查近日坊內的陌生麵孔,確保大家平安。”
坊正一聽是崔尚書府上的人,態度立刻更加恭敬。
他連聲道:“王娘子放心,崔夫人真是菩薩心腸,體恤鄰裏,我一定妥善安排這幾位壯士,加強巡查,絕不讓那些宵小之徒驚擾了坊內安寧!”
他心中暗忖,這王家娘子不愧是侯府出身,竟能勞動崔府二夫人親自派人護衛,看來往日傳聞似有不實啊,王家日後怕是不同了。
他連忙表示會立刻調整巡防,尤其加強夜間巡邏,並客氣地將崔府家丁引至坊內一處閑置的角房暫歇,以便統一調度。
程恬交代完畢,便對那四名家丁道:“幾位辛苦,這幾日便聽從坊正安排,若有發現,及時通報便是。”
他們抱拳領命,神色肅然。
這番動靜不大,卻還是引得幾位坊裏的鄰居探頭張望,極為好奇。
些許議論,程恬隻作未聽,與坊正又寒暄兩句,便不再多言,轉身便帶著鬆蘿往家走去。
回到自家小院,一股甜香撲麵而來。
鄧婆正端著一碟剛出爐的點心從廚房出來,見到程恬,她的臉上露出淳樸的笑容,招呼道:“娘子回來了?正好,我新製了米糕,娘子快嚐嚐合不合口味。”
程恬摘下帷帽,淨了手,拈起一塊小巧精致的米糕送入口中,口感軟糯適中,甜而不膩,竟是比許多大鋪子裏的點心還要美味。
她不禁真心讚歎道:“鄧婆這手藝,真是越發精進了,若是去西市開個點心鋪子,定然客似雲來。”
鄧婆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
她用圍裙擦著手,卻歎了口氣,道:“娘子過獎了。不瞞娘子,早些年……家裏那口子剛去的時候,日子艱難,我也曾去東市邊上,支過小攤,賣些自己做的糕餅點心,想著貼補家用。”
她搖了搖頭,無奈道:“可這長安城裏,有名的食肆、老字號的點心鋪子,不知有多少。我那小攤,無甚名頭,用料又不能省,隻能跟人拚價錢,辛苦一天,站得腿腳酸麻,也就勉強回個本錢,糊個口罷了。後來……後來,也就歇了這心思。”
程恬敏銳地捕捉到了,鄧婆臉上一閃而過的黯然之色,話裏未盡之意,似乎包含了複雜的緣由。
或許是無賴騷擾,或許是同行傾軋,一個無依無靠的年輕寡婦,想在集市裏獨自撐起一個小攤,其中的艱辛委屈,可想而知。
難怪鄧婆的女兒,性格會剛直如斯。
見鄧婆不願多提,程恬便體貼地不再追問,隻道:“原來如此,鄧婆安心,如今有鄧婆在,我和郎君不知省了多少心,真是我們的福氣。日後若有機會,我定支持鄧婆開一間屬於自己的點心鋪子,讓更多的人都嚐嚐你的手藝。”
鄧婆心中一暖,真對未來生出幾分期盼來,道:“娘子說笑了,我如今能跟著娘子,安穩度日,衣食無憂,已是福分。”
程恬卻若有所思地說道:“等日後咱們手頭寬裕了,開個鋪子自然是好,隻是具體賣什麽,還需斟酌。”
這長安城裏,最不缺生意,也不缺聰明人。
枯井中的財富若真能順利到手,她需得有個穩妥的營生慢慢變現,才能真正立住腳跟。
對於未來,程恬心中已有大致計劃,買地隻是第一步,若要快速積累財富,經商可以說是必經之路。
開鋪子是遲早的事,隻是,賣什麽,如何賣,才能既不太過惹眼,又能獲得可觀的利潤?
這一切都需要她仔細考慮。
鄧婆的點心雖好,但就如她方才所言,飲食行當競爭激烈,辛苦利薄,並非首選。
她需要一樣,既能發揮所長,又能避開激烈競爭,利潤可觀的生意。
不過,眼下,還是先解決了眼前潛藏的隱患,穩固了根基再說。
程恬收回心思,對鄧婆笑了笑:“這糕點極好,我拿去也讓郎君嚐嚐,鄧婆辛苦了,快去歇歇吧。”
鄧婆連說“不辛苦”,看著程恬沉靜的側臉,心中莫名地生出一種信賴感。
這位年輕的娘子,遇事沉穩,心中有丘壑,又不失仁厚。
她跟著這樣的主子,或許,真能盼來安穩順遂的後半生。
程恬的目光掠過院內,王家小院在鄧婆的盡心操持下,變化不小。
那麵有些剝落的院牆,請了泥瓦匠來,用了一天功夫便修葺葺平整,重新抹了灰,瞧著就讓人心裏踏實。
幾件老舊得吱呀作響的家具,也被替換成了從西市老鋪子訂來的結實榆木家夥事,厚重耐用。
院角雜草也被清理幹淨,移栽了幾株易活好養的花木。
一切變得井井有條,卻又處處透著家常溫馨。
每日的飲食不再是簡單的飽腹,而是多了些溫補的藥膳,或是加了黃芪、當歸的湯,或是用紅棗、枸杞熬的米粥。
味道溫和,不見藥氣,卻讓人一日日覺得充盈起來。
程恬能察覺到,自己原本畏寒易疲的體質,似乎真的改善了些,手腳都比往日暖和。
站在院裏,她思索著未來幾月的大事,一個模糊的念頭開始在她心中慢慢醞釀。
她叫來鬆蘿和阿福,讓二人去西市,找胡商打探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