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昆侖墟開陣,共生劫初現

字數:4671   加入書籤

A+A-


    規則之網貫通南北的第七日,苗疆的雨林裏開出了第一朵“陣紋花”。
    那是朵生長在活碑林邊緣的血藤花,花瓣上本該流動的蠱紋,此刻卻浮現出中原鎖元陣的銀紋,觸碰時會發出青銅鍾鳴——這是蠱術與陣法在規則之網中自然交融的痕跡。阿繡的錦蠱落在花蕊上,光絲與銀紋纏繞,竟織出半道能短暫凝固虛無子影的“定影紋”。
    “是‘規則授粉’。”阿繡將光絲收入袖中,指尖殘留著銀紋的微涼,“地脈裏的蠱力與陣紋在互相滲透,就像花粉借著風傳播。”
    同一時刻,中原洛陽城的天機閣分舵,書架上的古老陣圖突然活了過來。那些描繪山川走勢的墨線,長出了細小的蠱蟲觸須,能隨地脈波動自主調整陣眼位置。青衫書生捧著活過來的陣圖,看向窗外——洛水的河麵泛起銀黑相間的漣漪,那是苗疆共生光帶的能量順著規則之網,流進了中原的水係。
    而在昆侖墟的腹地,這種交融正演變成一場風暴。
    阿月一行人抵達昆侖墟外圍時,正撞見天機閣主站在一道巨大的裂隙前。裂隙比蝕心崖的規則缺口更古老,邊緣流淌著黑金色的混沌氣流,裏麵時而閃過蚩尤遺墟的青銅虛影,時而浮現鎖元陣的初代紋路。閣主手中的黑玉符懸在半空,符上的“終局之約”四字正被混沌氣流啃噬。
    “這是‘原初裂隙’。”閣主的白發被氣流吹得獵獵作響,“九千年的規則之網,不是在修複舊傷,是在喚醒這個沉睡的原點。”
    阿月左胸的金色種子突然劇烈跳動,種子外殼裂開細紋,露出裏麵一點純白的光——這光芒與裂隙中的混沌氣流接觸時,竟讓狂暴的氣流安靜了一瞬。
    “是‘初源之光’的共鳴。”一個清冷的聲音從裂隙對岸傳來。
    眾人抬眼望去,對岸的懸崖上站著個身著石紋長袍的少年,他的皮膚像昆侖玉般泛著冷光,身後跟著一群形態如石筍的“陣靈”——這些是由昆侖墟地脈凝結的意識體,此刻正用晶石般的眼睛注視著他們。
    “石磯,昆侖墟的守墟人。”少年抬手,一道銀白陣紋從腳下蔓延至裂隙中央,化作臨時的石橋,“我等這顆種子,等了三萬年。”
    這是他們見到的第一個“規則原生體”——石磯並非人類,也非蠱靈,而是昆侖墟誕生時第一批成型的規則凝聚而成,他的記憶裏存著上古的真相:
    “昆侖墟不是山脈,是‘規則坩堝’。”石磯引他們走過陣紋橋,橋身的銀紋在腳下流轉,映出無數破碎的畫麵:初代聖女與天機閣主在此刻下盟約,蚩尤的戰蠱與中原的陣法在此碰撞,虛無之影的根源——一團沒有形態的“規則饑餓體”,正從坩堝底部緩緩上浮,“苗疆的蠱是‘活的規則碎片’,中原的陣是‘死的規則框架’,而這裏,藏著規則最初的樣子。”
    他們站在昆侖墟的“萬陣之母”廣場上時,才真正理解“宏大”的含義。
    廣場由數百萬塊刻滿陣紋的巨石鋪成,每塊石頭都是一個獨立的小陣,合起來卻組成了覆蓋整個昆侖墟的“元初陣”。廣場中央,矗立著一根貫穿天地的“定規則柱”,柱身纏繞著黑、金、銀三色紋路——黑色是蚩尤遺墟的戰蠱紋,金色是苗疆的共生紋,銀色是中原的鎖元紋,三色紋路每隔千年交匯一次,每次交匯都會引發規則之網的震蕩。
    “現在就是交匯時刻。”石磯指向定規則柱頂端,那裏正裂開一道細縫,縫中滲出的混沌氣流,比剛才的裂隙更濃鬱,“虛無之影不是‘漏網之魚’,是元初陣運轉時產生的‘規則廢料’。三族的力量越融合,元初陣轉得越快,廢料就越多——你們補裂隙的行為,其實在給‘饑餓體’喂食。”
    這個真相像驚雷炸響在眾人耳邊。阿石突然想起影噬蠱群曾反饋的信息:吞噬的虛無子影越多,蠱群的攻擊性就越強,仿佛在被某種力量引導著“進化”。
    “但廢料也能變成養分。”阿月的月影印飛到定規則柱前,蟲翼的銀黑紋路與柱身的三色紋產生共鳴,“玄甲龜說過,所有被侵蝕的,都在等共生的救贖。”
    話音剛落,廣場四周突然響起石鳴。那些鋪地的巨石陣開始移動,露出底下深不見底的溝壑,溝壑裏爬滿了被混沌氣流扭曲的“陣蠱”——這些是元初陣自然孕育的守護者,此刻卻和斷雲關的石蠱一樣,成了饑餓體的爪牙。它們的軀體一半是石質陣紋,一半是活蠱血肉,能同時吸收陣力與蠱力。
    “是‘規則癌變’。”阿繡的錦蠱突然炸開成漫天光粉,每一粒光粉都帶著半蠱半陣的新紋路,“我的錦蠱能短暫顯形虛無之域,或許能找到它們的核心!”
    光粉落在陣蠱身上,浮現出密密麻麻的光點,其中一點比其他更亮,且在緩慢移動——那是被虛無之影寄生的“規則核”。
    阿石的影噬蠱群瞬間分裂成無數細線,順著光粉標記的路徑鑽進陣蠱體內,精準纏繞住移動的核心。但這次,影噬蠱沒有吞噬,而是將阿月的月影印力量、阿繡的錦蠱光紋一同注入核心——三族之力第一次在敵人體內完成了“共生融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陣蠱發出刺耳的嘶鳴,軀體上的混沌紋路開始褪色,露出底下金、銀、黑交織的原生紋。它們不再攻擊,反而轉向定規則柱,用軀體堵住裂開的細縫——這些被汙染的守護者,竟在共生之力的引導下,重新成為了昆侖墟的屏障。
    “這就是‘終局之約’的真正含義。”天機閣主將黑玉符按在定規則柱上,符牌融入柱身,三色紋路瞬間加速流轉,“初代聖女與閣主早就知道,虛無之影是規則運轉的必然產物,他們留下的不是‘盟約’,是‘共生解法’——讓蠱與陣、苗疆與中原、甚至虛無之影本身,都成為規則之網的一部分。”
    石磯看著阿月胸口的金色種子,眼中第一次露出情緒波動:“三萬年了,你是第一個能讓初源之光與元初陣共鳴的人。種子裏藏著‘規則平衡術’,但要完全覺醒,需要找到‘三源之核’。”
    “三源之核?”
    “蚩尤戰蠱的‘破界核’,藏在苗疆的蚩尤遺墟深處;初代天機閣的‘定界核’,在中原的洛水龍宮;還有昆侖墟的‘生界核’,就在這定規則柱的底部。”石磯指向柱底的陰影,那裏有一道與阿月種子紋路相同的刻痕,“隻有三核共鳴,才能讓元初陣從‘坩堝’變成‘花園’,讓虛無之影不再是廢料,而是滋養新規則的肥料。”
    就在此時,定規則柱猛地一顫,柱頂的細縫突然擴大,一隻覆蓋著混沌鱗片的巨爪從中探出——那是虛無之影的本體“規則饑餓體”,它被三族的共生之力驚動,提前蘇醒了。
    巨爪落下的瞬間,阿月的金色種子徹底裂開,純白的初源之光化作銀黑相間的光翼,護住了所有人。光翼上,同時浮現出蠱紋、陣紋與混沌紋——這是她第一次完全掌控這份力量,也是規則之網給出的回應。
    “看來要提前出發了。”阿石的影噬蠱群在光翼下重組,形成一柄漆黑的長戟,“先去蚩尤遺墟?我黑苗族世代守護著通往遺墟的地圖。”
    阿繡的錦蠱則在光翼邊緣織出星圖,圖中洛水龍宮的位置正閃爍著銀光:“洛水的陣紋波動越來越強,定界核恐怕也不安穩。”
    天機閣主望著那隻緩緩縮回裂隙的巨爪,眼神凝重:“饑餓體的蘇醒隻是開始,它在召喚所有被虛無之力侵蝕的存在。我們分頭行動,三個月後在昆侖墟匯合——記住,三源之核不僅是鑰匙,也是饑餓體最想吃的‘食物’。”
    石磯將一枚刻著元初陣紋的石符遞給阿月:“持此符可調動昆侖墟的陣靈,若遇危險,捏碎它,我會感知到。”
    當阿月一行人離開萬陣之母廣場時,回頭望見石磯正站在定規則柱前,與那些重生的陣蠱一同編織新的陣紋。昆侖墟的風雪掠過廣場,吹動他石紋長袍的衣角,仿佛在訴說三萬年的孤獨等待。
    阿月撫摸著胸口的初源之光,光翼的紋路裏,隱約映出蚩尤遺墟的青銅門、洛水龍宮的琉璃頂,還有定規則柱底那團跳動的金色核心——這趟橫跨南北的旅程,才剛剛揭開真正的序幕。
    本章伏筆:
    1. 阿月光翼上的混沌紋,暗示她的初源之光不僅能淨化虛無,還能“理解”虛無的規則,這與石磯所說的“肥料論”相呼應;
    2. 洛水龍宮的定界核波動,與中原近期出現的“水蠱災”有關——被陣紋汙染的河水化作能腐蝕一切的蠱液,源頭直指龍宮深處;
    3. 蚩尤遺墟的破界核,其實是蚩尤當年為對抗虛無饑餓體鑄造的“噬影戰蠱”,卻因力量失控被封印,黑苗族世代守護的不是地圖,是“封印密碼”;
    4. 石磯在他們離開後,獨自走進定規則柱底的陰影,那裏藏著一具與他容貌相同的石棺,棺蓋上刻著“守墟人終為墟”;
    5. 規則之網的每一次波動,都在喚醒世界各地的“古老規則體”——西域的沙之巫、東海的島之靈、北漠的風之契,都開始向昆侖墟匯聚。
    下一章將分兩條線並行:阿月與阿石深入苗疆蚩尤遺墟,解開黑苗族與戰蠱的千年糾葛;阿繡隨天機閣主前往洛水龍宮,探尋陣紋汙染與水蠱災的關聯,而兩條線的盡頭,都指向同一個正在蘇醒的“上古盟約”。
    喜歡道骨仙鋒謫世錄請大家收藏:()道骨仙鋒謫世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