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山雨欲來
字數:3529 加入書籤
大荔戎國都城,近日來仿佛被一片無形的陰霾所籠罩,厚重的黑雲壓在城廓之上,整個都城的空氣變得壓抑而緊張。
城中的百姓人心惶惶,平日裏熱鬧的街道變得空曠而寂靜,人們行色匆匆,眼神中透露出掩飾不住的恐懼與焦慮。
全副武裝的士卒們邁著整齊而沉重的步伐在街道上巡邏著,鎧甲閃爍著冰冷的光芒,他們時刻警惕著周圍的動靜。
冷風呼嘯著穿過大街小巷,發出尖銳的聲響,幾隻烏鴉站在光禿的樹梢上,“呱呱”叫個不停,刺耳的聲音更增添幾分淒涼與不祥的氛圍。
在空寂的王宮內,一場父子間的對話仍在凝重的氣氛中繼續著。
“父王,你為何要問木頭的根梢和犁牛頭尾的問題呢?”子荔不解地問道。
晟癸看著兒子,緩緩說道:“你腳下的這片土地,承載著的是最底層百姓,你的心要與他們緊緊相連,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腳踏實地,而不能像那犁牛尾巴翹上天。同樣的道理,隻有樹根深紮地下,樹木才能茁壯成長。”
“兒臣明白了。”子荔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你過去,走到父王那輛鑾駕跟前。”
子荔不明就裏,蹦蹦跳跳地走到鑾駕跟前,一雙小手緊緊抓住車輪,喊道:“父王,這是讓我做什麽呢?”
“你看一下,你比車輪高還是比車輪低?”
子荔踮起腳尖,淘氣地回答:“看,父王,我比車輪還高。”
“把鞋子脫掉,再比一比高低。”
子荔按照父王的要求,迅速脫掉所穿的鞋,高興地喊道:“看父王,這次我與車輪一樣高了。”
國王晟癸無限憐愛的看著子荔,語重心長地說:“記住,危急時刻把鞋脫掉,不要翹起腳尖,這一點非常重要,記住了嗎?”
“兒臣記住了。”
“最近秦軍正在調集大軍,不知會將矛頭對準誰,父王也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秦國是要來征討我們嗎?”
“現在還吃不準。”
“父王,我們為何不能像兔子一樣逃掉?”
晟癸看著幼小的子荔,苦笑著說:“逃,能逃到哪裏去呢?天下之大,如今又有哪裏是我們的容身之所。如果逃到晉國,秦國誓不罷休,必定會向晉國興師問罪。晉國如果不交出我們,勢必引起秦晉兩國交戰,到時候城門失火,遭殃的還是百姓。如果晉國經受不住秦國的威脅,就會將我們交給暴秦,到時候我們仍難逃一死,隻會徒增折辱而已。況且,幾百年來,我們的族人都在這裏,我們的親人都在這裏,要死,也要堂堂正正戰死。”
“我們的將士都準備好了嗎?”
“每個人都抱著與大荔戎國共死的決心。”
這時,一名侍衛急匆匆地跑了進來,報:“報,秦國大軍正在集結。”
“有多少人?”
“估計兩萬有餘。”“再探。”
“遵命。”侍衛飛身而去。
晟癸雙手摩挲,來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語:“我們大荔戎國當初為義渠附國,秦莊公征西戎,辟地千裏,我們大荔戎族也沒有幸免,為保存實力,我們的先祖沿洛河而下,占領古同國,建立大荔戎國。”
“先祖為何要在此建都呢?”
“大荔乃洛水、渭水、黃河三河交匯之處,相傳大禹治水來到這裏,看到崇山峻嶺擋住黃河去路,又有水神共工興風作浪,他一籌莫展。後來在伏羲的幫助下,有神龜從洛水爬出,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鑿龍門,導山河,終於消除水患,使八百裏秦川物華天寶,先祖遂在此築王城,建國家。遙想我們的先祖率領西戎族人,翻隴山,渡洛水,披荊斬棘,在荒原上立國。曆代列祖列宗嘔心瀝血、勵精圖治,在夾縫中求生存,從周平王五十一年至今已二十代,存國三百六十年之久,才有了今天這個模樣。但是估計這次咱們過不去這個坎了,先祖創立的三百多年基業,沒成想會葬送在父王手裏,我愧對西戎的列祖列宗、愧對大荔戎國的百姓和族人啊。”說到這裏,國王晟癸淚眼迷離。
子荔急忙跑過去,一雙小手緊緊抓住父王,大聲喊道:“父王不要難過,隻要有兒臣在,我們就一定會渡過難關的。”
晟癸看著醒事的子荔,擦幹眼淚說:“對,男兒流血不流淚,我們要勇敢麵對。”
這時候,王後輕輕走了過來,半蹲在地上,撫摸著子荔的小腦殼,無限憐惜地說:“孩子,今後還有漫長的路需要你自己一個人去走,還有許多困難需要你獨自麵對,你怕嗎?”
“父王和母後不要擔心,兒臣不會害怕。”子荔堅定地說道。
“記住,子荔,無論情況多麽糟糕,一定要勇敢的活下去,父王和你母後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我們西戎部族的希望也寄托在你身上了。”王後哀告道。
“父王母後放心,兒臣定要好好活下去。”
國王晟癸、王後玉竹和子荔三人緊緊擁抱在一起。
在秦國的營帳中,將領們此刻正圍坐在一起,討論著攻打大荔戎國的策略。
“大荔戎國位於我大秦東向出關的要衝,如今我軍已集結完畢,正是出兵的好時機。”一位將領說道。
“可是大荔戎國也有一定的實力,他們的將士們都勇猛善戰,我們不可輕敵。”另一位將領提醒道。
“此次我們調集兩萬大軍,隻要我們製定好策略,定能一舉攻克大荔戎國。”主帥說道,“我們可以先派小股部隊前去試探,待摸清他們的兵力部署,然後再發動全麵進攻。”
“末將認為,我們還可以派人去晉國,探聽一下他們的態度。如果晉國支持大荔戎國,我們在進攻時就要多做準備。”一位謀士建議道。
“好,就按此計行事,派使者前往晉國,同時讓先鋒部隊做好準備,隨時待命。”剌龔公果斷地下達了命令。
而此時的大荔戎國都城內,氣氛愈發緊張,百姓們紛紛收拾著簡單的行囊,準備隨時逃離家園,士兵們則日夜堅守在城牆上,密切注視著秦國軍隊的動向。
暴風雨即將來臨,大荔戎國能否在這場危機中存活下來,一切都還是未知數,但無論是國王晟癸、王後玉竹,還是年幼的子荔,以及那些忠誠的將士和百姓們,都做好為國家戰鬥到最後一刻的準備。
喜歡羌海情緣請大家收藏:()羌海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