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謀略膽識

字數:2833   加入書籤

A+A-


    晉出公走下王位,慢悠悠地來到一眾美女跟前,他眯著一雙小眼睛,在美女們中間來回踱步,上上下下地打量著,口中還不停地嘟囔著:“這個太胖,走起路來搖搖晃晃,毫無美感;這個太瘦,一陣風都能把她吹倒;這個太高,顯得過於突兀;這個太矮,實在是缺乏氣勢;這個臉太大,如同大餅一般;這個腰太粗,簡直就是水桶身材。嗯,這個呢,基本上還可以,就是妝畫得太老土,一點都不時尚。”
    看過一遍後,晉出公滿臉嫌棄地嘮叨道:“這晟癸的眼光也太差勁了吧,竟然給我找來這麽一群庸脂俗粉。”過了一會兒,他不耐煩地甩了甩手,說道:“好了,讓她們都下去吧。”
    侍從們連忙將一眾美女領出朝堂,又把那些琳琅滿目的寶物全部抬走。朝堂上漸漸恢複了往日的安靜,此時晉出公坐直了身軀,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看著垓奎問道:“你所求何事?”
    垓奎向前邁了一步,雙手抱拳,懇切地說道:“回陛下,秦國大兵壓境,不日即將攻打大荔。為臣鬥膽,懇請陛下出兵剿滅秦軍,拯救大荔於危難之中。”
    晉出公靠在椅背上,一臉不耐煩地說道:“多少年來,正因為有我晉國的庇護,你大荔才能苟延殘喘到今天。我晉國一向大仁大義,多次出手庇護你們,現在你們又求到我頭上,你難道沒想過我這會有多忙嗎?”
    垓奎不卑不亢地回答道:“陛下所言極是,正因為有晉國的庇護,大荔才得以保全。但話又說回來,大荔作為晉國與秦國的緩衝地帶,又有多少次抵禦了秦國的入侵,為晉國擋住了不少戰火。”
    晉出公一聽,頓時大怒,一拍桌子,怒目圓睜,喝道:“大膽,竟敢冒犯朕,是不是活膩了?”四周的金瓜武士們立刻低吼道:“威武……”那聲音震得朝堂都仿佛在顫抖。
    垓奎昂首挺胸,眼神中沒有絲毫的畏懼,堅定地說道:“為臣早將生死置之度外,隻要大荔能夠得以保全,為臣甘願以命相換。”
    晉出公聽了,心中微微一震,他仔細打量著垓奎,心中暗自讚歎大荔竟有如此忠心耿耿、膽識過人的賢臣。他停頓了一下,說道:“好了,大荔難得有你這樣的賢臣,如果我晉國人人如此,那晉國霸主的地位何人能夠撼動?不過,秦軍攻打大荔,這是你們大荔自己的事情,與我晉國有何關係?”
    垓奎心中一沉,但他並沒有放棄,他深吸一口氣,說道:“陛下,秦國的野心昭然若揭,今日攻打大荔,明日便可能覬覦晉國的土地,陛下是否還記得秦國攻荔拔魏的慘劇?大荔與晉國唇齒相依,唇亡則齒寒。如果陛下今日坐視不管,他日晉國恐也難獨善其身啊。”
    晉出公聽後陷入了沉思,朝堂上的大臣們也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過了許久,晉出公緩緩說道:“讓我再考慮考慮吧,你先退下等候消息。”
    垓奎見晉出公仍在猶豫,言辭更加懇切地說道:“陛下,此事關係重大,陛下豈不聞唇亡齒寒的道理?長期以來,大荔與晉國結盟,同進共退,宛如一體,共同抵禦秦國的入侵。大荔處於抗秦的最前沿,每一次秦國來犯,我大荔兒郎都浴血奮戰,為抵禦秦國入侵做出了重大貢獻。正因如此,晉國才得以高枕無憂,邊境安寧。設若大荔滅亡,晉國將直接麵對暴秦的威脅,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想必到時候陛下會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啊。”
    晉出公微微皺眉,他心中明白垓奎所言非虛,但又不想輕易出兵,畢竟出兵打仗勞民傷財,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朝堂上一時陷入了沉默,氣氛略顯壓抑。垓奎靈機一動,打破了沉默,緩緩開口講道:“臣聞,有一年天下大旱,大地幹裂,萬物生靈塗炭。一隻烏龜心懷悲憫,不遠千裏爬到東海求雨。東海龍王見它誠心誠意,便好言相勸,說這件事本王已經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朕會馬上給你們下雨的。烏龜信以為真,滿心歡喜地轉身往回爬。然而,它還沒爬回家,在半路上就活活渴死了。”
    晉出公一聽,先是一怔,隨即伸出手指著垓奎,哈哈大笑道:“有意思,有意思,你就是那隻渴死的烏龜吧?”
    垓奎神色堅定,拱手說道:“隻要陛下肯出兵相救,為臣願意做那隻渴死的烏龜。大荔戎與晉國同氣連枝,大荔若亡,晉國危矣。”
    晉出公看著垓奎堅定的眼神,心中有些動容。他沉默了片刻,說道:“好吧,看在你忠心耿耿的份上,本王同意出兵。不知這次秦國出兵多少?”
    垓奎連忙答道:“據可靠消息,秦國出兵兩萬,也懇請陛下出兵兩萬。”
    晉出公疑惑地問道:“為何要出這麽多?”
    垓奎胸有成竹地分析道:“所謂良將不打無把握之仗,我們大荔有精兵五千,個個皆以一當十,奮勇爭先。若陛下肯出兵兩萬,兩國合兵一處,在兵力上便占絕對優勢。屆時,大荔軍隊衝鋒在前,晉軍陷陣在後,前後夾擊,則秦軍指日可破也。如此一來,既能解大荔之圍,又能讓秦國不敢再輕易犯我兩國。”
    晉出公聽了垓奎的分析,覺得很有道理,點頭說道:“好吧,就照你說的辦吧。甘渠!”
    一位將領應聲出列,單膝跪地。晉出公大聲下令:“朕命你領兵兩萬,即刻啟程,前去救援大荔,不得有誤。”
    甘渠大聲應道:“末將遵命。”
    垓奎激動不已,再次行禮道:“陛下聖明,為臣也即刻回去,向我王稟明陛下的高風大義。待大軍凱旋之日,我王定會親自致謝,與陛下共襄盛事。”
    於是,垓奎帶著滿心的希望匆匆返程。一場秦、晉、大荔之間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而大荔戎也在這內憂外患的困境中,等待著命運的裁決。
    喜歡羌海情緣請大家收藏:()羌海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