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離間之計

字數:3713   加入書籤

A+A-


    大荔王城後宮,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欞灑在地麵上,形成一片片光影,年幼的子荔乖巧地垂立在王後身旁,稚嫩的聲音帶著一絲思念說道:“母後,我想父王了。”
    王後輕輕撫摸著子荔的頭,溫柔地說:“子荔乖,你父王正在前線上陣殺敵,為了我們大荔戎國的安危而奮戰,一時半會還回不來呢。”
    子荔忽閃著明亮的眼睛,一臉堅定地說:“那我也要上前線,像父王一樣上陣殺敵。”
    王後微笑著,耐心地勸導:“你現在還小,身體和力量都還不夠,等將來你長大了,變得強壯又勇敢,也會像你父王一樣,成為一個人人敬仰的大英雄。”
    子荔歪著頭,好奇地問道:“父王是個大英雄嗎?”
    王後滿臉自豪,語氣中充滿了驕傲:“你父王可厲害了!據前方傳回的戰報說,你父王接連打了好幾個大勝仗,在戰場上奮勇殺敵,斬殺秦軍好幾千人呢。那些秦軍被打得膽戰心驚,現在龜縮在大營內,嚇得都不敢出來了。”
    “太好了,太好了,父王是個大英雄。”子荔一麵興奮地呼喊,一麵圍著王後歡快地轉圈,笑聲在後宮中回蕩。
    然而,此時在秦軍中軍大帳內,卻是一片愁雲慘淡,剌龔公眉頭緊鎖,唉聲歎氣道:“此次戰役,大荔戎士卒悍不畏死,士氣旺盛,再加上有晉軍的加入,戰鬥變得異常艱難。這幾天下來,我軍連吃敗仗,傷亡四千餘人,幾乎達到軍隊總數的四成以上。尤其是今天,晉荔聯軍居然連使兩計,先是虎皮蒙馬,虛張聲勢,然後又聲東擊西,讓我們摸不著頭腦,令我軍損失慘重。若非葛將軍拚死一搏,展現出我大秦士卒的英勇氣勢,震懾住那些貪生怕死的晉軍,左軍幾乎難逃覆滅的命運,真是慚愧啊。想我大秦將士向來忠勇可嘉,能征善戰,凡與之戰,皆所向披靡。這次慘敗,當真出乎朕的預料之外。照此下去,我軍莫說征討大荔戎,就是全軍覆沒也有可能,現在我軍士氣萎靡,軍心不穩,這樣下去如何是好?”
    大將軍沮且站了出來,抱拳安慰道:“陛下不必憂慮,此戰才剛剛開始,後麵的好戲還多著呢,鹿死誰手尚未可知。明天末將自當奮勇爭先,帶領將士們一鼓作氣,狠狠打擊晉荔聯軍的囂張氣焰。”
    剌龔公思索片刻,問道:“今天遭此慘敗,想必晉荔聯軍有良臣謀士,不知此人是誰?”
    沮且回道:“此人乃大荔戎國上將軍祝玉是也,他足智多謀,指揮有方,是我們此次征戰的勁敵。”
    剌龔公眼睛一亮,急切地問:“能否將此人勸降?”
    沮且麵露難色,搖了搖頭說:“此人一向心高氣傲,目高於頂,對大荔戎國忠心耿耿,要想勸降,委實困難。”
    剌龔公眉頭皺得更緊了,急切地問:“是否還有其它方法?”
    這時,謀士範忠上前一步,拱手奏道:“陛下何不使用離間之計呢?”
    剌龔公眼睛裏閃過一絲希望,問道:“此計若何?”
    範忠胸有成竹地說:“我軍可暫停進攻,一麵派人在大荔戎和晉軍營地周圍散布謠言,說大荔戎國正打算投降,大荔戎準備派大司馬笱俈與秦國談判。這樣一來,晉軍必然會對大荔戎產生猜疑,從而離間晉荔聯軍。另一方麵,陛下可派使者秘密入晉,與晉國大將甘渠議和。我們可以承諾,若晉軍按兵不動或撤軍,秦國願拿出河西之地的少梁、彭衙、蒲城、下邽、洛陰五座城池與大荔交換。這樣一來,晉國為了得到這五座城池,就很可能會撤軍。到那時,秦軍加緊攻打大荔,失去晉軍支援的大荔則指日可破也。”
    剌龔公有些疑惑地問:“難道秦國真的要拿出河西之地的五座城池與大荔戎國交換嗎?”
    範忠微微一笑,自信地說:“非也。請問沮將軍,晉軍從大荔戎邊境到河西之地,需要幾天行程?”
    沮且想了想,回答道:“現在晉軍所處位置在橋山以東,到達最近的少梁需要三天,如果到達洛陰,最快也需要六天行程。”
    範忠胸有成竹地說:“三天足矣。”
    剌龔公好奇地問:“此話怎講?”
    範忠分析道:“幾百年來,大荔戎國成為晉國的幫凶,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如鯁在喉。每次我們攻打晉國,大荔戎都是我們繞不過的坎,成為我大秦東進的攔路石。因此無論多大代價,都一定要滅掉大荔戎國。若議和成功,我們可以與晉軍一起設個局,這個局由臣與沮將軍一起謀劃。我們與晉軍剛議和後,陛下一定要禦駕親征,激勵士氣。我軍馬上組織優勢兵力,對大荔戎進行不間斷、高強度進攻。在絕對的力量麵前,大荔所有的掙紮都是徒勞,這樣就可以將大荔的中軍一網打盡,活捉祝玉,然後攻破王城,大荔戎國自然就會滅國。”
    剌龔公又問:“若攻取大荔後,晉軍到達河西之地,為之奈何?”
    範忠早有對策,說道:“我們提前在河西五城布下重兵,令將士嚴防死守。三天之內我們已經攻取大荔,三天之後晉軍才能到達河西之地,這樣我們打了一個時間差,就可以輕鬆消滅大荔戎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剌龔公接著問:“大荔戎國破後,若晉國向秦國索要河西之地,為之奈何?”
    範忠冷笑一聲,說:“守城將士就說大王頒布的詔令還沒送達,請他們耐心等待。如果晉軍膽敢貿然進攻,他們勞師遠征,疲憊不堪,而我們以逸待勞,養精蓄銳。到時候我們前後夾擊,說不定晉軍就會全軍覆沒,因此為臣賭晉軍不敢冒這個險。”
    剌龔公猶豫了一下,說:“但是我們會失去道義,世人會說我秦國言而無信。”
    範忠激動地說:“要說言而無信、背信棄義,晉國第二沒人敢說第一。這種背信棄義的事情,難道晉國幹的還少嗎?當年他們如何對待我們秦國的幫助,陛下難道忘了嗎?”
    剌龔公陷入沉思,緩緩說道:“你說的都是事實,但朕還是不想讓世人罵我們背信棄義。”
    範忠繼續勸說道:“話說回來,其實我們並沒有欺騙他們。如果他們在三天內接管了河西之地,我們自無話可說。倘若三天之內大荔已經滅國,我們憑什麽給晉國大片的土地?他們什麽也沒幫我們,就輕易取得我秦國大片土地,這也太容易了吧?我秦地雖然廣袤,但沒有一寸是多餘的,都是大秦的將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此次戰爭中,他們殺死我們許多秦國士卒,我們不興師問罪就算不錯了,他們有何話說?晉軍落得徒勞無功的結局,怨不得別人,隻能怨他們自己急功近利、鼠目寸光。”
    剌龔公聽了範忠的一番話,下定決心說:“既如此,就按範愛卿的計策進行,隻是何人使晉為好?”
    範忠毫不猶豫地說:“解鈴還須係鈴人,此事為臣願意走上一遭。臣定會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晉國大將甘渠,讓他們落入我們的圈套。”
    剌龔公點了點頭,說:“那就有勞範愛卿了,你此去一定要小心謹慎,務必完成使命。”
    範忠抱拳行禮,堅定地說:“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於是,一場充滿陰謀與算計的計劃就此展開,秦國與晉國、大荔戎國之間的局勢變得更加錯綜複雜。
    喜歡羌海情緣請大家收藏:()羌海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