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豈曰無衣

字數:3715   加入書籤

A+A-


    “難道貴國想殺掉祝將軍?甘渠眉頭微皺,眼神中透露出警惕。
    範忠回說道:“非也,秦國曆來講求一個義字,有恩必謝、有仇必報,甘將軍應該能從秦穆公淆穀封屍的氣概中可見一斑。況且,甘將軍也不是白幫,我王必定重重感謝。”說罷,範忠雙手一拍,發出清脆的“啪,啪”聲。
    隻見兩名侍從小心翼翼抬進來兩箱珠寶,箱子的木質紋理細膩,上麵雕刻著精美的雲紋圖案。箱子打開後,裏麵的珠寶璀璨奪目,珍珠圓潤飽滿,寶石鮮豔欲滴,令人眼花繚亂。與此同時,五名亭亭玉立、風擺楊柳的美女蓮步輕移,緩緩走進營帳。
    甘渠抬眼望去,但見這幾人身著白裙,裙邊逐漸呈現綠色,仿佛是春天裏初綻的嫩葉,裙邊鑲著紅線,猶如靈動的火苗,潔白無瑕的裙子上,紅袖添香,更添幾分嫵媚。
    為首一女發髻高聳,烏黑的雲鬢上插著一根白玉簪子,簪子上鑲嵌著一顆小小的紅寶石,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星,她手持琵琶,眉眼盈盈,顧盼生姿,宛如仙子下凡。
    甘渠麵色一正,嚴肅地說:“珠寶本將軍不稀罕,將全數獻於主公,美女還請範司馬領回。”
    範忠連忙笑著說道:“甘將軍千萬別誤會,長夜漫漫,軍旅寂寥,我王特讓在下進獻五名才藝雙絕之美女,以解甘將軍煩憂。玉嬋,請為甘將軍彈奏一曲。”
    “讓甘將軍見笑了。”玉嬋輕啟朱唇,聲音宛如黃鶯啼鳴,清脆悅耳,她微微福身,接著說道:“奴婢為甘將軍彈奏一曲《桃夭》。”
    隨即,玉嬋姑娘手捧琵琶,玉指輕挑,“咚。”一聲琴弦輕響,顫顫悠悠,仿佛是微風拂過湖麵,泛起層層漣漪,回韻悠長,餘音渺渺,仿佛在營帳中回蕩著無盡的情思。
    “咚,咚,咚……”玉嬋先轉緊琴軸,撥動琴弦試彈幾聲,尚未形成曲調,但卻隱含萬種風情,她的手指在琴弦上靈活地舞動,仿佛是在訴說著一段動人的故事。
    隨後她輕攏慢撚,鶯鶯燕燕地吟唱起來:“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
    這是一首新娘出嫁曲,以滿樹桃花為起興,比喻少女的美麗,象小桃樹一樣花枝招展,散發著青春氣息。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用鮮豔盛開的桃花來比喻年輕女子的美麗和健康,桃花以其嬌豔的顏色和繁茂的姿態,成為青春和生命的象征。
    在這裏,桃花不僅代表女子的外貌美,更是其內在生命力的體現,灼灼其華的桃花如火如荼,象征著女子的青春活力以及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則表達了人們對新婚女子的祝福,女子出嫁一般被視為人生的重大轉折點,是其走向新生活的開始。“宜其室家”意味著這位女子將帶給她的新家庭和諧與美滿,體現了人們對婚姻生活的重視以及對家庭幸福的追求。
    而“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則進一步擴展了這種祝福的內涵。那果實累累的桃樹,比喻新娘將生育眾多兒女,帶來家庭的興旺與繁榮。
    琴聲如泣如訴,亦喜亦悲,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忽而如行雲流水,輕盈流暢;忽而像花間鳥鳴,歡快活潑;忽而又像溪水叮咚作響,清脆悅耳,歌聲歡快簡潔,令人賞心悅目。
    隨著玉嬋姑娘的吟唱,其餘四名綠衣女子隨著旋律的進行,跳起優美的舞蹈。她們婀娜多姿,千嬌百媚,輕歌曼舞,猶如出水芙蓉,在營帳中翩翩起舞,仿佛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一曲肝腸斷,相思離別苦。甘渠眼睛一眨不眨,完全沉浸在這美妙的音樂和舞蹈之中,簡直看呆了。
    範忠看著甘渠的樣子,嘴角微微上揚,輕聲問道:“甘將軍感覺如何?”
    甘渠這才回過神來,正色說道:“不妥,不妥,此乃征戰殺伐之地,此曲太過兒女私情,恐有動搖軍心之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警覺,意識到自己差點被這溫柔鄉所迷惑。
    玉嬋連忙起身,福身說道:“玉嬋告罪,那就為甘將軍彈奏一曲描寫秦國戰爭的曲子《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玉嬋的歌聲低沉有力,如泣如訴,仿佛萬千秦兵披盔戴甲,手持戈矛奔赴戰場,鐵騎突出,刀槍齊鳴。
    該曲的意思是,誰說沒有衣服穿?與你同穿戰袍。君王出兵打仗,修整我那戈與矛,與你共同對敵。
    誰說沒有衣服穿?與你同穿外衣。君王出兵打仗,修整我那矛與戟,與你一起出發。誰說沒有衣服穿?與你同穿戰裙。君王出兵打仗,修整甲胄與兵器,殺敵與你共前進。
    該曲開頭都以“豈曰無衣”起興,采取反問方式,以增強感染力,強調即使麵臨物資匱乏的困境,將士們依然堅定地表示“與子同袍”、“與子同澤”、“與子同裳”,展現出他們團結一心、共同對敵的決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種表達不僅強調了戰友情深,更反映了秦人的尚武精神,該曲采用重章疊唱的形式,反複吟唱,層層遞進,抒寫秦國將士在大敵當前、兵臨城下之際,磨刀擦槍,舞戈揮戟,保家衛國、視死如歸的精神。不僅增強了歌曲的音樂美,在情感上更是層層推進,回味悠長,使人深切感受那種激昂悲壯的氣氛。
    琵琶聲緩慢激越,鏗鏘有力,忽而如大河奔流,洶湧澎湃;忽而似水泉凝結,寂靜無聲。突然間好像銀瓶撞破、水漿四濺,又好像鐵甲廝殺,刀槍齊鳴。
    一曲終了,甘渠暗暗心驚,秦國何以如此強大、堅不可摧,從這首戰歌中,他深深感受到秦國將士激昂慷慨、同仇敵愾、團結互助、共禦外侮的高昂士氣。
    範忠問道:“甘將軍,這一曲如何?”範忠連問兩遍,甘渠才回過神來,連聲說道:“範司馬,本將受教了。”
    範忠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接著說道:“我王派在下為全權代表,若甘將軍沒有異議,秦晉兩國議和之事是否就可以定下來了?”
    甘渠皺了皺眉頭,認真地說道:“此事本將軍做不了主,還需主公親自定奪。”
    範忠微微點頭,說道:“在下也深感此事關係重大,議和之事還請甘將軍多從中斡旋。”
    甘渠思索了一下,說道:“明天我回去一趟,期間不可再生戰事,你們靜待佳音吧。”
    範忠連忙拱手說道:“全憑將軍成全。”他心中暗自得意,這第一步計劃似乎已經成功了一半,接下來就看這甘渠能否在晉國主公麵前說上幾句好話,從而離間大荔戎與晉國的關係,為秦國謀取更大的利益。而甘渠此時還未意識到,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地陷入了範忠精心設計的陰謀之中。
    喜歡羌海情緣請大家收藏:()羌海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