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橋山之戰
字數:3958 加入書籤
又一個漫漫長夜過去了,黎明的曙光灑在秦荔戰場上,宛如一抹血色的紗幔,為這即將再次沸騰的殺戮之地披上一層悲壯的色彩。
晉荔聯軍與秦軍的戰鬥重新開始,號角聲、喊殺聲震耳欲聾,如滾滾悶雷在天地間炸響。
祝玉身先士卒,他騎在那匹神駿的戰馬上,手中長槍如遊龍般揮舞,率領著大荔戎軍如猛虎一般衝向秦軍。
大荔戎的將士們個個神情堅毅,眼中燃燒著對勝利的渴望和對部族的忠誠,他們呐喊著,腳步如飛,與秦軍展開了激烈的碰撞,晉軍則在後麵緊緊跟隨,表麵上看,他們同仇敵愾,仿佛是為了共同的目標而戰。
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戰場上屍橫遍野,鮮血匯聚成一條條蜿蜒的小溪,秦軍左軍終於被晉荔聯軍突破,開始向後潰退。
祝玉一馬當先,奮勇追殺,他的長槍上沾滿了秦軍的鮮血,每一次揮舞都帶著雷霆萬鈞之力,將敵人紛紛挑落馬下,秦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他們的臉上寫滿了恐懼和絕望,祝玉殺紅了眼,緊緊追趕著秦軍,一直將他們追趕到橋山之地。
當祝玉率軍剛跨過一座天然拱橋時,他突然停住了腳步,這裏山勢起伏、峰巒疊嶂,他突然想起昨天晚上拜會甘渠的情節,心中突然一驚:“莫非……”
祝玉來不及多想,急忙放慢速度,回頭一看,隻見晉軍偃旗息鼓,快速向橋山後隱退,祝玉暗叫一聲不好,急忙喝令將士停止攻擊,但卻為時已晚,晉軍剛剛退卻,在大荔戎軍的後方,從左右兩邊突然殺出兩支秦軍,他們如狼似虎,刀槍閃爍著寒光,將大荔戎軍的退路死死封住。這時秦左軍也返過身來,後軍變前軍,與另外兩支秦軍一起,將大荔將士團團包圍。
本來大荔戎將士隻有五千人,經過幾場惡仗,大荔戎將士始終衝鋒在前,傷亡慘重,如今戰場上橫七豎八地躺著大荔戎軍的屍體,他們的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隻剩下三千多人的大荔戎軍,被秦軍層層圍困,仿佛是被困在牢籠中的困獸。
祝玉看著身陷重圍的大荔戎軍隊,心中悲憤交加,他的拳頭緊握,指甲幾乎嵌入肉中,他知道自己被晉軍出賣了,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祝玉騎在戰馬上,大聲喊道:“大荔戎的將士們,我們遭到晉軍可恥的出賣,現在考驗我們的時刻到了!每一位大荔戎的將士,拿起你們的武器,麵對不共戴天的仇敵決一死戰!我們寧願戰死,決不投降,為了大荔戎部族,流盡最後一滴血!”
“寧願戰死,決不投降!”“寧願戰死,決不投降!”大荔戎將士們齊聲高呼,聲音響徹山穀,他們眼中燃燒著憤怒的火焰,揮舞著手中的武器向著秦軍衝去,他們的身影在硝煙中顯得無比悲壯。
“現在每一名大荔戎將士都是一把尖刀,瞄準我們的仇敵,分別向東、西、南三個方向突圍,突圍後向芮國國境方向集合。”祝玉大聲下達命令。
“將士們,衝啊,殺啊!”“衝啊,殺啊!”大荔戎的士卒們如同一群瘋狂的野獸,向著三個方向猛衝過去,他們的臉上寫滿了決絕和堅定,不顧生死地撲向秦軍的陣營。
秦軍將領大喊道:“活捉祝玉,蕩平大荔。”但大荔戎將士們根本不為所動,他們心中隻有對敵人的仇恨和對大荔戎的忠誠。一場慘烈的突圍戰在橋山之地展開,鮮血染紅了大地,屍體堆積如山。
秦軍的刀槍如雨點般落下,大荔戎軍的將士們奮力抵抗,他們用手中的武器砍殺著敵人,每一次攻擊都帶著對部族的熱愛和對敵人的憤怒。戰場上,喊殺聲、慘叫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悲壯的戰歌。
祝玉在人群中奮力拚殺,他的長槍已經折斷,手中隻剩下一把大刀,他的身上布滿了傷口,鮮血不停地流淌,但他的眼神依然堅定。他突然發現,他向哪個方向突圍,秦軍就湧向哪個方向,就好像他有一個指揮棒,秦國大軍跟隨他旋轉,但是敵人並沒有痛下殺手,而是想方設法耗盡他的力量,為了給其他將士減輕壓力,給他們以生的希望,他義無反顧的向北麵殺去。
秦軍似洶湧的潮水,嘩,嘩,仿佛貓戲老鼠般的,將他團團圍住,他們的長槍如林,將祝玉圍在中間,不斷地刺向他,祝玉遍體鱗傷,十餘處傷口向外冒著鮮血,但他毫不理會,依舊奮力拚殺,他的大刀在敵人的刀槍中揮舞,每一次砍殺都能帶起一片血花,戰馬力竭而亡,祝玉手持大刀,徒步與敵人搏鬥,一刀一個,斬殺著撲上來的敵人,刀被打飛了,他就抽出匕首,與敵人肉搏,他的身體已經疲憊不堪,但他的意誌依然堅強,他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為了大荔戎部族,戰鬥到最後一刻。
然而,敵人太多,怎麽也殺不完。終於,他被幾十個秦軍用長戟死死勾住,不能動彈。
秦軍將佐葛懷這時策馬上前,咬牙切齒的說:“祝玉,沒想到今天你會落在我的手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祝玉破口大罵:“你們這些強盜,兩條腿的衣冠禽獸,如果不是晉國背信棄義,將我等陷入重圍,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困獸猶鬥,還不束手就擒?”
“哈哈,手下敗將,安敢言勇?”
“死到臨頭,還牙尖嘴利,我看你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心不死,將他綁了,麵見陛下。”
剌龔公的大帳內,渾身是血的祝玉被綁在木柱之上,他的頭發淩亂地披散在臉上,眼神中透露出不屈的光芒。
剌龔公十分欣賞的說:“你就是大荔戎國的上將軍祝玉?”
“本將軍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正是祝玉。”
“你可知自己是如何輸掉的嗎?”
“勝敗乃兵家常事。”
剌龔公道:“非也,這一切都是天命、是定數,你怎麽能與命運抗爭呢?”
“哈哈,我才不相信什麽該死的天命、定數,我的命運掌握在我自己手上。”
“那你說說,你的命運如何?”“唯死而已。”
剌龔公動容道:“我們秦國曆來重視人才,雖然你殺了我秦國諸多將士,但隻要你願意歸降,朕概不追究,對你以禮相待,還會對你委以重任。”
“對不起,不感興趣。”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良士擇主而事,你們大荔戎乃彈丸之國,地貧土瘠,兵少將寡,今我秦國大兵壓境,大荔戎滅國隻在旦夕之間。反觀我大秦,國土廣袤,江山萬裏,君臣一心,甲兵百萬,國富民強,同仇敵愾,你拿區區五千士卒與我百萬大軍抗衡,豈不是蚍蜉撼樹、以卵擊石?”
“生我所欲,義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義,此乃大丈夫之所為也。況且,暴秦與我不共戴天,三百年前,你們滅了我的故國西戎;二百年前,你們驅趕我們來到此地;一百年前,你們侵占我們的土地,屠殺我們的百姓;現在你們又來入侵我們的國家,奴役我們的人民,你們這種貪得無厭、恬不知恥的做法,必將受到世人嘲笑;你們的所作所為,必會得到應有的報應。”祝玉的聲音雖然微弱,但卻充滿了堅定和憤怒,他的目光掃過大帳內的眾人,仿佛在向他們宣告著大荔戎的尊嚴和榮譽。
“小子,成王敗寇,古今亦然,任你伶牙利口,也無法逃脫滅亡的厄運。”
“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剌龔公勃然大怒:“也罷,朕禮賢下士、苦口婆心,沒想到你竟如此執迷不悟、冥頑不化,如果不能為我所用,不如將其處死。來人,將這個大膽狂徒行車裂之刑,以解朕心頭之恨。”
“哈哈,痛快,二十年後,老子又是一條好漢。”
喜歡羌海情緣請大家收藏:()羌海情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