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科技狂飆與全球野望

字數:4784   加入書籤

A+A-


    “老朱,錢有了,地也捋順了,接下來該幹啥,你心裏有譜沒?”
    西苑清丈總局那間快被各種圖紙和模型塞爆的偏廳裏,張晉翹著二郎腿,啃著個水靈靈的脆梨,含含糊糊地問正在對著一幅巨大《大明寰宇全圖》發呆的朱元璋。
    朱元璋沒回頭,手指頭在圖上來回劃拉,從應天劃到北平,又從沿海劃到西域,最後重重一點倭國那片已經插上小龍旗的區域,歎了口氣:“仗是打贏了,銀子也挖回來不少,可咱這心裏頭,咋還是空落落的?總覺得……勁兒沒使對地方。”
    “空落落?那是你目標定小了!”張晉把梨核精準拋進牆角痰盂,蹭到地圖前,手指“啪”一聲按在倭國九州島上,“打個倭國,搶座銀山,你就滿足了?老朱,眼光得放長遠!咱們腳下這球,大著呢!”
    他順手抄起一根炭筆,在圖上唰唰畫了個大圈,把整個亞歐大陸和周邊海洋都圈了進去:“瞧瞧!北邊,是廣袤無邊的草原和凍土,底下埋著黑金煤炭)和鐵山!西邊,過了西域,還有一片片肥得流油的土地,種啥長啥!再往西,還有一堆鼻子挺高、頭發卷卷的番邦!南邊,跨過大海,有長滿香料、稻米一年三熟的熱土!東邊,跨過汪洋,更有兩塊嶄新的大陸,金銀遍地,物產豐饒得你想象不到!”
    朱元璋被他畫得眼花繚亂,皺著眉頭:“你小子,又開始說夢話了?那些地方,聽著都玄乎。”
    “玄乎?”張晉嘿嘿一笑,從懷裏實為空間)摸出個打磨光滑的木質圓球,上麵用不同顏色粗略勾勒出大洲大洋的輪廓——一個簡易地球儀。“喏,看清楚了,咱們就住在這上麵。你大明,在這兒!”他指著亞洲東部一塊區域。
    朱元璋瞪著那圓球,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胡說八道!天圓地方,自古皆然!咱大明乃是中央之國!”
    “拉倒吧!還天圓地方呢!”張晉把地球儀轉得滴溜溜亂轉,“要真是平的,你水師一直往東開,早掉下去了!可實際上,你隻要船夠結實,一直往東,繞個圈還能回到大明!這叫地球!是個球!”
    朱元璋將信將疑,盯著那轉動的球體,世界觀受到了巨大衝擊。他想起水師將士確實說過,海平麵遠處,先看到的是船帆頂。難道……這小子說的竟有幾分道理?
    張晉趁熱打鐵:“老朱,你想啊,要是這天下真這麽大,你大明現在占的這點地方,算個啥?九牛一毛!窩裏鬥有啥意思?真正的功業,是走出去!把日月所照,皆變為大明之土!那才叫千古一帝!”
    這話像一把火,猛地燒進了朱元璋的心窩子!開疆拓土,揚威域外,哪個帝王不夢想?他呼吸都急促起來:“走出去?談何容易!北元未滅,海疆不靖,糧草、軍械、舟師……哪一樣不是吞金巨獸?”
    “所以啊!”張晉一拍大腿,“就得靠這個!”他指著偏廳角落裏一堆畫滿奇怪符號和結構的圖紙,“科技! 靠腦子,靠手藝,讓咱們的兵更強,船更快,炮更遠!讓種地收成翻倍,讓開礦效率倍增!這才是正道!”
    朱元璋目光灼灼地看向那堆圖紙:“你又有啥鬼點子了?”
    “鬼點子?這回是正經八百的強國利器!”張晉扯過幾張圖紙鋪在桌上,“瞧好了!第一步,動力革命!”
    他指著一張畫著鍋爐、氣缸、活塞的圖:“這玩意兒,叫蒸汽機!不用人力畜力,燒煤燒柴就能自己動!把它裝在船上,能造出不怕風浪、日夜兼程的鐵甲艦!裝在車上,能造出日行千裏的火車!用在礦上,抽水、提升,效率頂得上千百勞力!”
    朱元璋聽得目瞪口呆:“燒火就能自己動?這……這豈不是傳說中的木牛流馬?”
    “比那高級多了!”張晉又抽出另一張圖,“第二步,材料升級!現在煉鐵太糙,得搞高爐煉鋼,煉出更強更韌的鋼,才能造更結實的槍炮、更堅固的船舶龍骨、更耐用的鐵軌!”
    “還有這個,”他再鋪開一張,“化學應用!改進火藥配方,造出威力更大、更穩定的炸藥,開山辟路,攻堅拔寨,無往不利!還能弄出化肥,讓糧食畝產翻跟頭!”
    朱元璋看著這些聞所未聞的奇思妙想,心髒砰砰直跳。他雖不懂具體原理,但能感受到這些“奇技淫巧”背後蘊含的恐怖力量!“這些……真能造出來?”
    “有我在,有啥不能?”張晉自信滿滿,“不過,光靠咱倆嘀咕沒用。得成立個專門衙門,把全國最聰明的工匠、最肯鑽研的學子聚一塊兒,給錢給人給地方,讓他們可勁兒造!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大明格物院’!下設機械、化工、礦冶、農學諸科,專門研究這些強國富民的真學問!”
    朱元璋背著手在屋裏快速踱步,猛地停下:“好!就依你!王景弘!傳旨!即日起,設立大明格物院,秩比六部,由張晉總領院事!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工部、將作監,一應匠作大師傅,隨他挑選!各地若有能工巧匠、奇才異士,一律征召入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旨意一下,整個工部係統都炸了鍋!格物院?張神仙牽頭?還要抽調頂尖工匠?雖然不明覺厲,但誰都知道,這是天大的機遇和挑戰!
    很快,在西苑劃出的一大片區域,掛上了“大明格物院”的金字招牌。張晉毫不客氣,把工部幾個技術最好的老匠作、將作監擅長奇巧的工匠頭兒,全劃拉了過來。又讓朱元璋下旨,從國子監和民間搜羅了一批對算學、格物有興趣的年輕學子。
    格物院成立第一天,張晉沒講大道理,直接把人帶到院子裏空地上。那裏擺著幾個他讓工匠按圖紙粗加工出來的蒸汽機模型部件——一個銅製鍋爐,幾個氣缸活塞。
    “諸位,從今天起,你們就別琢磨怎麽把木器雕得更花哨,或者把宮殿蓋得更氣派了。”張晉拍著那冰冷的金屬部件,“咱們要琢磨的,是咋讓這鐵疙瘩自己動起來,能幫咱們幹活、打仗、跑遠路!”
    他簡單講解了蒸汽推動活塞、活塞帶動輪軸轉動的原理。工匠們聽得雲裏霧裏,但看著那精巧的結構,又覺得似乎有那麽點道理。學子們更是興奮不已,這可比死讀經義有趣多了!
    “別愣著了!動手!試著把這玩意兒組裝起來,點火燒水,看看它到底能不能動!”張晉一聲令下,格物院瞬間變成了一個大作坊。敲打聲、爭論聲、鍋爐注水聲、柴火劈啪聲,響成一片。
    幾天後,經過無數次失敗、調整,當第一台簡陋的蒸汽機模型在眾人緊張注視下,鍋爐壓力達到臨界點,“噗嗤”一聲,氣缸活塞真的被蒸汽推動,緩慢而堅定地運動起來,帶動一個小飛輪開始旋轉時,整個格物院爆發出震天的歡呼!
    “動了!真的動了!”
    “神仙術!真是神仙術啊!”
    朱元璋聞訊趕來,親眼看到那無馬無牛卻自行轉動的鐵器,激動得胡子直抖:“神器!此乃國之神器!”
    蒸汽機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格物院上下的士氣。張晉趁熱打鐵,將人員分組,同時推進多個項目:
    一組專門攻關高爐煉鋼,改進鼓風技術,嚐試添加不同礦石,力求煉出強度更高的鋼材。
    一組研究火藥配比和顆粒化技術,並開始摸索雷汞起爆藥,為後裝槍炮和開花彈引信做準備。
    一組根據張晉提供的草圖,設計更大噸位、更適合安裝蒸汽機的海船圖紙,並開始嚐試建造小型實驗船。
    還有一組,則開始研究基礎的農業化肥和良種選育。
    當然,過程絕非一帆風順。高爐炸膛、火藥實驗出事、模型船漏水……各種事故層出不窮。但張晉兜底,朱元璋全力支持,要錢給錢,要資源給資源,傷亡者厚恤,成功者重賞。整個格物院在失敗中快速積累經驗,技術進步可謂一日千裏。
    與此同時,對外征服的步伐也並未停止。有了新式火炮和燧發槍的明軍,在藍玉、傅友德等悍將的率領下,繼續對倭國本州島進行掃蕩。捷報頻傳:京都陷落,倭國天皇和足利義滿被俘,殘餘勢力退往東北山區負隅頑抗。
    這一日,朱元璋正與張晉在格物院視察一台新改進的蒸汽抽水機模型,毛驤送來緊急軍報。
    “陛下,駐倭將軍傅忠發來奏報:倭國本州已基本平定,負隅殘寇退守奧羽山區。繳獲金銀、銅礦、硫磺無數。另,於倭國京都古籍中發現數幅海圖,疑似指向其東偏南大洋深處,有數座大島,其上或有金礦。”
    張晉一聽就樂了:“老朱,瞧見沒?這就叫連鎖反應!打了倭國,順手就能把旁邊的金山指倭國本土金礦以及可能暗示的琉球、甚至澳洲)也給摟草打兔子了!”
    朱元璋看著軍報和海圖複製品,眼中野心之火熊熊燃燒:“傳旨!命傅忠,肅清倭國殘敵後,即刻籌備探索東海、南洋!尋找香料群島、金銀島嶼!若有番邦不服王化,可相機征討!”
    他轉向張晉,語氣熱切:“小張,你這格物院,還得再快些!咱的艦隊,等著你的鐵甲艦和更利的大炮呢!”
    張晉拍拍胸脯:“放心!等第一爐合格的高強度鋼煉出來,我就給你畫鐵甲艦的詳細圖紙!到時候,咱們的艦隊,不僅要縱橫四海,還要跑遍全球!”
    世界的格局,正在應天城西苑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格物院”裏,悄然改變。一場由科技驅動的、旨在征服全球的狂飆,已經開始加速。
    喜歡諸天任逍遙,我是紅塵仙請大家收藏:()諸天任逍遙,我是紅塵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