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驛站熱茶與南行箴言
字數:2445 加入書籤
離開二克淺鎮,楚凡心中帶著老漁人那份蒼涼的孤獨感,騎行在返回市區的路上。冬日的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與路旁無垠的雪原融為一體。就在他思緒紛飛之際,天空毫無征兆地飄起了細密的雪花,風也漸漸大了起來,能見度迅速降低。
他意識到必須盡快找到避雪的地方。在模糊的雪幕中,他望見前方不遠處,省道旁似乎有一點昏黃溫暖的燈光。奮力騎近,才發現那是一家極為簡陋的、由民居改造的路邊驛站,木頭招牌被風吹得歪斜,上麵用紅漆寫著歪歪扭扭的四個字:“古道熱茶”。
他幾乎是推著車子撞開了那扇掛著厚棉簾的木門。門內是一個小小的空間,燒著旺火的鐵爐子立刻將溫暖包裹了他,凍得僵硬的四肢瞬間複蘇,帶來一陣刺麻感。空氣中彌漫著劣質茶葉、煙草和柴火混合的複雜氣味。
店裏隻有一位圍著舊圍裙的老太太,正坐在爐邊打盹。被楚凡的動靜驚醒,她抬起渾濁卻溫和的眼睛,用濃重的方言說:“喲,這天兒還趕路呢?快,爐子邊兒暖和暖和。”
楚凡搓著手,在爐邊的小馬紮上坐下,要了一杯熱茶。老太太用一個搪瓷缸子給他沏了滿滿一杯深褐色的磚茶,茶葉粗梗在裏麵沉沉浮浮。
“從哪兒來啊,小夥兒?”老太太一邊撥弄著爐火,一邊閑聊。
“從嫩江過來,走路,看看訥河。”
“走路?”老太太有些驚訝,隨即了然地點點頭,“好啊,走路看得真綽清楚)。咱這訥河,別看地方偏,老時候可是個要道兒呢。我爺爺那輩兒就在這兒開過店,給過往的驛卒、趕大車的歇腳,一碗熱茶,幾個窩頭,就是交情。”
她的話將楚凡從二克淺的冰河瞬間拉回到了更久遠的驛路時光。這間不起眼的小店,仿佛就是曆史的一個微小注腳,延續著那份為旅人提供溫暖的古老善意。
這時,棉簾又被掀開,帶著一股寒氣,進來一位穿著舊軍大衣、風塵仆仆的卡車司機。他顯然是熟客,大聲招呼著:“老嬸子,來碗麵,多加辣子!”
司機看到楚凡,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等待麵條的間隙,他點了支煙,對楚凡說:“小夥子,旅遊的?這冰天雪地的,有啥看頭?”
楚凡笑了笑,沒多解釋,隻是說:“隨便走走,看看不一樣的風土。”
司機吐了口煙圈,看著窗外越下越大的雪,以一種過來人的口吻說:“風土?嘿,咱這東北,看著都差不多,大雪片子,黑土地。但細品,每個旮遝味兒都不一樣。嫩江的米,訥河的魚,五大連池的火山石……都有自個兒的脾氣。你這走路的法子好,慢,能品出味兒來。”
他的話樸實無華,卻與楚凡這些日子的感悟不謀而合。這簡單的交流,比任何旅行指南都更讓他感到親切。
熱騰騰的麵條端上來,司機呼呼地吃著。楚凡也喝完最後一口帶著苦澀餘味的磚茶,身體已徹底暖和過來。外麵的雪似乎小了一些。
他付了茶錢,向老太太道謝。老太太送他到門口,幫他掀開棉簾,囑咐道:“路滑,慢點兒走。前頭道兒還長著呢。”
“哎,謝謝您!”楚凡鄭重地道別,推著自行車,再次投入風雪之中。
這一次,風雪不再那麽難熬。身後驛站那點昏黃的燈光,卡車司機那番樸實的話語,老太太那句“慢點兒走”的叮囑,像一顆顆火種,在他心裏燃燒,驅散了老漁人帶來的最後一絲寒意與孤獨。
回到訥河市區的旅館,楚凡最後一次整理行裝。他翻開筆記本,在關於訥河的最後一頁,他沒有記錄任何宏大的景觀或深刻的文化符號,隻是簡單地畫下了一個冒著熱氣的搪瓷茶缸,和一輛在風雪中前行的卡車的輪廓。
他寫道:
“訥河給我的最後饋贈,不是秋水,不是土豆,也不是鼓聲,而是一杯路邊驛站的粗茶,和一位陌生司機樸素的箴言。
它們讓我明白,我的徒步之旅,從來不是孤獨的朝聖。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總有不期而遇的燈火,為你驅散風雪;總有素昧平生的路人,與你分享他們對生活的理解。
曆史在驛站老太太的記憶裏延續,風土在卡車司機的閑聊中變得鮮活。
帶著這份由無數微小善意與共鳴編織成的溫暖,我將無比堅定地走向下一段旅程。訥河,謝謝你,讓我成為你漫長歲月中,一個被溫暖過的、小小的注腳。”
第二天清晨,雪後初霽,天地一片澄澈。楚凡背起行囊,踏上了前往五大連池的公路。他的腳步穩健,心中充滿了一種被這片土地和人民深深撫慰過的平靜與力量。他知道,前路漫長,但每一步,都將踩在真實而溫暖的人間。
喜歡徒步記錄者請大家收藏:()徒步記錄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