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歸流河畔的決斷與南下的星夜

字數:1531   加入書籤

A+A-


    楚凡踏上了南下的列車。車輪啟動,在廣袤的草原地平線上逐漸遠去。他的關內之旅,因為烏蘭浩特這一站,而浸染了草原的蒼茫與風能的現代感。
    在烏蘭浩特的最後時刻,距離列車出發還有一點時間,楚凡再次獨自一人,漫步至 歸流河 畔。傍晚的寒意漸濃,河麵的冰層在夕陽餘暉下泛著清冷的光澤。對岸的城市燈火初上,與山巔 成吉思汗廟 的輪廓一同倒映在冰麵上,構成一幅靜謐而深沉的畫麵。
    他站在河邊,聽著風掠過枯枝和冰麵的細微聲響。這次計劃外的停留,雖然短暫,卻在他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瀾。從白城草原的蒼茫與轉型,到烏蘭浩特蒙元文化的深厚與鮮活,他感受到了一種與之前黑土地工農業文明、甚至與吉林江城文化都截然不同的 精神氣質——那是一種源於草原的 遼闊、自由、以及對力量與祖先的直白崇拜。
    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行囊,裏麵裝著伊春的年輪木片,記錄著森林的古老;也曾裝過大慶的石油樣本,承載著工業的重量。此刻,他強烈地感到,需要為這次草原穿插之旅,留下一個 象征性的印記,一個能與那木片產生對話的信物。
    他在河畔的草地上,仔細尋找。最終,他撿起了一小塊被風雪磨礪得十分光滑、帶著獨特紋路的 鵝卵石 。它不像火山石那般熾熱暴烈,也不像森林木片那般充滿生機,它 沉靜、冰冷、曆經水流與歲月的衝刷而圓潤,仿佛濃縮了草原風霜與河流曆史的微小星球。
    他將這塊小小的鵝卵石,鄭重地放入了行囊外側的口袋,與那枚年輪木片放在了一起。森林與草原,生命與時光,在此刻於他的行囊中達成了沉默的共鳴。
    他沒有再去品嚐美食,也沒有再融入市集的喧囂。他需要帶著這份剛剛獲得的、尚未完全消化的草原氣息,安靜地離開。
    踏上南下的列車,夜幕已然降臨。列車在黑暗中行駛,窗外是偶爾閃過的、不知名的內蒙古東部村鎮的燈火,很快又重歸一片廣袤的黑暗。天穹之上,星河璀璨,與草原的夜空一樣,毫無遮攔。
    他靠在窗邊,沒有開燈,任由星光灑落在臉上和筆記本上。他沒有再記錄什麽,隻是靜靜地回想著在烏蘭浩特的一切——廟宇的莊嚴、市集的奶香、廣場的暮色、以及歸流河畔的決斷。
    這次穿插,像一次精準的 精神充電,也像一次必要的 視角轉換。它讓他從東北三省的具體地理與文化中暫時抽離,躍升到一個更廣闊的民族與文化交融的層麵,來審視自己走過的和即將要走的路。
    他知道,當列車抵達下一站,他將踏入 遼寧 的地界,那是他東北徒步之旅的最後一個省份,是重工業的搖籃,也是沿海開放的前沿。那裏等待他的,將是更為複雜和沉重的曆史與現實。
    但在那之前,他擁有了一夜星光照耀下的、屬於草原的寧靜與遼闊,用來沉澱,也用來準備。
    喜歡徒步記錄者請大家收藏:()徒步記錄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