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通化行記 · 葡萄酒韻與高句麗遺痕
字數:2003 加入書籤
列車離開遼北的丘陵,向東南方向行駛,逐漸進入長白山係的餘脈。窗外的景色變得愈發秀美,山巒起伏,森林覆蓋率顯著提高,雖值冬季,素裝銀裹之下,依然能感受到與遼源、四平一帶截然不同的 靈秀與深邃。空氣也變得更加清冽甘醇。
通化,這座被譽為“北國山城”、“中國葡萄酒城”的城市,以一種 依山傍水、寧靜而富有底蘊 的姿態,出現在楚凡麵前。城市沿 渾江 而建,建築層次分明地坐落在山坡河穀之間,帶著一種山城特有的錯落感。
楚凡在靠近江邊的地方找了一家旅館住下,推開窗戶,便能看見冰封的渾江和對岸白雪覆蓋的山巒。安頓好後,他立刻被這座城市與葡萄酒的淵源所吸引,前往了 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 的展覽館或相關展示區。
一進入展區,一股濃鬱的酒香便撲鼻而來。他了解了通化葡萄酒的曆史,從最早的山葡萄采摘,到近代的建廠,再到如今的品牌發展。看著那些古老的釀酒設備、泛黃的商標和琳琅滿目的酒品,他仿佛品嚐到了這片長白山水土所孕育的 甜美與醇厚 。通化的葡萄酒,不同於西方的品類,帶著中國山野葡萄獨特的風味,是這座城市一張甜美的名片。
第二天,楚凡的探索轉向了更為悠久的曆史。他乘車前往位於通化市郊的 丸都山城 或 國內城 遺址)。這裏是古代 高句麗 王朝早期的都城之一。行走在積雪覆蓋的古城遺址上,看著那些殘存的城牆基址、了望台和宮殿遺跡,楚凡的心神仿佛被帶回了那個活躍於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的古老王國。
山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體現了高句麗人卓越的建築智慧和軍事才能。站在山城高處,俯瞰腳下的通化市區和蜿蜒的渾江,一種 曆史的滄桑感與地理的雄奇感 交織在一起。與四平的近代戰火不同,這裏沉澱的是更為久遠的、屬於邊疆民族政權的記憶。
傍晚,他回到市區,特意尋找通化的特色美食。他品嚐了以當地山珍和江河魚鮮為特色的菜肴,如 鬆茸燉雞 、 蝲蛄豆腐 一種用當地水生甲殼動物製作的鮮美食物)等。這些味道,帶著濃鬱的山野氣息和邊境風味,與葡萄酒的醇香形成了有趣的互補。
行走在通化的街頭,他能感受到一種 安逸與舒緩 的生活節奏。這裏沒有大工業城市的喧囂,也沒有資源枯竭城市的焦慮,更多的是依托於良好生態、特色產業葡萄酒、醫藥、旅遊)和邊境貿易的 從容與寧靜。
回到旅館,他站在窗前,看著渾江兩岸的燈火倒映在冰麵上,對岸山巒的輪廓在夜色中顯得神秘而悠遠。
他翻開筆記本,畫下了一個葡萄酒杯的輪廓,畫下了丸都山城殘垣的剪影,畫下了渾江蜿蜒穿過山城的景象。
他寫道:
“通化,你以葡萄酒的醇香與高句麗的遺痕,為我展現了遼寧注:通化實際屬吉林,此處按敘述順序暫歸為遼寧之旅的穿插)東南部山城的獨特魅力。
一杯美酒,釀自長白山的果與泉,甜美中帶著山野的魂魄;一座古城,矗立在險峻的山巔,沉默中訴說著王朝的興衰。
你的氣息,是芬芳的酒香,是清新的山風,是悠久曆史的塵埃,也是平靜江水的流淌。
這裏的生活,仿佛也帶著葡萄酒的後勁,初品甘洌,回味悠長,在山水之間自有一份從容的醉意。
通化,你這座北國山城,為我略顯沉重的遼寧之行,注入了一股甘甜、古老而靈秀的活水。明天,我將去往邊境,感受鴨綠江的風。”
合上筆記本,窗外通化的夜晚靜謐而安詳。楚凡知道,他的旅程即將觸及中朝的邊界線,那裏將有另一番截然不同的風情與故事。
喜歡徒步記錄者請大家收藏:()徒步記錄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