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鞍山印象 · 鋼鐵的骨骼與玉佛的慈悲

字數:2043   加入書籤

A+A-


    列車在遼中南的平原上行駛,窗外的景色逐漸被一種 雄渾的工業氣息 所籠罩。巨大的廠房、高聳的煙囪、密集的管道和鐵路專用線開始成為視野的主角。空氣中似乎也彌漫著一種淡淡的、屬於鋼鐵和煤炭的金屬與塵埃混合的味道。當“鞍山”的站名出現在眼前時,楚凡知道,他已踏入了共和國工業長子的心髒地帶之一。
    鞍山,這座被譽為“中國鋼都”、“共和國鋼鐵工業的搖籃”的城市,以一種 力量感十足、格局宏大而又帶著曆史滄桑 的姿態,迎接著他的到來。
    楚凡在 鐵東區 找了一家賓館住下,這裏相對繁華,與 鐵西區 那望不到邊的工業廠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頓好後,他立刻動身前往這座城市的精神象征—— 鞍鋼集團 的展覽館或允許參觀的廠區外圍。
    當他真正站在那些綿延不絕、如同鋼鐵巨獸般的廠房前,看到運送原料的火車轟鳴而過,感受到腳下地麵隱約傳來的震動時,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湧上心頭。高爐聳立,如同鋼鐵的森林;煉鋼車間裏隱約透出的紅光,仿佛大地深處奔湧的岩漿。這與大慶的“磕頭機”不同,這是一種 更為集中、更為熾熱、也更為沉重的工業力量。
    在 鞍鋼博物館 裏,他了解了“鞍鋼憲法”的曆史,看到了新中國第一爐鋼水的圖片,認識了孟泰、王崇倫等老一輩勞模的事跡。“為工業中國而鬥爭” 的口號,在這裏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幾代鞍鋼人用汗水、青春甚至生命踐行的誓言。楚凡撫摸著那些粗糙的舊機床和工具,仿佛能聽到那個火紅年代裏,機器轟鳴、人聲鼎沸的建設熱潮。
    然而,鞍山並非隻有鋼鐵的堅硬。第二天,楚凡的探索轉向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柔軟所在—— 玉佛苑。當他走進那座宏偉的殿堂,看到那尊用重達260.76噸的“玉石王”雕刻而成的 世界最大玉佛 時,再次被深深震撼。
    佛像麵容莊嚴慈悲,玉質通透溫潤,與鞍鋼的鋼鐵洪流形成了極致而又和諧的反差。在鋼鐵的轟鳴之外,這座城市還為人們的心靈保留了一片 寧靜與虔誠的棲息地。鋼鐵是國家的骨骼,而這份對美與信仰的追求,或許是這座城市內在的溫柔。
    傍晚,他品嚐了鞍山的特色美食 牛莊餡餅。餅皮薄如紙,餡料豐富多為豬肉、牛肉或海鮮),在鏊子上烙得外酥裏嫩,吃起來滿口留香。這紮實而美味的小吃,像是鞍山工人餐桌上最真實的慰藉。
    行走在鞍山的街頭,他能看到穿著工裝、臉上帶著疲憊與滿足神情的工人,也能看到在公園裏悠閑散步、在廣場上跳舞的市民。鋼鐵的宏大敘事,最終落點依然是每一個具體而微的平凡生活。
    回到賓館,楚凡的內心充滿了複雜的感觸。鞍山的形象,是 剛與柔、力與美、國家使命與個人生活 的奇妙結合體。
    他翻開筆記本,畫下了高爐的剪影,畫下了玉佛的輪廓,畫下了一個金黃的牛莊餡餅。
    他寫道:
    “鞍山,你這座鋼都,以熾熱的鐵流與溫潤的玉佛,向我展現了工業城市的雙重靈魂。
    鞍鋼的車間裏,奔湧著共和國起步時最滾燙的血液;玉佛苑的殿堂內,安放著普通人麵對生活時最虔誠的祈願。
    一口牛莊餡餅的實在滋味,是支撐這鋼鐵巨塔的、無數平凡生命的能量來源。
    你讓我看到,最堅硬的力量之下,往往蘊含著最深沉的對美好與安寧的渴望。
    鞍山,你這堂關於鋼鐵與慈悲的課,沉重而深刻。明天,我將去往千山,感受你自然風骨的另一麵。”
    合上筆記本,窗外鞍山的夜晚,遠處廠區的燈火與近處城市的霓虹交織在一起。楚凡知道,這座鋼鐵之城的故事遠未講完,它的自然與曆史,還有更多等待他去發現。
    喜歡徒步記錄者請大家收藏:()徒步記錄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