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輪流用水初試行

字數:2922   加入書籤

A+A-


    晨光剛爬上北坡的田埂,艾琳已經站在渠口。她手裏握著一根削直的槐木棍,頂端劈開一道細縫,嵌進一塊扁平的石片。她將木棍插進石閘旁的硬土裏,正對東方山脊的缺口。日影一寸寸移過來,落在石片邊緣。
    第一輪是趙姓青年。他提著鐵鍬守在引水口,腳邊放著一隻陶碗,碗底畫了刻度線。艾琳翻開木冊,念出時間:“卯時三刻起,辰時三刻止。”趙姓青年點頭,掀開草席蓋住的暗槽,水流嘩地一聲拐進他的田溝。
    李氏蹲在下遊段查看水勢,手指探進泥縫試濕度。她身後跟著兩個孩子,拎著空桶等接尾流水。遠處打穀場傳來兩聲短促的銅鑼響——老村長之孫按時敲鍾,聲音清脆劃過晨霧。
    第二輪輪到南窪一戶人家,監督人換作李氏記時,趙姓青年查流。兩人並排坐在石碾上,對著木冊核對。李氏用炭筆在紙上劃下“巳時初,水達二級標線”,趙姓青年點頭確認。記錄寫完,兩人各自按下手印。
    王家子沒來。
    第三輪原定由他開啟,可日影過了中線,他人影不見。他的幫手湊近閘門,手搭上木楔,被艾琳攔住。“人不到,水不開。”她說。
    “你卡我們吃飯?”幫手嗓門揚起。
    “我卡的是規矩。”艾琳把木冊攤開,“昨夜排的表貼在打穀場東牆,你們可以去看。若他不來,這一輪作廢,順延至明日補錄。”
    消息傳開,有人低聲議論。幾個北坡漢子聚在田頭抽煙,說這法子太死,不如從前誰手腳快誰得水。但也有人應聲:“至少知道哪天輪到我,不用半夜蹲著搶。”
    午後,第三輪灌溉出了岔子。
    輪值農戶因牛車陷在泥道耽誤了收水,引水口未及時封堵,水流多淌了半柱香時間。下遊兩戶人家眼睜睜看著本該屬於自己的時辰被占去,氣衝衝跑到渠口理論。
    “說了兩個時辰,怎麽還能超?”其中一人甩著手裏的量水尺,“我家豆苗根都幹裂了!”
    艾琳聞訊趕來。那延誤的農戶站在一旁,褲腿還沾著泥漿,臉上滿是愧意。她沒責罵,隻問:“為何遲誤?”
    “運肥車陷在坡道,三個人才拖出來。”男人低頭,“我趕回來時……已經晚了。”
    艾琳合上木冊,當眾宣布:“依規,超時一次,扣減下一輪一個時辰用水權。”她轉向被耽誤的兩家,“明日清晨五更,由我安排補足缺額水量,並派違規戶出工協助挖溝引流,作為補償。”
    圍觀的人靜了幾息。
    有人嘀咕:“補也補不回旱傷的苗。”
    艾琳聽到了,卻沒反駁。她隻說:“規則不是為了讓人舒坦,是為了不讓任何人吃虧到底。錯要糾,損要償。你們若不信,現在就可以提請三戶以上村民複核。”
    沒人再說話。那被耽誤的農戶互相看了看,其中一個點了點頭。
    風波漸平。第四輪開始,監督更加謹慎。趙姓青年親自守在閘口,每過一刻便在陶碗刻度旁插一根小竹簽。李氏則每隔半個時辰巡查一次下遊水位,回來報數。
    第五輪輪到王家子。
    這次他來了,背著一把舊鋤頭,腳步沉,臉色陰。他走到閘前,沒看艾琳,也沒看監督人,隻盯著水流。
    “你的時段是申時初到申時末。”趙姓青年照冊宣讀,“記錄公開,若有異議可提請複核。”
    王家子冷笑一聲,沒說話,彎腰拔出木楔。水流入溝,緩緩爬向他的麥地。李氏在一旁掐著時間,炭筆在紙上寫下“申時初一刻,水流達標”。
    他全程未發一言,灌溉完畢後默默填回土塊,收起工具離開。動作利落,但沒有多餘舉動。
    最後一輪歸南窪李氏。她早早候在溝口,懷裏抱著那隻舊陶罐。日影西斜,水終於流進她的田塊。泥土吸水發出細微的嘶聲,裂縫一點點合攏。
    艾琳立在渠畔,手中木冊翻開至當日記錄頁。她蘸了點濕土,在“執行情況”欄寫下:“首試行畢,八戶合規,一戶補懲,無鬥毆。”
    風從田間吹過,掀起她袖口的布角。她合上冊子,拍去表麵浮灰,轉身朝打穀場走。
    東側空地上,昨日張貼的輪值表已被風吹得卷邊。她從懷中取出新紙,鋪在石碾上,拿起炭筆重新謄寫明日順序。
    趙姓青年走來,站在旁邊看了一會兒,輕聲問:“明天我還記時嗎?”
    “你記得準。”艾琳說,“繼續。”
    李氏也來了,把陶罐放在石碾一角,沒說話,隻是伸手撫平紙上的一道折痕。
    遠處田埂上,王家子背對著他們,正蹲在自家地頭查看墒情。他伸手抓了一把土,搓了搓,又鬆開。風吹起他的衣角,像一麵不肯展開的旗。
    艾琳寫完最後一個名字,放下炭筆。她沒有抬頭看天,也沒有回顧人群,隻是將新表壓上四塊小石頭,防止被風卷走。
    她的手指在紙角停了一瞬,然後收回,抱緊了木冊。
    打穀場邊緣的土路上,幾道新鮮腳印通向村外。她順著腳印望了一眼,又收回目光。
    風再次吹起石碾上的紙邊,一塊石頭壓得不穩,滑落下來,滾到她的鞋尖前。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