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山村籌備物資忙

字數:4825   加入書籤

A+A-


    文書員走後,艾琳從牆上取下布防圖的一角,把鐵牌按在那處拐點上。她盯著看了幾秒,轉身走出議事廳。
    村中廣場已經聚了不少人。火塘邊的木樁上坐著幾個老人,年輕人站在外圍,婦女抱著孩子靠在糧倉門口。他們都在等她說話。
    艾琳站上石台,手裏拿著那張寫著要求的紙。她沒展開,隻是舉起來讓大家看見。
    “起義軍要雙倍糧秣,三十個青壯。”她說,“這是他們的命令。”
    人群安靜下來。有人低頭,有人皺眉,一個老農拄著拐杖站起來,聲音發抖:“我們剛打完仗,東門才封上,傷員還在床上躺著。拿什麽給?拿命給嗎?”
    旁邊一個女人接話:“我男人戰死了,兒子才十五。你們要把他也送上去?”
    艾琳沒打斷。她說完才開口:“李三死在獵道裏,喉嚨被割開。他是去送補給清單的。我們的人走在外麵,沒人接應。”
    她頓了頓:“我不是來念命令的。我是來告訴你們,這一回,我們不聽命令,我們談條件。”
    眾人抬頭。
    “我已經回了話。糧可以出,人也可以出,但有三條規矩。”她一條條說清楚:十五人必須編在同一隊,調度提前告知,任務結束必須安全送回來。
    “他們沒答應。”艾琳說,“但我把話說出去了。我們不是消耗品。每一份糧食,每一袋藥,都是我們自己省下來的。送去前線,不是施舍,是交換——用物資換信任。”
    台下沉默了一會兒。有個青年問:“那要是他們不認呢?”
    “那就沒有下次。”艾琳說,“我不讓村子再出第二個李三。”
    她從懷裏拿出《物資清查令》,交給文書員:“現在開始,清點所有存糧、藥品、武器。凡捐獻者,記入村誌,戰後優先分地。”
    文書員接過單子,高聲念了一遍。
    艾琳跳下石台,走向糧倉。門一推開,裏麵堆著麻袋和木箱。她走到角落,掀開一口舊櫃,取出一本冊子,翻到空白頁。
    “從今天起,每戶捐了多少,寫在這裏。名字、數量、日期,一筆不落。”她把筆遞給守在門口的老會計,“你負責登記,每日傍晚公示。”
    老會計點頭,坐到桌前。
    第一個進來的是西頭的王婆。她拎著半袋黑麥,放在桌上。“家裏剩這點,多了拿不出。”她說。
    艾琳記下名字和數量,抬頭看她:“你孫子還在發燒?”
    “燒退了,就是沒力氣。”王婆歎氣,“可這麥子放著也是黴,不如拿出來。”
    又一個男人背來一捆箭矢。箭杆歪斜,有些已經斷了。他放下就說:“鐵匠鋪剩下的,能用的不多。”
    艾琳拿起一支,拉了拉尾羽。“還能修。”她說,“送去鐵匠鋪,重新配尾。”
    她親自跟著把箭搬到後院。路上碰到兩個少年抬著木箱,裏麵是破舊的皮甲和鏽刀。他們說是從自家閣樓找出來的。
    “放藥房門口。”艾琳說,“有用的部分拆下來,沒用的燒掉。”
    她一路走到藥房。門開著,幾個婦女正在翻箱子。地上擺著幹草藥包,有的已經發潮。
    “止血草隻剩兩束。”一個婦人說,“燒酒也不夠,原來存的都用在傷員身上了。”
    艾琳蹲下檢查藥材。她打開一個陶罐,聞了聞。“這個還能用。其他受潮的,分開晾曬,不能混。”
    她站起身:“明天派三組人進山采藥。每組兩人,帶短刀和布袋,隻走南坡熟路。中午前必須回來。”
    說完她去了鐵匠鋪。爐子冷著,鐵砧上堆著廢料。她讓學徒把能用的鐵件挑出來,分類堆放。
    回到廣場時,太陽已經偏西。登記台前排起了隊。有送布匹的,有送鹽巴的,還有人拿來一整張鞣好的鹿皮。
    艾琳一個個記下名字。她的手有點酸,但沒停。
    天黑前,糧倉門口點了篝火。婦女們圍坐一圈,撕舊衣做繃帶。她們不用吩咐,自動分成幾組,有人剪,有人卷,有人捆。
    艾琳走過來看了一會兒。她拿起一條,檢查是否結實。然後她坐下,跟著一起卷。
    沒人說話。隻有布條摩擦的聲音和火苗劈啪響。
    半夜,她去了醫護棚。李嬸還在縫合傷口。艾琳讓她去休息,自己留下照看。
    一個重傷員醒來,嘴裏喊水。艾琳喂了他一口,輕聲說:“藥快到了,新采的草藥明天就能熬。”
    她守到更夫敲過三更才離開。
    第二天一早,她先去核對名單。登記冊上已經有六十七戶簽名。糧倉收了三百二十斤穀物,藥房收到八捆幹草藥、三壇燒酒,武器庫歸集了四十三支可用箭、七把完好嗎刀。
    她讓文書員把數據抄成三份,一份留底,一份貼在廣場公告板,一份準備送往起義軍營地。
    上午,三組采藥隊回來了。南坡的濕氣重,草藥長得好。他們帶回了止血草、野薑根和黃藤皮。艾琳親自驗收,按品質分等存放。
    中午,釀酒戶老趙來找她。他搓著手說:“家裏還藏了兩壇烈酒,一直沒敢動。現在……要不要交出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艾琳看著他:“你兒子在傷員名單裏。”
    “我知道。”老趙低頭,“可這酒是祖上傳的方子,一滴都不肯賣。”
    “我不會白拿。”艾琳說,“你交出來,記在賬上。戰後雙倍還你,外加十斤曲種。”
    老趙想了想,點頭:“我下午送來。”
    下午,她去了鐵匠鋪。學徒正在拆解舊盔甲。生鏽的部件扔進廢堆,還能用的鐵片堆在一旁。
    “這些能打成護臂。”鐵匠指著一堆鐵片說,“但釘子不夠,鉚不住。”
    艾琳說:“把村裏所有舊鐵器收上來。門環、鍋鏟、斷犁頭,凡是鐵的,都送到這兒。”
    她親自寫了告示,讓人貼到各路口。
    傍晚,少年們搬來十幾口木箱。裏麵是各家上交的鐵器。艾琳一件件過目,挑出可用的交給鐵匠。
    她最後去了藥房。新做的繃帶已經裝箱。每條都卷得緊實,用麻繩捆好。她數了數,一共二十七箱。
    “再多做些。”她說,“夜裏也點燈幹,我安排輪班。”
    她走出藥房時,月亮升起來了。廣場上的篝火還在燒。婦女們換了新一批,繼續縫製。
    文書員走過來,手裏拿著最新清單。“糧秣完成六成,藥材完成八成,武器修複進度過半。”他說,“按這個速度,七天內能湊齊你說的數量。”
    艾琳接過清單,看了一遍。“明早再核一遍。”她說。
    她抱著清單走向議事廳側屋。屋裏點著油燈,桌上攤著地圖。她把清單放在一邊,脫下外衣,露出左臂的傷口。布條上有新的血跡。
    她解開布條,倒了些燒酒在傷口上。疼得吸了口氣,但沒出聲。
    處理完傷口,她重新包紮。然後走到地圖前,手指再次劃過通往起義軍營地的路線。
    指尖停在那個拐點。
    門外傳來腳步聲。文書員在門口說:“東側空屋的使者問,能不能喝點水。”
    艾琳回頭:“給他一碗,別加鹽。”
    文書員點頭要走。
    艾琳忽然說:“等等。”
    她從桌上拿起一張新紙,寫下一行字:“物資籌備已啟動,進度可控,民心未散。”
    她把紙折好,遞給文書員:“明天一早,派人送去山岩村。走舊獸道,繞開主路。”
    文書員接過紙條,退出去。
    艾琳吹滅油燈,屋裏隻剩月光。
    她站在窗前,看見廣場上仍有火光。婦女們低頭幹活,少年們搬運木箱。登記台上的冊子翻開在最新一頁,墨跡未幹。
    她轉身走向床鋪,剛坐下,聽見外麵有人喊。
    “藥房漏雨!剛收的草藥要濕了!”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