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市場籌備遇阻撓
字數:3036 加入書籤
艾琳把登記冊從賬房桌上拿起來,翻到那頁寫著“材料供應需提前兩周準備”的地方。她走出門時,天剛亮,露水還掛在草尖上。空地已經有人在等了,張氏抱著一卷布站在展台邊,老陶匠蹲在地上比劃著什麽。
她走到人群中間,打開冊子念出第一項:布料十匹、陶器三十件、糧食五袋,三天內備齊。眾人點頭記下。她又帶人用木樁和繩索在村口空地劃出三區六線——左邊是交易區,中間是展示區,右邊是倉儲周轉區。每根木樁釘進土裏半尺深,繩子拉直綁緊。
一個年輕男人搬來幾塊舊木板想搭攤位架,結果擺歪了。艾琳走過去扶正,說按標記來,不能隨意改動。有人問夜裏要不要守,她說先安排兩人輪值,白天集中幹活。大家開始搬運材料,布匹疊放在左區,陶器小心碼進右區,糧袋堆在角落遮上油布。
太陽升到頭頂時,三區框架基本成形。張氏拿著炭筆在木牌上寫分類標簽,老陶匠指揮兩個後生固定支架。有人踩著梯子掛橫幅,上麵寫著“五日後開市”。笑聲和說話聲不斷響起,比前些日子熱鬧得多。
中午剛過,馬蹄聲由遠及近。三名男子騎馬進村,皮甲沾著塵土,腰間佩短劍。為首那人翻身下馬,手裏攥著一卷羊皮紙。他徑直走向公告牌,一把扯下上麵的籌備告示,在所有人注視下撕成兩半,扔在地上。
“誰是主事的?”他聲音不高,但周圍立刻安靜下來。
艾琳從展台後走出來。“我是。”
“奉南嶺領主之命,”那人展開羊皮紙,“凡未經許可的集會與市場活動,一律禁止。你們這是聚眾滋事,若再動工,鎖人封屋。”
張氏小聲問:“我們賣點東西換鹽米也算滋事?”
那人冷笑一聲,抬腳踢翻剛搭好的攤位架。木板散落一地,一隻陶罐滾出來摔裂了口。
“再敢立牌子、釘木樁,見一次拆一次。”他說完轉身,對兩名手下說:“記下名字。”
村民往後退了幾步。有人低頭撿起掉落的布匹,動作遲緩。一個漢子握緊拳頭想上前,被旁邊人拉住。艾琳站在原地沒動,看著那三人騎上馬,慢悠悠繞場一圈才離開。
空地上沒人說話。風吹動剩下的繩子晃了晃。張氏蹲下去撿碎片,手有點抖。老陶匠盯著裂開的罐子看了很久,最後歎了口氣,抱起剩下完好的陶器往窯房走。
太陽偏西,人陸續散去。艾琳回到賬房,關上門。她拿出一張新紙,鋪在桌上,用炭筆畫出村北地圖。磨坊後麵有片林地,四周樹木茂密,從路上看不見裏麵。她標出入口、路徑、堆放點,又寫下第一批要運的物資清單:木料二十根、繩索五捆、布匹五匹、陶器十件。
夜深後,她召集張氏、老陶匠和幾個骨幹進屋。燈芯調得很低,火光隻照到桌麵。
“他們能撕牌子,能踢架子,”艾琳說,“但他們沒法讓布不染色,也沒法讓陶器變回粗罐子。”
張氏低聲問:“還能做嗎?”
“要做,但不能在明處。”她說,“從今晚開始,所有籌備停在表麵。白天不再動工,木樁不動,繩子不收,讓人看著像放棄了。”
老陶匠問:“那東西怎麽辦?”
“分批運。”她說,“子時後出發,兩人為一組,走後山小路,把材料送到北林空地。磨坊西側有塊平地,足夠搭隱蔽攤位。我去看過,樹冠遮得嚴實。”
一個年輕後生問:“要是被人發現呢?”
“不留痕跡。”她說,“走一趟清一趟腳印,工具包布防響。運完材料就回,不在外麵多待。”
張氏猶豫:“萬一查到家裏藏東西……”
“不藏。”艾琳打斷,“所有物資今晚起統一存進舊糧倉最裏間,門口加雙鎖。鑰匙我保管,出庫登記姓名、時間、數量。”
她把畫好的路線圖遞給老陶匠。“你帶人先去探路,明天夜裏開始第一趟運輸。順序是木料、繩索、布匹、陶器。糧食暫緩,等結構搭好再說。”
屋裏沒人再問。每個人臉上都繃著,但眼神變了。不是害怕,也不是憤怒,而是一種壓低身子往前走的勁頭。
艾琳翻開新的冊子,寫下第一條指令:“子時後,兩人為組,運木料至北林空地,不留痕跡。”她合上冊子,放在燈旁。
窗外漆黑一片。遠處傳來狗叫,很快又停了。她起身吹滅燈,坐在桌前沒動。賬房門虛掩著,風鑽進來掃過地麵。
第二天清晨,村民照常出工。有人路過村口,看到攤位架子倒在地上,木樁歪斜,繩子鬆垮。有人說:“算了,本來就不該想這些。”也有人蹲在展台前摸了摸剩下的染布,悄悄塞進懷裏。
張氏帶著兩個婦女去溪邊洗麻,走的是後山小路。她們籃子裏蓋著濕布,底下壓著三卷橙黃布料。到了林子深處,放下籃子,把布交給等在那裏的後生。兩人用油布包好,綁上肩扛。
老陶匠領著兒子進窯房清灰,出來時推一輛破車,上麵蓋著稻草。車輪壓過泥地,痕跡被隨後灑的水衝淡。
艾琳站在曬場邊緣看了一會兒,轉身回賬房。她拿起登記冊,翻到最後一頁,原本寫著“市場籌備可啟動”的那行字還在。她沒有劃掉它,而是另取一張紙,壓在冊子下麵,寫下新的計劃表。
第一項:夜間運輸輪值名單。
第二項:秘密據點搭建分工。
第三項:應急聯絡暗號。
她寫完停下筆,抬頭看向窗外。樹林靜立,像一道牆擋在外麵。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