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品質提升信心增
字數:4043 加入書籤
艾琳走到溪邊,鍋還在燒著。兩個婦女守在旁邊,按昨天記下的時間攪動布片。水已經變色,泛出淡淡的黃褐色。她伸手撈起一塊布角,搓了搓,顏色沒掉。
“再煮一鍋。”她說,“用整塊布試。”
兩人點頭,把新布條放進去。艾琳轉身往村裏走,太陽剛升到樹梢,空地上的攤位已經清出來。三張長桌並排擺好,左邊放舊布和粗陶罐,中間是前幾天的試製品,右邊空著——等今天的成品。
她剛站定,張氏提著籃子過來,裏麵疊著五塊染好的布,橙黃、深褐、淺灰,每塊都比原來的亮。老陶匠跟在後麵,懷裏抱著兩隻細頸瓶,泥坯幹透了,表麵光滑,嘴部修得勻稱。
“燒成了?”艾琳問。
“昨晚盯了一夜火。”老陶匠把瓶子放下,“溫度穩住,沒裂。”
艾琳把布鋪在右桌,又讓老陶匠把陶器擺上。陽光照下來,顏色立刻顯出來。有人路過,停下腳步看。
消息傳得快。不到半個時辰,織布的、做陶的都來了。二十多人圍在桌前,盯著三排東西看。左邊灰撲撲,中間勉強有改觀,右邊卻不一樣了。
“這真是咱們做的?”一個年輕女人伸手摸那塊橙黃布。
“你家昨天交的布就在這兒。”艾琳指著左桌,“一樣的料,差在顏色和手法。”
人群安靜。有人低頭看自己的手,像是頭一回意識到它能做什麽。
張氏突然說:“我今天帶了新布來染,能加點紅嗎?”
“後山采的血藤草熬汁就行。”艾琳答,“明早開鍋,誰想學都行。”
“那陶呢?”另一個漢子問,“我也想做個不一樣的。”
老陶匠蹲下身,手指劃過細頸瓶的底刻,“他記了泥料比例。誰要做,照這個調就行。”
有人嘀咕:“花裏胡哨的,真有人買?”
艾琳沒理這話。她叫人打來一盆冷水,把一塊染布丟進去,來回搓洗三次,撈出來抖開——顏色還在。
“不是圖好看。”她說,“是讓人一眼認出這是咱們的東西。”
又有人抬高聲音:“摔得壞不壞?”
艾琳讓人取來一隻燒成的長嘴壺,注滿水,舉到齊腰高,鬆手。壺落在軟土上,瓶口磕破一點,但沒碎,水隻漏了一小半。
“經用。”她說,“也好看。”
老陶匠彎腰撿起碎片,翻看斷口,點點頭。“火候到了。”他說,“這回是真的。”
人群開始動起來。有人湊近看陶器線條,有人翻登記本上的記錄,還有人直接掏出紙筆,當場畫樣子。
艾琳翻開新的冊子,第一頁寫著“五日評比”。她當眾念:“每五天選一次最好的染布、最好的陶形、最穩的燒法。名字寫在公告板上,材料優先供應,家裏孩子讀書,村裏出一份糧。”
底下有人問:“要是沒人報名呢?”
“下周每人交一件自己設計的新樣。”她說,“畫歪了也算。敢想,就是開始。”
一個少年舉起手:“我能做個帶蓋的碗嗎?我家總丟勺子。”
旁邊人笑出聲。緊繃的氣氛鬆了。
散了人也沒走遠。三五成群聚在展台前,指著某塊布的顏色問怎麽染的,圍著某個陶坯問窯溫多少度。張氏被幾個婦女圍住,正講洋蔥皮煮多久加鐵鏽水。老陶匠蹲在地上,拿炭筆在紙上畫新壺型,旁邊兩個漢子搶著要試試。
艾琳看著,轉身去賬房小屋。桌上堆著幾摞紙,都是這幾天的記錄。她翻到最新一頁,填上今日成果:染布六種顏色穩定,陶器三種新形燒成,無裂損。
門外傳來腳步聲,彼得走進來,手裏拿著剛抄好的名單。
“二十一人報名參加評比。”他說,“織布組八人,陶組七人,剩下六個想試混紡和釉料。”
艾琳在名冊上勾了勾。
“明天開始,每天上午開一刻鍾會。”她說,“報進度,提問題,當場解決。”
“要是有人不做呢?”
“不做就不做。”她說,“但做了的,必須記下來。誰進步快,誰落後,都要清楚。”
彼得點頭出去。她繼續整理數據,一條條核對。火候時間、染料配比、泥料比例,全都寫得明白。這不是靠運氣,是一步步試出來的。
太陽移到頭頂,外麵聲音更響。有人在爭論哪種紅色更牢,有人比誰畫的設計更實用。一個小女孩跑進來,舉著一張皺巴巴的紙。
“姐姐!我畫了個杯子,耳朵是蝴蝶!”
艾琳接過紙,上麵歪歪扭扭畫了個帶耳杯,兩邊耳片像翅膀。
“很好。”她說,“拿去給老陶匠看,讓他試著做。”
女孩蹦跳著跑了。她站起來,走出門。
空地上已經變了樣。原來的樣品台擴成了三塊區域,左邊是舊品對比區,中間是試驗記錄欄,右邊貼滿了村民畫的新設計。有人正用炭筆往板上描圖,有人蹲著討論怎麽改泥料才能撐住細頸。
張氏帶著兩個婦女在溪邊架第三口鍋,準備染一批紅布。老陶匠領著三人進窯房,重新調泥。一個男人舉著木尺量曬場,說要搭個遮陽棚專門晾染布。
艾琳走過去,拿起一張未完成的設計圖。線條粗糙,但能看出是個帶流嘴的壺,底部加了圈凸紋。
“誰畫的?”
“我。”一個中年女人接過話,“我想試試能不能防滑。”
“明天就能做。”她說,“材料從改進組領。”
女人咧嘴笑了,把圖小心折好塞進懷裏。
她繼續往前走,看到公告板已經釘好。第一行寫著:“首次評比,五日後。”下麵留出空白,等填名字。
遠處,彼得正在教幾個年輕人記數據。一人念,一人寫,第三人核對。本子上畫著表格,分“項目”“方法”“結果”三欄。
她停下腳,看向整個空地。
人多了,聲音雜了,但每一聲都在說同一件事——怎麽把東西做得更好。
沒有人再問“值得不值得”。
他們已經在做了。
艾琳回到賬房,打開登記冊最後一頁。她寫下一行字:“品質達標,市場籌備可啟動。”
筆尖頓了頓,又添一句:“材料供應需提前兩周準備。”
她合上冊子,放在桌上最顯眼的位置。
窗外,夕陽照在一塊染布上,橙黃色映在泥地上,像一塊燒熱的鐵皮。
一個婦女端著盆走過,水滴落在布角,洇開一小片深色。
她沒擦,隻是把布展平,任陽光曬著。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