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農業技術的創新
字數:3322 加入書籤
艾琳放下筆,墨跡在紙上緩緩停下。她抬頭看向窗外的農田,陽光照在剛翻過的土地上,遠處有人影在走動。她站起身,走到門邊,對守在廊下的文書官說:“去通知農務官,把老農代表和學者都叫來,明天午時在西廂議事廳開會。”
文書官點頭離開。艾琳回到案前,翻開農事卷宗。上麵記錄著去年收成的數據,三塊地的產量比前年少了近兩成。幹旱來得早,河水退得快,許多田地隻種了一季就荒了。她合上冊子,心裏清楚,沒有糧食,一切規矩都是空話。
第二天午時,西廂議事廳坐滿了人。農務官坐在左側,身邊是幾位頭發花白的老農。右邊是隨軍學者,手裏抱著竹板和炭筆。艾琳站在前方,開門見山地說:“我們簽了條約,外麵暫時安穩。但安穩靠的不是盟約,是糧倉裏的米夠不夠吃。今天請你們來,是要一起想辦法,怎麽讓地多打糧。”
一位學者站起來,拿出一張草圖。“我觀察過地形,發現東區有坡度,可以建梯級水塘。雨水下來先存住,再通過暗溝引到下遊田裏。這樣旱季也能澆地。”他說完,把圖傳給眾人看。
老農們低頭看圖,有人搖頭。一個滿臉皺紋的老人開口:“溝挖多深?土鬆的地方容易塌。而且石頭多,一鎬下去震得手麻,三天也挖不出十步。”
另一個學者補充:“我們可以用陶管埋地下,減少滲漏。水流方向按等高線設計,每段設閘口控製水量。”
“陶管燒得出來嗎?”農務官問。
“匠坊已經試過,能做。”學者答。
艾琳聽著,沒打斷。等大家都說完,她說:“先劃三畝地做試驗田,在東區低窪處。學者負責畫圖定線,老農帶人施工。有問題當場改,不拖。”
會議散後,她親自去了東區。那片地常年積水,種不了麥,隻能長野草。她踩了踩泥土,蹲下抓起一把,捏了又鬆開。旁邊的老農說:“這地軟,挖深了會塌,得先固邊。”
第三天清晨,施工開始。二十多人拿著鐵鎬和鏟子進場。學者按圖指揮挖溝,老農則在一旁看坡度。不到半天,問題來了。地下挖出一層硬石,鎬頭碰上去火星直冒,進度慢了下來。
中午時分,艾琳趕到工地。她繞著溝看了一圈,問老農:“有沒有別的辦法?”
“與其往下挖,不如往上堆。”老人指著高地,“那邊土厚,能壘個蓄水塘。我們從上麵開渠,水自然流下來,省力也省工。”
艾琳回頭問學者:“這樣行嗎?”
“水流速度會慢些,但隻要坡度夠,一樣能灌溉。”學者想了想,“還可以在中間加兩個小塘,分段存水,避免一次衝垮。”
“那就改。”艾琳說,“高地築塘,淺渠分流。今天就把新方案定下來。”
當天下午,工程重新調整。一部分人去搬土石壘塘,另一部分在高地處開渠。艾琳站在邊上,看著他們幹活。太陽落山前,第一道渠口通了水,渾濁的水流順著新開的溝慢慢往下淌。
與此同時,另一件事也在推進。輪作的事卡在種子上。公倉裏的豌豆和苜蓿加起來不到五袋,根本不夠一片地種。農民怕種了豆子沒糧吃,沒人願意試。
艾琳召集農務官和幾位老農,在議事廳當麵說清。“種子由公倉出,試驗戶如果收成比去年少,差多少補多少。不僅口糧補足,還記雙倍工分。”
有人還是猶豫。“豆子能當飯吃嗎?孩子小,光吃這個不行。”
“不是全種豆。”艾琳解釋,“三年一輪,第一年小麥,第二年豆類,第三年休耕養地。豆子收了可以煮粥,也能喂牲口。地肥了,下一季麥子才長得好。”
她點了兩個經驗多的老農,又選了兩個年輕學徒,組成耕作小組。學者負責教他們怎麽測土質、記出苗率。每天寫一份日誌,交給文事堂歸檔。
第四天早上,輪作田開始翻土。艾琳過去看了,土色發灰,板結嚴重。老農說:“這種地連草都不愛長,得先鬆土。”
“那就先用曲麵犁深翻一遍。”艾琳說,“再撒些草木灰進去,改善土質。”
犁地用了兩天。第五天播種,豌豆粒一顆顆埋進土裏。當天傍晚,日誌送到了艾琳案上。上麵寫著:
“今日晴,氣溫適中。播種麵積半畝,用種三升。土壤濕度尚可,出苗預計七日左右。蟲害暫無。”
她看完,放在一邊,又拿起灌溉工程的日報。上麵說,高地塘已壘好一半,預計明日完工。她批了個“準”字,命人送去工地。
第六天,她組織周邊村落的代表來觀摩。十幾個人站在新修的塘邊,聽老農講解怎麽控製水流。有人伸手摸了摸渠壁,說:“這比我們那邊的溝結實。”
“關鍵在分段。”老農說,“水來了先存住,用多少放多少,不浪費。”
一個年輕人問:“要是下雨太大呢?”
“塘口有溢流口,水多了自動排走,不會淹田。”
艾琳站在一旁,沒多說話。等大家問得差不多了,她說:“技術不難,難的是敢不敢改。今天看到的,回去都能照著做。需要種子、工具,找農務官登記,公倉統一調撥。”
第七天,試驗田的麥苗冒了頭。綠油油的一片,比旁邊老田的苗高出半寸。消息傳開,不少人主動來找農務官,想報名參加下一輪試點。
當晚,艾琳仍在西廂議事廳。農務官送來最新報表,上麵寫著:
“灌溉工程進度完成百分之七十,預計三日內全線通水。輪作田出苗率達九成,無病害。參與農戶反饋積極,申請擴大試點麵積。”
她看完,輕輕放下紙頁。外麵天已黑透,廊下燈籠亮著。她沒讓人撤燈,也沒回寢居。轉頭對文書說:“把最近的農務卷宗都搬來,我要再看一遍。”
文書應聲而去。她坐著沒動,目光落在桌角的地圖上。東區那片試驗田被紅筆圈了出來,旁邊寫著兩個字:可行。
她伸手摸了摸那份報表,指尖壓在“出苗率九成”那一行。
風從窗外吹進來,掀動了紙張的一角。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