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損失統計,查漏補缺
字數:2838 加入書籤
艾琳站在村口的木台旁,右臂的繃帶滲出一點暗紅。她沒有去擦,隻是低頭看著手中那本剛交上來的糧袋清點記錄。紙頁邊緣有些發皺,墨跡也淡,但字跡清楚。她翻到最後一頁,確認了數字無誤,輕輕點了點頭。
這本子是昨夜開始記的,現在要變成正式的賬冊。她抬起眼,對旁邊一名輕傷士兵說:“去把三位官員叫來,再請五位村民代表,就在木台這邊集合。”
不到一刻鍾,人陸續到了。三名官員穿著洗舊的灰袍,手裏拿著筆和空白紙卷。五位村民裏有老農、獵戶、鐵匠,還有一位曾負責看守糧倉的老婦。他們站成半圈,沒人說話。
艾琳從懷裏取出一張厚紙,鋪在木台上,用一塊石頭壓住一角。她拿起炭筆,在紙上寫下五個大字:戰損登記表。
“我們先從房子開始。”她說,“南坡燒了三間茅屋,東林塌了兩間土房,還有誰家屋頂被箭射穿?”
人群安靜了一會兒。一個拄拐的老農低聲說:“我家牆倒了一半,能住人,但雨天會漏。”
“記下來。”艾琳對身邊文書說,“每戶受損情況都要列明,修繕優先級按危重程度排。”
有人小聲嘀咕:“人都活著,房子遲早能蓋。”
艾琳抬頭看向說話的人。“正因為人活著,才更要記清楚。”她的聲音不高,但每個人都聽到了,“每一根梁、每一塊磚,都是用命換回來的。不記,就是忘了他們拚過什麽。”
眾人沉默。片刻後,另一個村民開口:“西頭李家院子被馬踩了,地基鬆了,不敢住人。”
“標記西牆區域。”艾琳說,“安排人今天下午去看。”
她轉向軍備方向。“武器損耗報上來。弓多少張?箭多少支?盾牌破損幾麵?長矛斷了多少?”
一名年輕士兵立刻答:“至少毀了十輛戰車!敵軍衝進來時全撞壞了!”
艾琳看了他一眼。“我們一共隻有七輛戰車。”她說,“三輛還能修,四輛報廢。你說的那多出來的三輛,是希望敵人也賠上同樣的代價嗎?”
周圍有人愣了一下,隨即輕輕笑了出來。氣氛鬆了一些。
“我們要的是真實。”艾琳繼續說,“不是聽起來厲害的數字。隻有真知道少了什麽,才能補上什麽。”
她走到作戰地圖前,讓人把炭條遞給她。她在南坡位置畫了個叉。“三間焚毀。”然後標向東田,“兩畝麥苗被踐踏,補種需種子三十斤。”又指向西牆箭塔,“結構傾斜,需拆修,工匠未定。”
每標一處,她都問在場者是否屬實。有人提出不同意見,就當場核對。一處田地的麵積有爭議,兩位村民說法不一,最後決定派兩人實地丈量後再定。
艾琳回到木台前,翻開另一本冊子。“現在說情報傳遞的問題。”她看向兩名隨軍文書,“從發現敵軍突破陷阱區,到我下令調兵阻擊,中間隔了多久?”
一人回答:“約半刻鍾。”
“為什麽?”她問,“信號旗為何沒及時升起?”
文書低頭:“煙塵太大,旗語看不清。傳令兵繞路,耽誤了時間。”
艾琳點頭,提筆在新紙上寫下一行字:情報傳遞遲滯,主因——無備用通訊機製。
她抬頭環視一圈。“這不是某個人的錯。”她說,“是我們沒有設預案。今後每一次行動,必須準備三套聯絡方式:旗、哨、人。任何一套失效,立刻啟用下一套。”
一位老村長猶豫著開口:“這些事……以後還打嗎?”
“我希望不打。”艾琳說,“但隻要一天外敵未退,我們就得比昨天更清醒一分。”
她停頓了一下,又問:“夜間警戒輪值的情況呢?有沒有人發現盲區?”
一名負責巡夜的村民說:“北溝那段林子太密,火把照不到深處。有兩次換崗遲到,是因為路上絆了索網。”
“記下來。”艾琳說,“所有巡邏路線重新劃,盲區加設固定崗哨,每兩小時輪換一次,不準連值兩班。”
她將三份登記表分別交給三位官員。“你們各負責一項:建築、糧田、軍備。今天之內帶隊實地核查,今晚前把完整清單交到我手上。”
三人接過紙張,點頭離開。村民代表也答應回去召集各家,匯總損失情況,午後帶回。
艾琳仍站在木台邊。陽光照在她的肩上,右臂的繃帶又滲出一點血,她沒有察覺。她低頭看著手中的問題清單,還有幾行沒寫完。
她蘸了墨,繼續寫下去:“夜間警戒輪值,是否存在盲區?”
風吹過來,掀動了桌上的紙頁。她伸手按住,筆尖停在半空。
遠處傳來腳步聲,一名文書快步走來,手裏拿著剛整理好的傷亡名單初稿。他站在幾步外,等她抬頭。
艾琳沒有看他,也沒有停下手中的筆。
她寫下新的一行字:“戰鬥中前後隊呼應是否及時?有無脫節?”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