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奠定基礎,邁向新程
字數:3339 加入書籤
艾琳放下炭筆,紙上的耕地邊界已經連成一片。她抬頭看了眼窗外,天剛亮,火盆裏的炭還在發紅。民兵隊長在門口等她,手裏拿著一卷布。
“三位官員已經在議事廳了。”他說。
艾琳點點頭,披上外衣走出去。風有點冷,但她沒停下。議事廳裏,農業官、倉儲官和民政官已經坐在桌邊。桌上攤著那份《春耕保障執行表》,上麵有昨夜蓋的印。
“西坡村的種子運了嗎?”艾琳問。
倉儲官低頭看記錄,“還沒出發。馬車隻有一輛,山路難走,怕出事。”
“那就再調兩輛。”艾琳說,“今天必須送出去。我讓民兵隊長帶隊,加派十人護送。”
民兵隊長應聲記下。農業官猶豫了一下,“北嶺防務那邊……”
“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城牆。”艾琳打斷他,“是田裏的活。種子不下去,人就留不住。”
沒人再說話。艾琳拿起筆,在執行表上劃了幾處。“從今天起,每項任務都要寫明誰負責、什麽時候完成。每天傍晚,各村報進度。缺人手的,從重建隊調;缺工具的,去庫房領。”
她轉向民政官,“你派人跟著每一隊,監督落實。出了問題,當場解決。”
散會後,艾琳直接去了河灣村。村裏靜悄悄的,隻有幾戶人家在整理農具。一群村民蹲在田頭,看著空地發呆。
“怎麽不動工?”她走過去問。
一個中年男人站起來,“我們不知道怎麽分組。以前都是各家種各家的地。”
艾琳彎腰抓起一把土,“現在不一樣了。地要一起清,種要一起播。你們可以按地塊分隊,每隊十人,一人管一段。幹得多的,新屋優先分。”
她轉身對隨行的文書說:“把這規矩寫下來,每村貼一張。”
有人小聲問:“要是下了種,不下雨怎麽辦?”
“井在修,五口都要恢複。”艾琳說,“缺水的地方,先種耐旱的。工程隊已經在畫渠線,半個月內動工。”
村民們慢慢站起身。有人開始搬犁,有人去牽牛。艾琳站在田邊看了一會兒,才離開。
回到北石屯時,測繪小組的人正在交圖。老兵們腳上全是泥,手裏抱著幾張粗布地圖。艾琳接過最完整的一張,上麵用黑線標出所有耕地,紅點是缺水區,藍圈是可擴耕的荒地。
“總共十二片能開的荒地。”帶隊的老兵說,“最南邊那塊有三十畝,土質不錯。”
艾琳仔細看圖。有幾個地方邊界模糊,她讓人標記“待勘”。這時牛老三來了,手裏拿著自家的地契。
“有些人怕報多了要多交糧。”他說。
艾琳把圖鋪在廣場中央的木桌上,“我當眾說一遍:這張圖隻用來安排種地,三年內新增的耕地,一律免稅。誰家擴了地,我們還給鋤頭和種子。”
她請牛老三和其他幾個村民代表一起核對。有人指著一處坡地說:“這塊我家祖輩就沒種過,石頭太多。”
“那就標為貧瘠區,優先安排改良。”艾琳說,“明年配石灰和肥土。”
圖紙最終定稿時,太陽已經偏西。五處缺水區、十二片可擴耕帶全部標清。艾琳讓人連夜拓印,明天一早張貼。
第二天清晨,北石屯中心空地搭起了木台。民議日開始了。百姓從各村趕來,站在台前。三位官員坐在一側,神情緊張。
艾琳站在中間,“每人說一盞茶的時間。問題要具體,回答要當場給。”
第一個上來的就是牛老三。他聲音大,“南溝那條舊渠堵死了,雨季水漫上來,地都衝壞了。能不能修?”
農業官趕緊翻本子,“工程隊排到下個月……但這個可以提前。我回去就報計劃。”
牛老三坐下,旁邊人拍他肩膀。
接著有人問集市的事。“為啥鐵器不能賣?我家犁壞了,買不到新的。”
艾琳接過話,“不是不讓賣,是控製數量。軍需要用鐵,但我們不會卡百姓的活路。每月憑工分可以換農具。第一批名單今天就公布。”
她拿出一張紙念起來。聽到自己名字的人當場歡呼。質疑的聲音慢慢少了。
一個老婦人顫聲問:“我家兒子戰死了,地沒人種,能不能分到救濟糧?”
民政官立刻答:“陣亡者家屬優先供種供糧。您明天去登記,馬上安排。”
會議結束時,人群沒有散開。他們圍著公告欄,看新貼出的《春耕保障執行表》和《耕地分布圖》。有人用手指沿著紅線劃,嘴裏念著地名。
艾琳站在不遠處,看著這一切。民兵隊長走過來,“西坡村的種子送到了,村民已經開始翻地。”
她點點頭。遠處,幾個孩子正幫大人抬犁具下田。他們的腳步踩在鬆過的土上,留下淺淺的印。
傍晚,艾琳回到臨時辦公室。桌上多了兩份報告:一份是各村耕作隊組建情況,另一份是水利施工進度。她翻開看,河灣村已組織三隊共三十人,今日清地八畝;西坡村種子全部下播,無異常。
她提筆在日誌上寫:“政策落地第一日,總體順利。運輸需增車,建議征調民用馬匹,按日付酬。”
寫完合上本子,她走出門。公告欄前還有人在看圖。一個年輕人指著可擴耕帶問同伴,“這片要是開了,能分到嗎?”
“上麵寫了,報名登記,按工分排。”
艾琳沒過去。她沿著土路往哨塔方向走。新建的集市場地已經打好地基,木樁豎了起來。風吹得衣角翻動,她停下看了一眼圖紙上那條紅筆畫的可擴耕帶。
然後她轉身,朝辦公室走去。
腳步落在硬土上,一聲接一聲。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