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慧眼識才,良才初現

字數:2856   加入書籤

A+A-


    艾琳站在考場入口的石階上,目光從那兩名交談的身影移開。她沒有下令追查,而是轉身走向內庭。晨光灑在青石地麵上,六名最後入圍者已在廳中候命。
    她坐到主位,麵前案幾上放著六份答卷。前五人按序上前答問,聲音平穩,內容卻大同小異。有人強調嚴守舊律,有人主張漸進改良,但都避不開“維持秩序”四字。當問及邊境糧荒應對之策時,一人說應征調民糧以保軍需,另一人稱可削減駐軍開支,第三位則建議向鄰地借貸。
    艾琳聽著,手指輕敲桌麵。這些回答不算錯,卻少了點東西。
    輪到應試者丙時,他起身動作不快,站定後也不急著開口。艾琳看著他,“若農奴不堪重負而逃亡,當如何處置?”
    其餘人皆言緝拿歸案,唯獨丙說道:“先查其為何而逃。若因賦稅過重,則減賦;若因領主暴虐,則換吏。根不除,罰無益。”
    廳內一時安靜。
    艾琳又問:“若一村連年歉收,百姓賣兒鬻女,你為地方官,該如何做?”
    丙低頭片刻,抬頭道:“開倉放糧是救急,但倉無存糧時,便要另想辦法。可設工坊雇人修渠築路,以勞抵糧。既解饑困,又利長遠。”
    艾琳點頭,再問:“今有三事。其一,北境屯糧不足,士兵挨餓;其二,鐵匠鋪工匠紛紛離鄉謀生;其三,村中積壓訟案百餘起,百姓告狀無門。你當如何解?”
    丙未立即作答。他看向艾琳,“可否查閱近三個月各村上報文書?”
    艾琳略一抬手,書記兵遞上三卷檔案。丙接過翻閱,紙頁翻動聲清晰可聞。他邊看邊記,約半刻鍾後放下文書。
    “其一,糧荒非因產量不足,而是運輸損耗過大。可組織民夫分段轉運,沿途設歇腳點,減少耗損。另派巡查隊監督運糧官,防其克扣。”
    眾人微動。
    “其二,工匠流失,因本地無學徒製,技藝難傳,收入不穩。建議設立匠坊學徒製,由官府補貼前兩年工錢,三年出師後留用者再簽契約。如此既能留住手藝,也能培養新人。”
    幾位考官互視一眼。
    “其三,訟案積壓,因判官少且隻駐城中。可推行巡回判案,每月赴各村審理。另設申訴箱於村口,由專人收集整理,提前分類,節省庭審時間。”
    他說完,廳中無人言語。
    艾琳看向身旁老考官。那人皺眉,“此人所言雖好,但出身寒微,從未任職,真能辦成事?”
    另一考官也道:“新政易動人心,若執行不力,反惹民怨。”
    艾琳未答,隻命人取來一份新卷宗。她翻開一頁,“上月鷹嘴隘發生爭水糾紛,兩村械鬥,死三人。你若當時在場,第一件事做什麽?”
    丙答:“封鎖現場,隔離雙方頭領,派醫救治傷者。同時召集兩村長者,查明水源分配舊約是否合理。若不合理,當即修訂;若一方違約,則依約懲處。”
    “若長者偏袒本村呢?”
    “那就請第三方村老參與裁決,並將過程公示於眾。百姓看得見公正,才不會鬧事。”
    艾琳合上卷宗,眼中已有決斷。
    她站起身,麵向所有考官,“我們清除了偽才,現在要啟用真才。此人不避忌諱,直指病根;不尚空談,務求實效。正是王國所需之棟梁。”
    她轉向應試者丙,“你可知此職責任重大,一旦失措,千人受苦?”
    丙沉聲答:“正因知其重,才不敢不言;正因畏其責,才願為之。”
    艾琳點頭,“即日起,應試者丙暫領政務參議之職,協助製定民生政策,待試用三月後再定正式官階。”
    廳內一片靜默。
    片刻後,主考官起身,走到丙麵前,將一本記錄冊交到他手中。“這是近半年各村報來的民生難題匯總,望你用心對待。”
    其他考官陸續拱手稱是。有人仍麵帶疑慮,但終究未再開口。
    艾琳走下台階,來到丙身前。“接下來你會遇到很多難事。有人會質疑你的出身,有人會阻撓你的方案。你準備好了嗎?”
    丙握緊手中的冊子,“我隻想做事。隻要允許我做事,就一定能做出樣子。”
    艾琳看了他很久,然後轉身麵對眾人。“選拔至此結束。真正的考驗,現在才開始。”
    她說完,揮手示意散會。
    人群退出大廳,腳步聲漸漸遠去。艾琳留在原地,手裏拿著一張剛寫好的職責清單。紙上第一條寫著:統籌民生事務,牽頭擬定春耕安置計劃。
    她抬頭看向門外。丙正站在庭院中與書記兵說話,手裏那本冊子被風吹得微微翻頁。陽光照在他肩上,映出一道筆直的影線。
    艾琳把清單折好,放入袖中。
    她走出門時,聽見丙對書記兵說:“今晚我要通宵整理數據,明早必須拿出初稿。”
    喜歡雪災為奴,逆襲成王請大家收藏:()雪災為奴,逆襲成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