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墨齋暗影 青鳥傳書

字數:3895   加入書籤

A+A-


    齊王蕭景琰被罰禁足,如同暫時拔去了毒蛇的獠牙,讓宮內外都獲得了一段難得的平靜期。然而,無論是靖王府還是長春宮,都深知這平靜之下暗流從未停歇。
    蕭景玄利用這段時間,加緊了對“墨先生”和“影樓”兩條線的追查,同時不動聲色地鞏固著在朝中初步建立的勢力網絡。而宮內的沈青瀾,則在看似日複一日的古籍整理中,悄然鞏固著屬於自己的秘密通道和微小人脈。
    西城 · 墨韻齋外的暗湧
    靖王府對“墨韻齋”及那位“墨先生”的監視從未放鬆。這日,顧昀帶來了一個令人振奮又緊張的消息。
    “殿下,我們的人觀察到,今日有一名陌生男子在墨韻齋外徘徊許久,形跡可疑,不像是尋常顧客。那人最終並未進店,但在離開時,與恰好出門倒水的孫老頭有過一瞬極短暫的眼神接觸,孫老頭幾不可察地微微頷首。”
    “哦?”蕭景玄眸光一凝,“可追蹤到那人去向?”
    “跟蹤了,但對方極為警覺,在巷弄間繞了幾圈後便失去了蹤跡。不過,我們的人記住了他的體貌特征,正在根據此線索擴大搜查範圍。”顧昀答道,“另外,我們還發現,齊王府那邊,似乎也並未完全放棄對墨韻齋的關注,仍有暗哨在遠處盯著,隻是不敢再靠近。”
    蕭景玄沉吟道:“看來,這位‘墨先生’並非與世隔絕,他仍有與外界的聯絡渠道。那個陌生男子,可能是信使,也可能是其他勢力派來接觸的人。務必查清其身份和來曆。同時,要確保我們的人絕對隱蔽,絕不能讓齊王府的人發現我們在監視,更不能讓‘墨先生’那邊感到威脅。”
    “屬下明白。”顧昀領命,又道,“關於‘影樓’,江南那邊尚無突破性進展,這個組織太過隱秘。不過,我們監視柳三變的人發現,他近日似乎有些焦躁,曾多次前往城西的‘醉仙樓’獨自飲酒。”
    “醉仙樓……”蕭景玄指尖輕點桌麵,“那裏是三教九流匯聚之地,也是個傳遞消息的好地方。加派人手盯住醉仙樓,尤其是與柳三變接觸過的人。”
    長春宮 · 青鳥的啟示
    宮內的沈青瀾,依舊每日在故紙堆中尋覓。這日,她整理到一本前朝宮廷畫師所作的《百鳥朝鳳圖》的附錄殘卷,其中並非畫作,而是記錄了各種珍禽異鳥的習性、傳說,甚至還有一些馴養、傳遞消息的古老法門。
    其中一則關於“青鳥”的記載引起了她的注意。書中提到,前朝宮中曾秘密馴養一種羽色青翠、飛行迅捷的小鳥,用以在宮禁之內傳遞短箋,因其顏色與宮簷碧瓦相似,不易被察覺,被稱為“青鳥傳書”。
    沈青瀾心中一動。利用鳥類傳信,這倒是一個極其隱蔽且難以追蹤的方法。不知本朝宮中,是否還有類似的遺存?或者,宮外是否有人懂得此道?
    這個念頭暫且壓下,她繼續翻閱。在另一頁關於鳥類識別與追蹤的記載中,她看到了一種通過觀察鳥類羽毛細微差異、爪印形態來辨別個體和追蹤其活動範圍的方法,雖不直接有用,卻讓她對細節觀察有了更深的理解。
    攬月閣 · 深夜的足跡
    又是一個適合夜探的晚上。沈青瀾再次通過密道,來到了西六宮那處廢棄的“攬月閣”。
    這一次,她準備得更加充分,帶了清水和布巾,打算簡單清理一下石室出口附近的積塵,以便更清楚地觀察外部環境。
    當她小心翼翼地用布巾擦拭石門附近的灰塵時,借著透過破敗窗欞的月光,她忽然發現,在積塵之下,靠近牆角的地麵上,似乎有幾個模糊的、並非她留下的腳印!
    這腳印很淺,顯然留下有一段時間了,且被後來落下的灰塵部分覆蓋,但依稀能分辨出是男子的靴印,尺寸不大。
    沈青瀾的心猛地提了起來!除了她,還有人知道這條密道?並且來過這裏?!
    是敵是友?是前朝遺留的知情者?還是……蕭景玄的人?抑或是,其他她尚未知曉的勢力?
    她迅速冷靜下來,仔細分析。腳印隻有進來的方向,沒有出去的,而且似乎隻在石室門口這一小片區域活動過,並未深入廢棄的殿宇內部。這說明對方可能隻是確認了這個出口的存在和可用性,並未打算此時利用,或者……是在進行某種標記或檢查。
    她不敢久留,迅速將腳印痕跡小心地撫平,恢複原狀,然後悄無聲息地退回密道,關好石門。
    回到織造處,沈青瀾心緒難平。密道並非她一人知曉的秘密,這讓她剛剛獲得的安全感打了幾分折扣。但反過來想,如果對方是友非敵,或許還能成為助力?如果是敵人……那她就必須更加小心,甚至要考慮是否要放棄這個出口。
    她決定,下次去景陽宮時,要想辦法向容姑姑試探一下,賢妃娘娘是否知曉這條密道,或者宮中是否還有其他關於前朝秘辛的記載。
    靖王府 · 琴音如訴
    蕭景玄處理完公務,已是深夜。他屏退左右,獨自登上王府最高的觀星樓。
    夜風微涼,吹動他的衣袂。他望著皇宮的方向,那裏燈火零星,一片沉寂。不知那個同樣未眠的女子,此刻在做什麽?是否還在為白日的驚險而後怕?是否……也在望著這片共同的夜空?
    他取出隨身攜帶的玉塤,湊近唇邊。清越幽遠、帶著一絲蒼涼之意的塤聲緩緩流淌而出,不同於琴音的典雅,塤聲更顯古樸深邃,仿佛能穿透重重宮牆,訴說著難以言喻的牽掛與詢問。
    他不知她能否聽見,也不知她能否聽懂。這隻是他在這孤寂的夜裏,一種無法宣之於口的情緒宣泄。
    織造處 · 心弦共振
    與此同時,織造處小屋內的沈青瀾,正對著一盞孤燈,反複回憶著攬月閣內那神秘的腳印,試圖找出更多線索。
    忽然,一陣飄渺的、不同於以往琴音的樂聲,若有若無地傳入耳中。是塤聲!
    那聲音幽怨蒼涼,帶著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仿佛在無邊夜色中孤獨地探尋著什麽。沈青瀾微微一怔,側耳細聽。這塤聲……她從未聽過,但不知為何,心中卻湧起一股奇異的熟悉感,仿佛能與吹塤者此刻的心境產生共鳴。
    是他在宮外吹奏嗎?這塤聲,是在問她是否安好?還是在訴說著他同樣麵臨的困境與壓力?
    她走到窗邊,推開一絲縫隙,任由那如泣如訴的塤聲更加清晰地傳入。她沒有回應,也無法回應,隻是靜靜地聽著,仿佛在這無形的音律中,感受到了一絲跨越宮牆的陪伴與力量。
    良久,塤聲漸歇,夜色重歸寂靜。
    沈青瀾關好窗戶,回到燈下,心中卻莫名安定了幾分。無論前路有多少未知的危險,無論那密道中的腳印屬於何人,她都知道,自己並非全然孤獨。在這深宮之外,有一個人,正與她並肩而行, albeit 在不同的戰場上。
    她拿起筆,就著燈光,在一張廢棄的繡樣背麵,憑著記憶,將那《百鳥朝鳳圖》附錄中關於“青鳥”的記載,以及那模糊腳印的細節,仔細地描繪記錄下來。這些信息,或許在未來某個關鍵時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凰鳥聞塤音,幽徑現蹤痕。宮牆內外,兩人以不同的方式,應對著潛藏的危機,探索著未知的謎團。那神秘的“墨先生”、詭異的“影樓”、以及密道中莫名的足跡,都將隨著局勢的發展,逐漸揭開麵紗。而他們之間,那由利益同盟悄然滋生的微妙情愫,也在這寂靜的夜裏,隨著一縷塤聲,悄然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