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青鳥初現 齋主真容
字數:4390 加入書籤
又到了去景陽宮補錄佛經的日子。
沈青瀾心中裝著攬月閣內那神秘的腳印,以及《百鳥圖》中關於“青鳥傳書”的記載,麵上卻依舊沉靜如水,專注於筆下的經文。
待補錄完畢,容姑姑照例上前整理經卷。沈青瀾趁著遞過毛筆的間隙,用極低的聲音,仿佛自言自語般輕聲道:“昨日整理雜記,見前朝有‘青鳥傳書’之雅事,不知本朝宮中,可還有如此靈禽?”
容姑姑整理經卷的手幾不可察地微微一頓,抬起眼皮,目光平靜地看了沈青瀾一眼,隨即又垂下,語氣尋常地回道:“宮中珍禽異獸皆登記在冊,奴婢未曾聽聞有‘青鳥’。倒是禦花園林木蔥鬱,尋常雀鳥甚多,偶爾銜些花葉、小蟲,也是常事。”
沈青瀾心中了然。容姑姑聽懂了她的試探,並給出了回應——“青鳥”或許沒有,但尋常雀鳥可利用,且暗示了地點在禦花園。這進一步印證了賢妃娘娘對宮中某些隱秘是知情的,甚至可能擁有她自己都不知道的信息渠道。
她沒有再追問,恭敬行禮後便退下了。這次短暫的交流,讓她心中稍安。至少,賢妃這邊似乎並非那腳印的主人,且態度依舊是友善的。
靖王府 · 醉仙樓謎影
宮外,關於“墨先生”和柳三變的調查都有了新的進展。
顧昀麵色凝重地稟報:“殿下,跟蹤那個在墨韻齋外出現的神秘男子有了結果。我們的人發現他最終進入了……太子少師,崔琰崔大人的府邸!”
“崔琰?”蕭景玄眼中閃過一絲詫異。崔琰是清河崔氏這一代在朝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雖非崔氏家主,但地位舉足輕重,且一向以清流自居,與王崇煥為首的太原王氏並非一路,甚至隱隱有些不對付。他怎麽會派人接觸與沈文淵案可能相關的“墨先生”?
“確認是崔府的人?”蕭景玄追問。
“確認無誤。那人進去後便未再出來,我們的人核對過,其身形樣貌與崔府的一名清客幕僚吻合。”顧昀肯定道,“殿下,此事蹊蹺。崔琰為何會對‘墨先生’感興趣?難道沈文淵當年,還與崔氏有什麽我們不知道的關聯?”
蕭景玄陷入沉思。沈文淵是寒門清流領袖,與世家大族關係複雜,既有鬥爭也有合作。若他當年曾與崔氏有過什麽秘密約定或交易,也並非不可能。這潭水,比他預想的還要深。
“繼續監視崔府和墨韻齋,但務必更加小心。清河崔氏樹大根深,不可輕易招惹。”蕭景玄下令,“另外,柳三變那邊呢?”
“柳三變近日在醉仙樓接觸了一個南方麵孔的商人,兩人在雅間密談了近一個時辰。我們的人設法靠近,隱約聽到隻言片語,似乎提到了‘貨’、‘水路’、‘老價錢’等詞。之後,那商人便離開了京城,我們的人正在追蹤其去向。”
“貨?水路?”蕭景玄眉頭微蹙,“齊王通過柳三變,難道還在做什麽走私的勾當?還是說……這與‘影樓’有關?”
線索紛亂如麻,但蕭景玄敏銳地感覺到,一張更大的網正在緩緩收緊,牽扯的勢力也越來越多。
禦花園 · 青鳥初試
沈青瀾回到織造處後,反複思量容姑姑的話。“尋常雀鳥”、“禦花園”。她決定冒險一試。
她尋了個空閑,再次來到禦花園那處假山密道入口附近,但這次並非為了進入密道。她選擇了一處枝葉茂密、相對隱蔽的角落,從袖中取出早已準備好的一小截質地柔韌的細薄竹管——這是她偷偷用廢棄的毛筆杆改造的。
竹管裏,塞著一小卷她用最小號的毛筆、以極其細微的字跡寫下的紙條。紙條上隻有四個字:“跡,攬月閣。”
她將竹管用一根柔韌的細草莖小心翼翼地綁在了一根低垂的、不易被察覺的樹枝上,位置正好在密道入口機關的斜上方。她不確定這方法是否有效,也不知道賢妃的人何時會來查看,這隻是一次投石問路。
做完這一切,她迅速離開,心中帶著一絲期待與忐忑。
西城 · 墨齋夜訪
當夜,一件出乎蕭景玄意料的事情發生了。
負責監視墨韻齋的暗衛緊急回報:“殿下,就在一炷香前,那位‘墨先生’竟然親自出現在了墨韻齋!雖然戴著帷帽,身形也與之前觀察到的吻合!他在店內與孫老頭交談了約半刻鍾,然後便從後門離開,返回了那小院!”
“他親自去了墨韻齋?”蕭景玄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尋常的信號。這位深居簡出的“墨先生”突然露麵,必然有重要原因。“可聽到他們談了什麽?”
“距離太遠,未能聽清。但‘墨先生’離開時,手中似乎多了一個小小的錦囊。”
錦囊?是收到了什麽消息?還是取走了什麽東西?蕭景玄思緒飛轉。是因為崔琰府上的人的接觸?還是因為別的什麽?
“讓我們的人不要有任何動作,繼續遠觀。”蕭景玄壓下立刻接觸的衝動。時機還未到,貿然現身可能會適得其反。
織造處 · 夜半叩門
沈青瀾剛吹熄燈躺下不久,窗外忽然傳來極輕微的、有節奏的叩擊聲——三長兩短,重複兩次。
她的心猛地一跳!這是……她與蕭景玄之間並無約定的信號!是誰?
她悄聲下床,走到窗邊,壓低聲音問道:“誰?”
窗外傳來一個刻意壓低的、陌生的女子聲音:“青鳥銜書至。”
沈青瀾瞳孔微縮!青鳥!賢妃的人這麽快就看到了她留下的竹管,並且找來了?!
她深吸一口氣,穩定心神,同樣低聲道:“何處覓仙蹤?”
窗外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確認暗號。隨即,那女聲再次響起,語速稍快:“娘娘讓奴婢傳話:跡已知,非敵。慎用之。風將起,早備舟楫。”
說完,不等沈青瀾回應,窗外便傳來一陣極其輕微的衣袂摩擦聲,隨即歸於寂靜,仿佛從未有人來過。
沈青瀾靠在窗邊,心跳如鼓。“跡已知,非敵。”——賢妃承認了那腳印是她的人留下的,並且表明是友非敵!“慎用之。”——是提醒她要小心使用這條密道。“風將起,早備舟楫。”——這是最重要的警告,大的風波即將來臨,讓她早做準備!
賢妃不僅知曉密道,似乎還掌握著更多她不知道的動向。這條隱秘的聯絡渠道,竟然以這樣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建立了起來!
靖王府 · 觀星之悟
幾乎在同一時間,蕭景玄立於觀星樓上,望著東南方向的天際。那裏,一顆平日裏並不顯眼的星辰,今夜似乎格外晦暗不明,周圍仿佛籠罩著一層若有若無的赤氣。
他精通星象,雖不全信,但也常借此觀測天時,反思人事。此星象主“陰譎暗湧,小人作祟”,並非吉兆。
聯想到近日太子一黨因王崇煥之事偃旗息鼓,齊王被禁足卻暗流不息,崔琰府莫名接觸“墨先生”,以及江南“影樓”的詭異……他心中那股山雨欲來的感覺越來越強烈。
“風,要變了。”他低聲自語,目光再次投向那重重宮闕。不知道宮內的她,是否也感受到了這逼近的壓抑?他必須加快步伐了。
攬月閣 · 無聲的同盟
沈青瀾收到警告後,連續幾夜都無法安眠。她反複思量著“風將起”的含義,以及自己該如何“早備舟楫”。
她再次通過密道來到了攬月閣。這一次,她在石室靠近石門的內側,一個極其隱蔽的縫隙裏,悄悄放入了一枚她平日攢下的、光滑潤澤的雨花石——這是她與那位未知的、賢妃旗下的“盟友”之間,一個無聲的標記,表示信息已收到,並處於警戒狀態。
做完這件事,她感到一種奇異的鎮定。盡管前路未知,危機四伏,但她不再是孤身一人。她有一條秘密的退路,有一個強大的潛在盟友,還有宮外那個與她目標一致的……合作夥伴。
凰鳥得傳訊,潛龍感天時。宮牆內外,無形的紐帶正在收緊。隨著“青鳥”渠道的意外建立和賢妃的明確警告,沈青瀾與蕭景玄的逆襲之路,即將迎來更加嚴峻的考驗和意想不到的轉折。而那場預示中的“風”,已然在暗處開始醞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