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深宮立威 棋局新篇
字數:4280 加入書籤
金殿雷霆的餘威在宮闈深處久久回蕩。太子被禁足東宮,雖隻是一個月,但其儲君威望已遭受重創。王崇煥稱病不朝,暫避鋒芒,其門下黨羽皆惶惶不可終日。朝堂格局,在永和帝的雷霆手段下,正經曆著一場無聲的洗牌。
在這場風暴中始終靜立旁觀的靖王蕭景玄,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走到了朝臣視野的中心。許多原本中立的官員,甚至一些受王黨壓製的寒門官員,都開始暗中關注這位“逍遙王爺”的動向。
靖王府內,蕭景玄卻並無絲毫得意。他深知,扳倒一個孫汝謙僅是開始,要動搖王崇煥和太子的根基,還遠遠不夠。
“殿下,孫汝謙在天牢中又吐露了一些細節,包括當年如何按照王崇煥暗示挑選試卷,以及事後如何被威脅利誘。”顧昀稟報道,“但這些口供,依舊無法形成直接指證王崇煥的鐵證。”
蕭景玄把玩著手中那方溫潤的玉佩,目光深邃:“無妨。這些已足夠在父皇心中埋下一根刺。我們現在要做的,是鞏固戰果,並尋找下一個突破口。墨琛先生那邊如何?”
“墨琛先生得知孫汝謙招供,老淚縱橫,說總算對故友有了初步交代。他正在整理關於王崇煥其他不法之事的線索。”
“好。務必保護好墨先生。”蕭景玄點頭,隨即問道,“宮內情況如何?青瀾她……”
顧昀臉上露出一絲讚許:“沈姑娘那邊,已憑借其機敏,化解了司製司內一次針對她的構陷。她查出那摔倒的宮女事前接觸過導致手腳乏力的藥物,來源指向長春宮。張司製已依宮規處置,並對沈姑娘更加倚重。隻是……德妃那邊怕是恨她入骨。”
蕭景玄眸色一沉:“讓我們在宮裏的人,務必護她周全。另外,將德妃與嶺南馮盎夫人往來密切,以及內府庫李公公經手過‘相思子’的消息,透給皇後宮裏的人知道。要做得更隱秘些。”
“殿下是想借皇後之手……”
“一石二鳥。”蕭景玄冷然道,“讓她們先去鬥,我們可暫得喘息,也能分散德妃對青瀾的注意力。”
司製司 · 立威明誌
司製司內,沈青瀾雷厲風行地處置了那起“摔倒汙損”事件。她不僅查明了藥物來源,更順藤摸瓜,揪出了兩個平日裏陽奉陰違、暗中克扣物料的中層女史。證據確鑿,那兩人被張司製直接移交宮正司嚴辦。
這一連串動作,幹淨利落,震懾了整個司製司。原本還有些觀望甚至暗中使絆子的人,此刻都收斂了許多。這位年輕的沈典製,不僅有過人的才學,更有鐵腕的手段和洞察秋毫的敏銳。
張司製對沈青瀾愈發滿意,甚至將一部分人事調度和對外協調的事務也交由她嚐試處理。這無疑給了沈青瀾更大的權限和舞台。
沈青瀾並未因此驕傲,反而更加勤勉。她深知,權力越大,責任越重,盯著她的眼睛也越多。她利用職務之便,開始有意識地梳理司製司曆年賬目、物料往來記錄,尤其是與長春宮、東宮相關的部分。她過目不忘的本事在此發揮了巨大作用,任何細微的異常都難以逃過她的眼睛。
在整理一批陳舊檔案時,她偶然發現了幾份數年前,尚宮局批複給司製司、關於為東宮額外製作一批超出規製的儀仗服飾的指令副本。這些指令的落款印章,並非當時的皇後宮令,也非尚宮局正印,而是一個模糊難辨的私章。她心中一動,將這幾份指令的樣式、日期、內容默默記下。這或許……與東宮逾製有關?
她沒有聲張,隻是將這些發現悄然記在心中。她知道,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蛛絲馬跡,或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能成為關鍵。
長春宮 · 暗湧不休
與司製司的日漸肅然相比,長春宮則是一片低氣壓。德妃得知自己安插的人被沈青瀾揪出,更是氣得摔碎了好幾套名貴瓷器。
“廢物!連一個罪臣之女都收拾不了!”德妃妝容精致的臉龐因憤怒而扭曲,“還有皇後那個老婦!竟敢暗中查探本宮!”
心腹宮女戰戰兢兢地勸慰:“娘娘息怒!如今朝堂風波未平,太子殿下被禁足,咱們暫且不宜大動幹戈啊……”
“難道就任由她囂張下去?!”德妃咬牙切齒,“還有靖王!此次朝堂風波,必是他在背後搞鬼!”
她焦躁地在殿內踱步,忽然停下,眼中閃過一絲狠毒:“既然直接動手容易被抓把柄……那就換個法子。去,給齊王府傳話,讓他們動用宮外的力量,給本宮好好‘關照’一下沈家那些還在流放之地的男丁!”
南北呼應 · 無聲較量
蕭景玄很快收到了宮內關於沈青瀾巧妙立威、以及德妃可能對沈家流放人員下手的消息。
他先是欣慰於沈青瀾的成長與堅韌,隨即眸中便覆上一層寒霜:“德妃這是狗急跳牆了!顧昀,立刻派人,暗中保護沈家流放人員的安全,絕不能讓他們出任何意外!必要時,可動用我們在當地的一切力量!”
“是!殿下!”顧昀肅然領命。
處理完這些,蕭景玄獨自一人來到王府後院的觀星樓。夜深人靜,繁星滿天。他望著皇宮的方向,仿佛能穿透重重宮牆,看到那個在深宮中獨自掙紮、卻始終不肯放棄的堅韌身影。
他取出沈青瀾傳來的那張寫著“瀾心似鐵,靜候風息”的紙條,指腹輕輕摩挲著那清秀卻堅定的字跡。他知道,她一直在努力,努力活著,努力成長,努力為他提供助力,也努力等待著沈家昭雪的那一天。
他研墨鋪紙,這一次,他寫了稍長一些的話:
“朝局初定,然暗流未止。汝在宮中,步步驚心,吾在外朝,亦不敢懈怠。沈公之冤,已現曙光,然前路尚艱,望汝保重,相機而動。宮外諸事,自有吾在,勿憂。”
他將紙條封好,通過秘密渠道送出。他知道,她需要知道外麵的情況,需要知道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也需要知道,他始終是她最堅實的後盾。
青瀾回音 · 同心協力
當沈青瀾在攬月閣石室中收到這封較長的信時,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向她通報朝堂局勢,叮囑她小心,告訴她他在行動,也讓她知道,他理解她的處境與努力。
她沒有再回短短的誓言,而是提筆,同樣以平實的口吻,匯報了她在司製司的進展,提及了那幾份可疑的東宮逾製指令,並說出了自己的擔憂與判斷,最後寫道:“宮中雖險,然吾心已定。必恪盡職守,靜觀其變,助殿下成事。”
這已不再是簡單的盟友之間的信息傳遞,更像是並肩作戰的夥伴之間的交流與信任。他們隔著宮牆,無法見麵,卻通過這小小的竹管,傳遞著彼此的消息、信念與逐漸加深的羈絆。
鳳儀宮 · 皇後出手
皇後那邊,果然沒有辜負蕭景玄的“期望”。在得到關於德妃與嶺南馮盎夫人往來、以及內府庫李公公經手“相思子”的“匿名”線索後,鳳儀宮立刻行動了起來。
皇後執掌後宮多年,自有其根基和人脈。她不動聲色地開始排查近期所有與嶺南相關的貢品入庫記錄,重點查問經手的內侍宮女,尤其是與長春宮有關聯的。同時,她也加緊了對自己宮中飲食起居的戒備。
一場發生在六宮之主與寵妃之間的暗戰,在看似平靜的宮牆內悄然拉開序幕。德妃感受到了來自鳳儀宮的壓力,不得不分出更多精力應對,對司製司和沈青瀾的直接針對,暫時緩和了幾分。
新局已開 · 各顯其能
朝堂的風暴暫時平息,但深宮內的博弈卻更加暗潮洶湧。沈青瀾在司製司初步站穩腳跟,開始展露鋒芒;蕭景玄在朝堂隱忍多年,終於亮出爪牙,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德妃與皇後的矛盾因“相思子”事件而加劇,新一輪的衝突正在醞釀。
沈家昭雪之路上的第一道堅固壁壘,已被撬開縫隙。曙光雖已初現,但黎明前的黑暗,往往最為深沉酷烈。蕭景玄與沈青瀾都知道,接下來的每一步,都需更加如履薄冰,也更加堅定無畏。
因為他們知道,在這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上,他們並非獨行。宮牆內外,兩顆心的距離,在一次次風雨考驗與無聲的交流中,正悄然靠近,匯聚成足以劈開黑暗的力量。新的棋局已經布開,執子之人,皆已就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