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念念的公益律師團,獲國際獎

字數:6875   加入書籤

A+A-


    第58章:念念的公益律師團,獲國際獎
    聯合國總部的宴會廳裏,水晶燈像掛在天花板上的銀河,無數切割麵折射出暖金色的光,灑在每個人的臉上。各國代表身著筆挺的正裝,手裏端著香檳杯,三三兩兩地站在角落低聲交談,空氣中飄著淡淡的香檳氣泡味和高級香水的氣息。舞台中央的超大ed屏上,正循環播放著一段短視頻——非洲難民營裏,曾經破舊的帳篷旁,如今立起了亮堂堂的光伏教室,孩子們抱著嶄新的書本,坐得筆直,朗朗的讀書聲穿過屏幕都能讓人感受到朝氣;畫麵一轉,幾位皮膚黝黑的婦女手裏拿著泛黃的維權成功證明,臉上的皺紋裏都藏著久違的笑容,眼眶紅紅的,卻笑得格外燦爛。
    當視頻最後定格在“星火公益律師團”的藍色徽章上時,主持人踩著高跟鞋快步走上台,麥克風裏傳來她清亮又有穿透力的聲音:“接下來,我們將頒發本屆‘全球青少年公益獎’!經過全球評委團的一致投票,獲獎團隊是——來自中國的‘星火公益律師團’!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上台!”
    “嘩——”全場瞬間響起雷鳴般的掌聲,聚光燈像追光一樣,精準地聚焦在舞台側方的入口處。一群穿著統一藍色馬甲的年輕人,邁著整齊的步伐快步走上台,馬甲背後印著白色的“星火”二字,在燈光下格外醒目。為首的少女紮著高高的馬尾,額前的碎發被打理得一絲不苟,臉上帶著幾分未脫的青澀,卻眼神堅定,嘴角揚著自信的笑容,正是念念。她手裏緊緊攥著一枚小小的團隊徽章,指尖因為用力而微微泛白,胸腔裏的心髒“咚咚”地跳著,既緊張又激動,眼裏閃著亮晶晶的光,像藏了兩顆小星星。
    誰也沒想到,這個平均年齡隻有22歲的公益律師團,會在短短一年時間裏,硬生生幫100名非洲難民打贏了那場看似毫無勝算的維權官司。
    故事要從一年前說起。當時念念剛考上國內頂尖大學的國際法專業,趁著暑假,跟著姐姐林晚去非洲考察光伏公益項目。車子行駛在肯尼亞難民營的土路上,坑坑窪窪的路麵把車身顛得不停搖晃,窗外是一望無際的荒原,偶爾能看到幾頂破舊的帳篷,在風中搖搖欲墜。
    剛走進難民營,念念就被眼前的一幕揪緊了心。十幾名婦女圍在一頂破帳篷外,肩膀一抽一抽地哭泣,她們的衣服沾滿了泥土和汙漬,有的手臂上還帶著青紫的傷痕。幾個瘦得皮包骨頭的孩子躲在母親身後,睜著大大的眼睛,怯生生地看著來人,眼神裏滿是恐懼和迷茫。不遠處,幾台破舊的抽水機孤零零地立著,顯然早就停了,旁邊的農田幹裂著一道道一指寬的縫,地裏的莊稼蔫頭耷腦,早就枯死了。
    “怎麽回事?”念念拉著身邊的光伏站工作人員阿明,輕聲問道。
    阿明歎了口氣,語氣沉重地說:“這些婦女的土地,被當地一個勢力很大的商人強行占了,用來建非法工廠。她們的丈夫們不服氣,去理論的時候被打傷了,現在還躺在帳篷裏動彈不得。沒有土地種莊稼,抽水機也被他們弄壞了,孩子們連一口幹淨的水都喝不上,隻能靠救濟糧勉強活著。”
    正說著,一位名叫瑪莎的婦女慢慢走過來,她的臉上布滿了淚痕,雙手粗糙得像老樹皮,指關節處還有未愈合的傷口,觸目驚心。她拉住念念的手,聲音沙啞得幾乎聽不清:“姑娘,我們找過警察,找過政府,可沒人願意幫我們……那個商人有錢有勢,他們都怕他。我們實在走投無路了,你能不能幫幫我們?”
    瑪莎的手冰涼冰涼的,力氣卻很大,緊緊地攥著念念的手,仿佛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念念的心裏像被針紮了一樣疼,眼淚差點掉下來。她從小就跟著林晚參與各種公益項目,見多了需要幫助的人,可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真切地感受到一種無力的絕望。她學的是國際法,每天在書本裏鑽研的就是“正義”“公平”,可此刻,麵對這些被欺負得毫無還手之力的難民,她突然覺得,那些書本上的文字,應該變成保護弱者的武器。
    一個念頭在她心裏生根發芽,越來越清晰:“我要幫他們維權!用法律的武器,把屬於他們的土地奪回來!”
    回到國內,念念立刻在大學裏發起了組建公益律師團的號召。她在校園論壇上寫下了自己在非洲的所見所聞,配上難民營婦女哭泣的照片經過同意後拍攝),最後寫道:“我們學法律,不是為了畢業後賺大錢,而是為了讓正義不缺席。現在,有一群人需要我們的幫助,有沒有人願意和我一起,去非洲做公益維權?”
    帖子一發出去,短短一天時間,就收到了幾十條報名信息。有學國際法的同學,有精通英語和斯瓦希裏語的翻譯專業學生,有擅長整理資料的文科生素材,還有會拍攝剪輯的傳媒學生。大家雖然來自不同專業,卻抱著同一個信念——用自己的知識,給弱者帶去站起來的力量。就這樣,“星火公益律師團”正式成立了,一群平均年齡隻有22歲的年輕人,湊成了一支看似“不靠譜”的臨時團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維權之路,遠比他們想象中艱難百倍。
    第一個難題就是語言不通。肯尼亞當地主要說斯瓦希裏語,雖然部分人會說英語,但難民們大多隻會說方言。為了能和難民順暢溝通,團隊裏的每個人都買了斯瓦希裏語學習教材,下載了聽力app,每天熬夜惡補。有時候為了記住一個單詞,要反複讀幾十遍,舌頭都繞不過來;為了練習口語,他們還特意請了學校裏的非洲留學生當老師,每天放學後就拉著老師練習對話,連吃飯的時候都在互相用斯瓦希裏語交流,鬧了不少笑話。
    第二個難題是證據難尋。那個非法占地的商人勢力很大,在當地根基深厚,不僅買通了部分官員,還雇傭了保安看守工廠。附近的居民都怕被報複,沒人敢輕易給難民作證。念念和團隊成員隻能趁著夜色,偷偷潛入工廠附近,用無人機拍攝工廠侵占土地的證據。有一次,他們剛拍了沒幾分鍾,就被工廠的保安發現了,保安拿著手電筒和棍棒,大喊著追了過來。念念帶著團隊成員在黑暗中狂奔,腳下的石子硌得腳生疼,身後的腳步聲越來越近,直到躲進一片茂密的灌木叢裏,才勉強逃過一劫。出來的時候,每個人的衣服都被劃破了,身上沾滿了泥土和草屑,團隊裏的男生小王還崴了腳,一瘸一拐地走了很久才回到住處。
    第三個難題是法律體係的差異。非洲國家的法律體係和中國完全不同,很多法律條文晦澀難懂,而且還存在大量的地方習俗法,和國際法衝突不斷。為了梳理清楚維權思路,念念和團隊成員泡在學校的圖書館裏,翻閱了厚厚的肯尼亞憲法、土地法以及相關的國際法典籍,一頁一頁地做筆記,把重點內容標出來,再結合難民的實際情況,一點點構建維權方案。有時候為了一個法律條文的解讀,他們會爭論到半夜,查遍所有的參考資料,直到達成一致意見。
    林晚得知念念的想法後,不僅沒有反對,反而全力支持她。知道團隊資金緊張,林晚立刻從自己的公益基金裏撥款,給他們提供了差旅費、住宿費和設備費;擔心他們缺乏實戰經驗,又聯係了國際律師協會的資深專家,給團隊做線上指導,解答他們在法律適用上的疑問。陸哲也幫了不少忙,他協調了星辰科技在肯尼亞的光伏站工作人員,讓他們多關照念念團隊的安全,一旦遇到危險,隨時可以聯係光伏站的安保人員求助。
    有一次,念念帶著團隊去難民營收集證人證言,剛走到半路,就被幾個凶神惡煞的男人攔住了。為首的男人留著絡腮胡,手裏拿著一根粗壯的木棍,眼神凶狠地盯著他們:“你們是來多管閑事的吧?我勸你們趕緊滾,再敢靠近難民營,就把你們扔到沙漠裏喂野獸!”
    團隊裏的幾個女生嚇得臉色發白,下意識地往後退了一步。念念雖然也嚇得手心冒汗,心髒“咚咚”直跳,但還是強裝鎮定,挺直了腰板,從口袋裏掏出手機,打開裏麵存的肯尼亞憲法條文和國際法相關規定,大聲說道:“你們的行為已經違反了肯尼亞憲法第40條關於財產權的規定,同時也違反了《世界人權宣言》第17條,侵占難民的土地是明確的犯罪行為!如果你們再不退讓,我們就向國際刑事法院提起訴訟,到時候你們誰也跑不了!”
    她的聲音雖然帶著一絲顫抖,卻字字鏗鏘有力。或許是念念的氣勢震懾住了對方,又或許是他們怕事情鬧大,影響到非法工廠的運營,為首的絡腮胡男人狠狠地瞪了他們一眼,罵罵咧咧地帶著人離開了。
    事後,團隊裏的男生小李後怕地說:“念念,剛才太危險了,他們手裏都拿著棍子,真動手的話我們根本打不過。要不我們先停下來,從長計議?”
    念念搖了搖頭,眼裏滿是堅定:“我們停下來容易,可那些難民怎麽辦?他們已經走投無路了,我們是他們最後的希望。再難,我們也要堅持下去!”
    就這樣,念念和團隊成員頂著烈日,冒著被報複的風險,一次次往返於難民營、圖書館和法院之間。他們整理了厚厚的幾摞證據材料,裏麵有土地所有權證明、工廠非法占地的照片和視頻、難民受傷的醫療記錄,還有幾十份證人證言。在國際律師協會專家的指導下,他們先後多次向肯尼亞當地法院提起訴訟,終於,在經曆了無數次駁回和補充材料後,法院同意開庭審理這起案件。
    開庭那天,難民營裏的100名難民都來了。他們穿著自己最幹淨的衣服,早早地就來到了法院門口,排著隊走進旁聽席。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緊張和期待,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有的難民還在小聲祈禱,希望能得到一個公正的判決。
    念念作為團隊代表,穿著一身得體的黑色西裝,站在法庭的原告席上。雖然是第一次在異國他鄉的法庭上發言,但她絲毫沒有怯場。她條理清晰地陳述了證據,引用了相關的法律條文,從土地所有權的合法性,到商人非法占地的事實,再到難民遭受的損失,每一句話都擲地有聲,讓在場的人都為之動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法官敲下法槌,用洪亮的聲音宣布:“原告勝訴!被告需在15日內立即歸還侵占的難民土地,並賠償全體原告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撫慰金!”時,法庭裏瞬間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難民們激動地擁抱在一起,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有的老人甚至跪在地上,雙手合十,嘴裏念叨著感謝的話語。瑪莎快步跑到念念麵前,緊緊地抱住她,哽咽著說:“謝謝你!謝謝你!是你給了我們活下去的希望!”
    這個案例很快傳遍了整個非洲,越來越多遭受不公待遇的難民找到了念念的“星火公益律師團”,希望他們能幫忙維權。念念和團隊成員又陸續接手了幾個案件,每一個都全力以赴,用法律武器保護弱者的權益。
    此刻,站在聯合國的頒獎台上,念念接過聯合國秘書長親自頒發的沉甸甸的獎牌,獎牌是純銀打造的,上麵刻著“全球青少年公益獎”的字樣,還有一雙翅膀的圖案,象征著希望和守護。她的指尖輕輕摩挲著獎牌,聲音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哽咽,卻異常堅定:“謝謝評委們的認可,這個獎項不屬於我一個人,屬於我們‘星火公益律師團’的每一個成員,屬於那些給予我們指導的國際律師專家,更屬於那些勇敢站出來爭取自己權益的難民們。”
    她頓了頓,目光穿過人群,落在台下的林晚和陸哲身上,眼裏滿是感激:“還要特別謝謝我的姐姐林晚和陸哲哥哥。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是姐姐給了我們資金和資源支持,是陸哲哥哥幫我們保障安全,給了我們堅持下去的勇氣。我一直記得姐姐說過,真正的公益不是施舍,不是同情,而是給弱者站起來的力量,讓他們有能力保護自己。未來,我們會繼續帶著這份信念,去更多需要幫助的地方,幫更多受欺負的人維權,讓法律成為他們最堅實的後盾!”
    話音剛落,台下的掌聲再次響了起來,比之前更加熱烈,不少人還站起來鼓掌,眼裏滿是讚賞。聯合國秘書長緩緩走上台,笑著和念念握了握手,他的手掌寬大而溫暖,語氣裏滿是欣慰:“年輕的姑娘,你們做得非常棒!用法律的武器保護難民的合法權益,用實際行動傳遞正義和希望,你們是未來的公益領袖,是全人類的驕傲!我相信,在你們的影響下,會有更多年輕人加入公益的行列,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公平、更加美好!”
    秘書長的話讓台下的掌聲持續了很久,林晚看著台上閃閃發光的念念,眼裏不知不覺地蓄滿了淚水。她想起自己小時候,母親蘇晴總是教育她要善良、要正義,要盡自己所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現在,這份信念不僅在她自己身上延續,還傳遞給了念念,傳遞給了更多年輕的一代。陸哲輕輕握住林晚的手,指尖傳來溫暖的觸感,他低聲說:“你看,念念真的長大了,成了能獨當一麵的公益領袖了。”
    林晚點點頭,擦掉眼角的淚水,笑著說:“是啊,我們的公益事業,終於有接班人了。”
    頒獎儀式結束後,各國代表紛紛圍了過來,和念念以及團隊成員們交流。有的代表表示要給“星火公益律師團”提供資金支持,有的邀請他們去自己的國家開展公益維權項目,還有的提出要和他們合作,共同推進全球難民權益保護工作。非洲的難民代表瑪莎也特意從肯尼亞趕來,給念念送了一條親手編織的彩色圍巾,圍巾上繡著非洲特有的圖騰,色彩鮮豔:“這是我們全村人一起編織的,代表著我們的感謝和祝福,謝謝你,我的孩子。”
    念念接過圍巾,圍在脖子上,一股暖流從脖子蔓延到全身。她笑著對瑪莎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以後我們還會去非洲,幫更多像你們一樣的人。”
    當天晚上,“中國星火公益律師團獲全球青少年公益獎”的消息傳遍了全球。國內的媒體紛紛報道,念念 未來公益領袖 星火公益律師團 非洲維權 等話題很快登上了熱搜。網友們紛紛留言點讚:“念念太厲害了!才22歲就帶領團隊幫難民維權,年輕有為,為中國青少年驕傲!”“用法律武器幫弱者維權,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公益,比那些隻靠捐款的公益有力量多了!”“林總和念念簡直是公益母女檔,一個用技術照亮世界,一個用法律守護正義,太讓人佩服了!”
    而此刻的念念,正和團隊成員們圍坐在酒店的房間裏,桌子上擺著剛點的外賣,大家一邊吃,一邊熱烈地討論著下一步的公益計劃。“我們接下來可以去東南亞,那邊也有很多難民需要幫助!”“我覺得可以先做一個法律科普手冊,翻譯成當地語言,發給難民們!”“還要培養當地的法律人才,這樣就算我們走了,他們也能自己維權!”
    燈光下,他們年輕的臉上滿是憧憬和熱情,像一顆顆燃燒的星火,雖然每一顆都很微弱,但匯聚在一起,就能形成照亮黑暗的熊熊火焰。念念看著身邊誌同道合的夥伴們,心裏充滿了力量。她知道,這個“全球青少年公益獎”不是結束,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未來,她會帶著“星火公益律師團”,去更多需要的地方,用法律的光芒,照亮弱者前行的道路,讓正義不再缺席。
    喜歡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請大家收藏:()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