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法護公益赴哈佛,少年誌在護難民
字數:7291 加入書籤
第77章:法護公益赴哈佛,少年誌在護難民
江城的初夏,風裏裹著草木的清新,吹進星火公益那間窗明幾淨的辦公室。靠牆的書櫃裏,整齊碼放著一排排公益案例卷宗,封麵印著的“星火燎原”四個字,在透過百葉窗斜灑進來的陽光裏泛著暖光,像藏著無數份未涼的善意。
念念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白襯衫,紮著利落的馬尾,額前的碎發被汗水濡濕,貼在光潔的額頭上。她正趴在靠窗的辦公桌上,手裏握著一支黑色水筆,專注地整理著難民維權的案例資料——這是她堅持了整整三年的誌願工作,每周不管功課多忙,都會抽半天時間來這裏,幫律師團整理文件、聯係當事人、核對證據鏈。指尖劃過的卷宗上,密密麻麻記滿了她的筆記,有的地方用紅筆圈出關鍵信息,有的地方用藍筆寫下自己的疑問和思考,頁邊空白處還畫著簡單的邏輯圖,看得出來,每一份資料她都用心對待了。
“念念,有你的國際快遞!從美國寄來的,沉甸甸的!”公益組織的負責人王姐抱著一個厚實的白色信封走進來,臉上帶著藏不住的神秘笑意,“你看這落款,哈佛大學法學院!快拆開看看,是不是咱們盼了好久的好消息!”
念念的手猛地一頓,手裏的水筆差點從指尖滑落。她猛地抬起頭,眼裏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的驚喜,隨即像一陣風似的快步走過去,接過那個信封。信封質感厚實,上麵印著哈佛大學標誌性的紅色校徽,燙金的字體在陽光下閃著微光,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仿佛裝著她一整年的期待與努力。
她的指尖輕輕摩挲著校徽,心跳快得像擂鼓,“咚咚咚”地撞著胸腔——為了這個錄取結果,她準備了整整一年。從熬夜撰寫申請文書,到反複打磨個人陳述,再到緊張得手心冒汗的線上麵試,每個環節都不敢有半點鬆懈。多少個深夜,她一邊刷著國際難民法的專業資料,一邊對著鏡子練習英文表達,就盼著能收到這封來自哈佛的信。
周圍的誌願者們聞聲都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起哄:“肯定是錄取通知書!念念之前就說申請了哈佛的公益法律專業,這架勢錯不了!”“念念這麽優秀,又有愛心又努力,哈佛要是不收她才可惜呢!”“快打開快打開!我們等著沾沾喜氣,以後也能跟別人說,我們認識哈佛高材生!”
念念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激動的心情,指尖微微發顫地拆開信封。一張印著哈佛法學院徽章的錄取通知書,像一片輕盈的羽毛,從信封裏緩緩滑了出來,落在她伸出的手心裏。她展開信紙,逐字逐句地讀著,當目光落在“公益法律專業”那幾個黑色的印刷體上時,眼眶瞬間紅了,滾燙的淚水不受控製地湧了上來,嘴角卻忍不住高高上揚,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哽咽與激動:“我被錄取了!我真的被哈佛公益法律專業錄取了!”
辦公室裏瞬間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誌願者們紛紛圍上來,有的拍著她的肩膀,有的給她遞紙巾擦眼淚,還有的拿出手機拍照記錄這珍貴的時刻。王姐笑著拍了拍她的後背:“我就知道你一定行!念念,你是咱們星火公益的驕傲!這麽多年的努力沒白費,以後可要在哈佛好好深造,將來成為頂尖的公益律師!”
正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推開,林晚和陸哲走了進來——他們本來是來和星火公益討論罕見病患者法律援助的合作事宜,沒想到剛一進門,就被屋裏熱烈的氛圍和念念通紅的眼眶吸引了。“什麽事這麽熱鬧?”林晚笑著問,目光不經意間落在念念手裏那張印著哈佛校徽的紙上,瞬間明白了過來,眼裏立刻漾起了笑意。
“晚晚姐!陸哥!”念念像是看到了親人一樣,再也忍不住,提著錄取通知書就跑了過去,把信紙遞到他們麵前,眼淚還在順著臉頰往下流,聲音卻滿是喜悅,“我被哈佛錄取了!是公益法律專業!”
林晚小心翼翼地接過錄取通知書,低頭仔細看著上麵的每一個字,從學校名稱到專業方向,再到錄取日期,看得格外認真。她的臉上,笑容一點點擴大,眼裏滿是掩不住的驕傲與欣慰:“念念,你太厲害了!真為你高興!”她想起第一次見念念時的場景,那時的念念還是個跟著律師團跑前跑後的小姑娘,說話輕聲細語,卻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幫當事人遞水、安撫情緒。如今,這個小姑娘已經長成了有明確誌向、能獨當一麵的少年,還考上了世界頂尖的法學院,怎麽能不讓人驕傲。
陸哲也湊過去看了一眼錄取通知書,然後伸出手,輕輕拍了拍念念的肩膀,語氣沉穩卻帶著十足的讚賞:“不錯,有目標、有毅力,還能為了自己的理想堅持這麽久,終於得償所願了。跟我們說說,為什麽非要這麽執著於公益法律專業?哈佛有那麽多優秀的專業,你完全可以有其他選擇。”
念念用紙巾擦了擦眼淚,深吸一口氣,眼神瞬間變得格外堅定,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我要幫全球的難民維權!”她頓了頓,目光落在辦公桌上那疊厚厚的卷宗上,聲音裏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沉重,“這幾年跟著星火公益的律師團做誌願,我見過太多太多難民的困境了。他們背井離鄉,有的是因為戰爭,有的是因為自然災害,有的是因為種族歧視,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親人,隻能在異國他鄉顛沛流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轉身走到辦公桌前,拿起最上麵的一份卷宗,小心翼翼地翻開其中一頁,指著上麵的文字和照片說:“晚晚姐,陸哥,你們看這個案例。這是一家來自索馬裏的難民,丈夫在戰亂中受傷,妻子帶著兩個孩子逃到鄰國,本以為能找到一條生路,結果卻被當地的黑勢力欺壓。他們僅有的一點財物被搶奪,孩子想上學,卻被學校以‘非法居留’為由拒絕,甚至還遭到了當地居民的排擠和打罵。”
“我們的律師團花了整整半年時間,跑遍了當地的移民局、教育局,收集了大量證據,又聯係了國際人權組織,才終於幫他們爭取到了合法的居留權,還讓孩子順利走進了學校。”念念的聲音有些哽咽,手指輕輕拂過照片上那兩個孩子的笑臉,“可這樣的案例太多了,全球還有無數難民麵臨著同樣的困境。他們語言不通,不了解當地的法律,不知道該找誰求助,隻能默默忍受著不公。他們需要法律的保護,需要有人為他們發聲,幫他們爭取應有的權利,讓他們在絕望中看到希望。”
“我查過資料,哈佛的公益法律專業是全球最好的。”念念抬起頭,眼裏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與向往,“那裏有最頂尖的教授,他們一輩子都在研究國際難民法、人權法,有最豐富的案例資源,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他們都懷著同樣的理想,想為弱勢群體發聲。我要去那裏學好專業知識,把國際難民法、人權法、移民法都學透,掌握最專業的法律技能。”
她的目光變得越來越遠,像是已經看到了未來的畫麵:“等我學成回來,我要成立一個全球難民維權組織,招募更多有愛心、有專業能力的公益律師,走遍世界各地,幫那些像索馬裏難民一樣的人爭取權利。我要幫他們爭取合法的居留權,爭取孩子的受教育權,爭取基本的醫療保障,還要幫他們對抗歧視和欺壓,讓他們在異國他鄉也能挺直腰杆做人,也能感受到公平和正義,也能擁有活下去的希望。”
林晚靜靜地聽著念念的話,心裏滿是感動與認可。她想起自己做光伏公益時,一直強調“賦能”——用光伏技術給貧困地區賦能,用技能培訓給婦女賦能,用知識給孩子賦能。而念念選擇的公益法律,正是給弱勢群體賦能的另一種重要方式——用法律武器為他們保駕護航,讓他們在麵對不公時,有勇氣、有途徑去抗爭,讓公益事業不再隻是單純的物質幫助,更有了堅實的法律支撐。
“有你在,公益更有保障。”林晚伸出手,緊緊握住念念的手,語氣真誠而堅定,“念念,你說得太對了。公益事業不僅需要技術和資金,更需要法律的支撐。很多公益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法律問題:比如難民的居留權糾紛,罕見病患者的醫療保障維權,貧困地區資源分配的法律爭議,還有公益組織自身的合規運營問題,這些都需要專業的法律人士來幫忙。”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你學好公益法律,不僅能幫難民維權,還能為全球的公益事業築牢一道‘防火牆’。以後我們的光伏公益項目走到哪裏,你的法律支持就跟到哪裏,讓那些想破壞公益、欺壓弱勢群體的人不敢輕易下手,讓我們的善意不被踐踏,讓幫助更有力量、更有底氣。”
陸哲也點點頭,補充道:“法律是底線,也是最有力的保障。你選擇這個專業,是在為公益事業搭建最堅實的根基。有意思的是,星辰去it學光伏技術,以後用技術賦能;你去哈佛學公益法律,以後用法律護航。你們兩個,一個技術,一個法律,將來聯手,一定能讓公益事業發展得更穩、更遠。”
正在這時,辦公室的門又被推開了,張瑤和大姑拎著東西走了進來。張瑤手裏捧著一束金燦燦的向日葵,花瓣飽滿,開得正盛;大姑手裏則拎著一個圓圓的蛋糕,蛋糕上用奶油畫著法槌和愛心的圖案,旁邊還寫著“念念加油”四個小字,一看就是親手做的。
“念念!恭喜你呀!”張瑤一進門就大聲喊道,把向日葵遞到念念手裏,“聽說你被哈佛錄取了,還是公益法律專業,太牛了!這束向日葵送你,祝你在哈佛像向日葵一樣,永遠向著陽光,朝著自己的理想前進!”
大姑也跟著湊過來,把蛋糕放在辦公桌上,笑得合不攏嘴:“念念這孩子,打小就心善,總想著幫別人。記得上次跟晚晚去索馬裏,看到難民孩子沒飯吃,她偷偷把自己的零食全分給了人家,還跟著大姑一起給孩子們上課。現在考上這麽好的大學,學能幫人的法律,大姑真為你驕傲!”
她拉著念念的手,絮絮叨叨地叮囑:“以後去了美國,可別忘了照顧好自己,按時吃飯,天冷了加衣服。常給大姑發視頻,跟大姑說說外國的法律跟咱中國的不一樣在哪,大姑雖然聽不懂,但就想聽聽你的聲音,知道你一切都好。”
念念接過向日葵,抱著大姑的胳膊,眼眶又紅了:“謝謝張瑤阿姨,謝謝大姑!我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辜負你們的期望。將來我不僅要幫難民維權,還要給大家的公益項目提供法律支持,張瑤阿姨的非遺光伏走出去,大姑的光伏課開到更多地方,都不用擔心法律問題,我來給你們保駕護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正在這時,林晚的手機響了,是萊拉打來的視頻電話。林晚接通電話,把手機對準念念,笑著說:“萊拉,告訴你個好消息,念念被哈佛公益法律專業錄取了!”
“真的嗎?!”萊拉的聲音立刻從手機裏傳出來,滿是激動,“念念,恭喜你!你太了不起了!我真為你高興!”屏幕裏的萊拉,穿著一身光伏公益組織的製服,背景是索馬裏的光伏小學,遠處能看到藍色的光伏板,“念念,你知道嗎?索馬裏有很多難民,他們逃到這裏後,還是會遇到各種困難,有的找不到工作,有的孩子沒法上學,還有的會被欺負。等你學成回來,一定要來索馬裏,幫我們的難民爭取更多權利!我會一直等你,給你當翻譯,帶你走遍索馬裏的每個角落!”
視頻裏,瑪麗嬸子也湊了過來,她手裏還抱著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對著念念豎起了大拇指,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念念,好樣的!用法律保護我們,保護所有需要幫助的人,你是我們的英雄!”
念念對著屏幕用力點頭,眼裏閃著堅定的光:“萊拉阿姨,瑪麗嬸子,你們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等我學成了,第一個就去索馬裏,幫大家維權,讓所有難民都能過上安穩的日子!”
當天晚上,大家在星火公益的辦公室裏辦了個小小的慶祝會。辦公桌上擺滿了食物,有大姑親手做的蛋糕,有張瑤買來的水果和零食,還有誌願者們湊錢買的飲料。蛋糕上的蠟燭被點燃,橘黃色的火焰跳動著,映著每個人臉上的笑容。
念念閉上眼睛,雙手合十,默默許下心願:“希望將來能用我所學的法律知識,保護每一個需要幫助的難民,讓他們在困境中也能感受到正義的力量;希望公益事業能在法律的護航下,走得更遠、更穩,讓更多善意傳遞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她睜開眼睛,一口氣吹滅了蠟燭,辦公室裏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林晚看著眼前這個充滿理想和熱血的少年,心裏感慨萬千——從星辰到念念,從光伏技術到公益法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過了公益的接力棒,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善意”與“責任”,這大概就是公益最美的樣子: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慶祝會結束後,念念回到家,把錄取通知書小心翼翼地放進一個精致的相框裏,擺在書桌最顯眼的位置。書桌的左側,放著她這幾年整理的公益案例卷宗,每一本都被她翻得有些陳舊;右側,是一摞厚厚的法律書籍,從《國際難民法》到《人權法概論》,再到《公益組織法律實務》,每一本上麵都寫滿了她的筆記。
她打開電腦,給哈佛法學院的教授發了一封郵件,詳細說明了自己對難民維權的關注,還附上了自己整理的幾個典型案例分析——那是她花了一個月時間,結合星火公益的實際工作寫成的,雖然還帶著些許青澀,卻充滿了真誠與思考。郵件的末尾,她寫道:“我始終相信,法律不僅是冰冷的條文,更是溫暖的守護。它能為困境中的人撐起一片藍天,能讓公平與正義跨越國界、跨越種族。我希望能在哈佛,學好這份‘守護的力量’,將來用法律為全球難民保駕護航,讓他們在絕望中也能看到光。”
發送完郵件,念念趴在書桌上,看著窗外的夜空。星星點點的燈光,從城市的各個角落亮起,像無數顆小小的星辰,照亮了黑夜。她知道,去哈佛上學,隻是她公益法律之路的開始,未來還有無數的挑戰在等著她:複雜的國際法律體係、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難民問題的根深蒂固……但她一點都不害怕。
因為她知道,她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晚晚姐的光伏技術能給難民帶去生活的希望,陸哥的支持能給她堅實的後盾,張瑤阿姨和大姑的鼓勵能給她溫暖的力量,還有萊拉阿姨、瑪麗嬸子,以及無數需要幫助的難民,都在等著她。
林晚和陸哲站在念念的房門口,看著她認真的背影,相視而笑。陸哲輕聲說:“哈佛的公益法律領域,藏著不少挑戰。國際難民問題複雜,涉及的法律體係又多,念念這一路,肯定不容易。說不定還會遇到誌同道合的夥伴,也可能會遇到持不同意見的對手,甚至可能會麵臨一些難以想象的阻力。”
“但我相信她。”林晚的眼神格外堅定,語氣裏滿是信任,“她有愛心,有毅力,還有明確的目標,更重要的是,她心裏裝著別人,裝著對正義的追求。這樣的孩子,不管遇到什麽困難,都能堅持下去。而且,她不是一個人,我們都會是她最堅實的後盾。”
誰也不知道,即將遠赴哈佛的念念,會在法學院遇到怎樣的挑戰,會結識怎樣的夥伴,會如何用法律武器為全球難民維權;誰也不知道,她將來成立的全球難民維權組織,會如何影響世界,會如何與星辰的光伏技術、張瑤的非遺文化、大姑的光伏教學碰撞出更精彩的火花——而這,正是屬於念念的、剛剛開啟的正義之旅,也是這個充滿善意與溫暖的故事,留給未來的又一個充滿希望的伏筆。
喜歡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請大家收藏:()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