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赤子歸鄉赴國難,十億微光暖敘利亞
字數:6632 加入書籤
第78章:赤子歸鄉赴國難,十億微光暖敘利亞
清華園的六月,梧桐樹葉綠得發亮,陽光透過枝葉灑在畢業典禮的紅毯上,映得每個人臉上都喜氣洋洋。萊拉穿著一身學士服,流蘇垂在耳邊,手裏捧著公益慈善專業的畢業證書,眼裏閃著既激動又堅定的光——今天,她要從這裏畢業,然後踏上回家的路。
“萊拉!恭喜畢業!”林晚和陸哲快步走過來,手裏捧著一束用光伏絲線編織的向日葵,花瓣上的微型芯片在陽光下閃著微光,“這是張瑤特意給你做的,既能當裝飾,曬曬太陽還能給手機充電,路上能用得上。”
萊拉接過花,緊緊抱住林晚:“晚晚姐姐,謝謝你們來送我。”她的聲音帶著一絲哽咽,“我要回敘利亞了,就像當年你媽媽幫我一樣,我要幫我的國家。”
周圍的同學和老師都圍了過來,有人遞上祝福的卡片,有人拍著她的肩膀鼓勵。萊拉的導師感慨道:“萊拉是我教過最有韌性的學生,從索馬裏難民營到清華畢業,現在還要回敘利亞做公益,這份初心太難得了。”
萊拉舉起畢業證書,對著大家深深鞠了一躬:“這幾年,我在清華學了公益管理、項目運營,跟著晚晚姐姐跑遍了中國的公益項目,見證了晚晴基金怎麽用‘賦能’改變一個個家庭。現在,我要回敘利亞,建一個像晚晴基金一樣的公益組織,幫我的國家走出戰亂的陰影。”
她的目光掃過林晚、大姑、張瑤,語氣格外堅定:“敘利亞有太多孩子失去了家園,沒學上、沒飯吃;有太多婦女失去了親人,隻能獨自支撐家庭;還有太多地區因為戰亂,連基本的電力和幹淨的水都沒有。我要像晚晚姐姐幫我那樣,給孩子們建學校,給婦女們提供技能培訓,給貧困地區帶去光伏能源,讓我的國家慢慢好起來。”
大姑拉著萊拉的手,眼眶紅紅的:“好丫頭,大姑支持你!當年你在索馬裏光伏小學讀書的樣子,大姑還記著呢,現在你長大了,能幫自己的國家了,大姑真為你驕傲!”她從包裏掏出一個繡著光伏板圖案的荷包,“這裏麵裝著咱光伏站的幸運符,帶著它,一路平安,公益路上也順順利利的!”
張瑤笑著說:“萊拉,我已經設計好了一批適合敘利亞孩子的光伏校服,又輕便又能發光,晚上走路安全,還能給小電器充電,我已經讓人生產了,後續會運到敘利亞給你送去!以後你的公益組織要搞文化活動,我也給你設計非遺光伏服飾,讓孩子們感受中國文化的同時,也能用上清潔能源!”
陸哲點點頭:“敘利亞的戰後重建需要大量資金和資源,我們會幫你對接全球光伏聯盟的資源,給你送去最急需的光伏設備,讓學校和社區先通上電。”
林晚看著萊拉堅定的眼神,想起了當年自己接手星辰時的樣子,心裏滿是感動和認可:“萊拉,你的初心和勇氣,讓我想起了我的媽媽。晚晴基金當年能幫到你,現在也一定會支持你。”她頓了頓,語氣真誠,“我代表晚晴基金,給你的公益組織捐贈10億元,用於建學校、采購光伏設備、開展技能培訓——你盡管放手去做,我們都是你最堅實的後盾。”
“10億?”萊拉猛地抬起頭,眼裏滿是難以置信,“晚晚姐姐,這太多了……”
“不多。”林晚搖搖頭,握住她的手,“公益不是一個人的事,是所有人的事。當年你媽媽把你托付給我們,現在你要回去幫自己的國家,我們怎麽能不支持?這10億,是晚晴基金的心意,也是全球光伏聯盟的支持,更是無數被你感動的人的祝福。”
萊拉的眼淚瞬間湧了出來,她緊緊抱住林晚,聲音哽咽:“謝謝晚晚姐姐,謝謝大家……我一定會好好利用這筆錢,建更多的學校,幫更多的人,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畢業典禮結束後,萊拉沒有停留,直接收拾行李,踏上了前往敘利亞的航班。飛機上,她看著窗外的雲層,手裏緊緊攥著大姑送的荷包和林晚送的光伏向日葵,心裏滿是憧憬和決心。她想起當年在索馬裏難民營,蘇晴阿姨給她帶來上學的機會;想起在清華的課堂上,老師教她公益項目的運營方法;想起跟著林晚去甘肅山區,看到光伏小學裏孩子們明亮的眼睛——這些畫麵,都成了她前進的動力。
十幾個小時後,飛機降落在敘利亞大馬士革國際機場。走出機場,萊拉看著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心裏百感交集。曾經繁華的街道,還有戰亂留下的痕跡,路邊偶爾能看到流離失所的難民,孩子們穿著破舊的衣服,眼神裏滿是迷茫。
“萊拉!”不遠處,幾個年輕人舉著寫有她名字的牌子,激動地揮手。他們是萊拉的同學和朋友,也是和她一樣,想要為國家做點事情的年輕人。
“好久不見!”萊拉跑過去,和他們緊緊擁抱。
“我們都聽說你要回來建公益組織,都想跟著你一起幹!”其中一個叫卡裏姆的年輕人說,“我學的是建築設計,能幫你建學校;她叫阿米娜,學的是教育,能給孩子們上課;還有穆罕默德,學的是電氣工程,能幫你安裝光伏設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萊拉看著身邊誌同道合的夥伴,心裏暖暖的:“太好了!有你們在,我更有信心了!我們的組織就叫‘敘利亞曙光基金’,像晚晴基金一樣,用善意和賦能,給敘利亞帶來曙光!”
接下來的日子裏,萊拉和夥伴們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先在大馬士革郊區租了一間簡陋的房子,作為“敘利亞曙光基金”的臨時辦公室。白天,他們頂著烈日,走遍敘利亞的各個城市和鄉村,調研需要幫助的人群;晚上,他們在臨時辦公室裏熬夜製定項目計劃,燈光昏暗,就用林晚寄來的微型光伏燈照明。
萊拉第一時間聯係了林晚,通過視頻展示了他們的工作:“晚晚姐姐,你看,這是我們的臨時辦公室,雖然簡陋,但我們都很有幹勁。我們調研發現,敘利亞有很多孩子因為戰亂失學,還有很多婦女沒有收入來源,我們想先建兩所光伏小學,再開展婦女技能培訓,教她們刺繡、編織,然後通過晚晴基金的渠道,把她們的手工藝品賣到中國,讓她們能養活自己和家庭。”
林晚看著視頻裏萊拉曬得黝黑的臉,眼裏滿是心疼和驕傲:“萊拉,你們做得很好!光伏小學的建設,我已經讓星辰科技的工程師團隊出發了,他們會帶著柔性光伏膜和儲能設備,幫你們把學校建得又安全又亮堂。婦女技能培訓需要的材料和師資,我們也會盡快安排,手工藝品的銷售渠道,張瑤已經在對接國內的電商平台了,你放心!”
幾天後,星辰科技的工程師團隊抵達敘利亞,帶著大量的柔性光伏膜、微型光伏燈和儲能設備。萊拉和夥伴們跟著工程師們一起,在大馬士革郊區和阿勒頗分別選址,開始建設光伏小學。
建設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資金短缺雖然林晚捐了10億,但後續還有很多開銷)、建材運輸不便、部分地區還有戰亂的風險……但萊拉沒有放棄。她一邊和當地政府溝通,爭取支持;一邊聯係全球光伏聯盟的夥伴,尋求幫助;一邊給當地的居民做工作,讓他們參與到學校的建設中,既能拿到報酬,又能學到技能。
當地的居民被萊拉的真誠和堅持打動,紛紛加入建設隊伍。一位失去兒子的老人,每天都來工地幫忙搬磚、和水泥,他說:“萊拉是個好孩子,她想讓我們的孩子有學上,我們一定要支持她!”一位年輕的母親,主動承擔起給工人們做飯的任務,她說:“我想讓我的孩子以後能在光伏小學裏讀書,能用上幹淨的水、明亮的燈,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兩個月後,兩所光伏小學順利建成。學校的屋頂貼滿了柔性光伏膜,教室的窗戶上裝著光伏玻璃,既能采光,又能發電;教室裏的燈光、投影儀,都是用光伏能源供電;學校裏還建了光伏海水淡化站,解決了師生的飲水問題。
開學那天,孩子們穿著張瑤設計的光伏校服,高高興興地走進學校。校服的領口繡著“曙光”二字,用光伏絲線繡成,在陽光下閃著微光;校服的口袋裏還嵌著微型光伏芯片,能給兒童手表充電。孩子們坐在亮堂的教室裏,看著黑板上的投影儀,眼裏滿是好奇和興奮。
“我從來沒見過這麽亮的教室!”一個小男孩拉著萊拉的手,笑著說,“以後我再也不用在昏暗的燈光下寫作業了!”
萊拉蹲下來,摸了摸小男孩的頭,眼裏滿是欣慰:“以後你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也像晚晚姐姐一樣,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美好。”
與此同時,婦女技能培訓也順利開展起來。萊拉請來了中國的刺繡老師和當地的編織藝人,教婦女們刺繡、編織。教室裏同樣裝著光伏燈,晚上也能上課;婦女們製作的手工藝品,通過張瑤對接的電商平台,賣到了中國和全球各地,每個月都能拿到穩定的收入。
一位叫法蒂瑪的婦女,曾經因為戰亂失去了丈夫,獨自帶著三個孩子,生活十分艱難。參加技能培訓後,她學會了刺繡,每個月能賺不少錢,不僅能給孩子買課本、買衣服,還能給家裏添置家具。她激動地對萊拉說:“謝謝你,萊拉!是你給了我活下去的希望,讓我能挺直腰杆養活我的孩子!”
萊拉把這些畫麵拍成視頻,發給林晚和大家。視頻裏,孩子們在光伏小學裏讀書、玩耍,婦女們在技能培訓教室裏認真學習,臉上都帶著幸福的笑容。
林晚看著視頻,心裏滿是欣慰。她給萊拉回視頻:“萊拉,你做得太棒了!‘敘利亞曙光基金’已經初見成效,以後我們會繼續支持你,建更多的光伏小學,開展更多的技能培訓,讓更多的敘利亞人受益。”
陸哲也在視頻裏說:“我們已經和聯合國公益組織對接好了,他們會給‘敘利亞曙光基金’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支持,讓你們的公益項目能覆蓋更多的地區。”
大姑拿著手機,對著視頻裏的萊拉說:“好丫頭,大姑為你驕傲!等你那邊穩定了,大姑要去敘利亞看你,教你們的婦女們安裝光伏設備,讓她們不僅能做手工藝品,還能成為光伏技術員,賺更多的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瑤笑著說:“萊拉,我已經設計好了下一批光伏校服和手工藝品的樣品,很快就會運到敘利亞。我還想和你們合作,把敘利亞的傳統刺繡和中國的非遺工藝結合起來,設計出更有特色的產品,讓更多人了解敘利亞的文化!”
萊拉看著視頻裏熟悉的麵孔,心裏暖暖的:“謝謝大家!沒有你們的支持,就沒有‘敘利亞曙光基金’的今天。我會繼續努力,讓更多的敘利亞人感受到善意和希望,讓我們的國家早日恢複和平與繁榮。”
消息傳開後,全球各地的公益組織都紛紛向“敘利亞曙光基金”伸出援手,有的捐贈物資,有的派誌願者,有的提供技術支持。《紐約時報》報道了萊拉的故事,標題是《從索馬裏難民營到敘利亞公益領袖:萊拉用善意點亮戰亂之地》;《人民日報》也發文稱讚:“萊拉的故事,是公益無國界的最好見證,是中國公益理念的成功輸出。”
網友們也紛紛為萊拉點讚:“萊拉太了不起了!從被幫助的小女孩,變成幫助別人的公益領袖,這就是‘賦能’的力量!”“感謝林晚和晚晴基金的支持,讓善意跨越國界,溫暖敘利亞!”“希望敘利亞的孩子們都能在光伏燈下安心讀書,希望敘利亞早日恢複和平!”
半年後,林晚和陸哲一起前往敘利亞,看望萊拉和她的公益團隊。當他們走進光伏小學,看到孩子們在亮堂的教室裏朗讀課文,看到婦女們在技能培訓教室裏製作手工藝品,看到光伏站的藍色組件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心裏滿是感動。
萊拉帶著林晚和陸哲參觀學校和培訓中心,興奮地介紹:“晚晚姐姐,陸哥,你們看,這是我們新建的第三所光伏小學,下個月就要開學了;這是我們的手工藝品加工廠,現在已經有兩百多個婦女在這裏工作了;我們還和星辰科技合作,在周邊的村莊建了光伏抽水站,解決了村民的灌溉問題。”
林晚點點頭,笑著說:“萊拉,你已經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公益領袖了。‘敘利亞曙光基金’已經幫助了這麽多人,這就是‘賦能’的真正意義——不僅要幫助別人,還要讓別人有能力幫助自己。”
陸哲補充道:“我們計劃在敘利亞建設更多的光伏站和光伏海水淡化站,讓更多的地區用上清潔能源和幹淨的水。我們還會幫你們對接更多的國際資源,讓‘敘利亞曙光基金’的影響越來越大。”
萊拉看著林晚和陸哲,眼裏滿是感激:“謝謝你們!是你們讓我明白,公益不是施舍,是賦能;是你們讓我相信,即使在戰亂之地,也能開出希望之花。我會繼續帶著‘敘利亞曙光基金’,幫助更多的人,讓我的國家慢慢好起來。”
夕陽西下,光伏小學的光伏燈緩緩亮起,暖黃色的光映著孩子們的笑臉,也映著萊拉堅定的身影。林晚和陸哲站在學校的操場上,看著遠處的光伏組件在夕陽下泛著藍光,心裏感慨萬千——從索馬裏到中國,從中國到敘利亞,善意和希望像一束光,跨越國界,照亮了一個又一個黑暗的角落。
萊拉知道,她的公益之路還有很長,敘利亞的戰後重建還有很多困難,可能會遇到資金短缺、戰亂反複、外部勢力幹涉等各種挑戰。但她一點都不害怕,因為她知道,她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林晚、陸哲、大姑、張瑤,還有全球無數支持她的人,都是她最堅實的後盾。
而這,正是屬於萊拉的、剛剛開啟的公益之路,也是這個充滿善意與溫暖的故事,留給未來的又一個充滿希望的伏筆。誰也不知道,“敘利亞曙光基金”會在萊拉的帶領下,創造怎樣的奇跡;誰也不知道,萊拉會如何用她的智慧和勇氣,幫助敘利亞走出戰亂的陰影,走向和平與繁榮。但所有人都相信,隻要善意不滅,希望就不會熄滅,這束跨越國界的公益之光,終將照亮敘利亞的每一個角落。
喜歡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請大家收藏:()繼承千億遺產後,我靠預知躺贏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