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黃顙魚

字數:3990   加入書籤

A+A-


    楊啟老家所在的小縣城,就有一個站點。他們坐的這班車剛好在這裏停靠幾分鍾。
    這樣就方便了很多,一家人在縣城下車吃過午飯後,楊啟去租了一輛車大眾途觀,費用是300塊錢一天。
    再去買了一些煙酒禮品啥的,到家了肯定會去拜訪幾家實在親戚,村子裏的老大村長家得去吧!
    開車趕到家裏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多小時以後了。老媽開始收拾房間,出門十幾天,不說多髒,灰塵肯定不少。
    不一會鄰居三大爺過來了,他是老爸的堂哥,跟老爸關係很好,也算得上實在親戚。
    “三大爺,你好!”楊啟從小嘴就很甜,見到長輩都是第一時間叫人。一直深得長輩們的喜歡。
    “唉!小啟啊!好久不見了。這次跟你爸回來多住些日子啊!”
    三大爺接過楊啟散的煙,笑著和他說話。
    “住不了太久,我那邊還是挺忙的,這次回來主要還是接我爸我媽他們,去我那邊生活。”
    楊啟笑著回答。
    “小啟混的不錯哦!還買了一輛車。”三大爺剛才就注意到門口的車了。
    “哪有啊!一般一般,這輛車是我在縣城租的,我自己也有車,太遠了沒開過來。”
    “你和我爸聊,我出去轉轉先。”
    楊啟溜達著離開家,開始到處閑逛。兩年多沒回來,小村莊也沒有什麽大變化。
    唯一的不同就是沒有多少年輕人,農村人口老齡化,這是全國性的社會問題。
    路上也碰到幾個村民,都是叔叔,伯伯,甚至是爺爺輩的。村民們對著楊啟也是噓寒問暖。楊啟一一打招呼散煙。
    不知不覺中來到村東邊的河邊。這條河寬約50來米,長度的話據說流經幾個縣,他也沒有具體了解。
    剛好看到有人劃著一艘小船靠岸,應該不是放地籠就是粘網的。
    楊啟一看原來是村裏的人,此人名叫楊立秋,和他爸是一輩人,好像是五服之外的同村人。
    據楊啟所了解,他們家幾代人都是靠著這條河吃飯的。是當地有名的漁民,長年打魚摸蝦,拿到鎮子裏去賣。
    家裏生活水平在村子裏麵,絕對算是佼佼者。
    楊啟和他們家小兒子同學,以前小時候上學,他家胖兒子早餐吃肉包,平時嘴裏零食不斷。
    楊啟因為家裏生活條件不好,啥也沒有。那家夥還老在他麵前吃東西,把楊啟給饞的直咽口水。
    瑪德,要不是實在打不過,早揍他一頓了。
    “立秋大爺,打魚呢?收獲怎麽樣啊?”
    楊啟當然不會記恨小時候的事了,笑容可掬的跟人打招呼。
    “哦喲!阿啟啊!好久不見了。收獲一般般,早幾年打魚人太多,搞太狠了,現在魚獲沒以前多了。”
    楊立秋接過楊啟遞過來的煙,回答道。    這話隻能心裏想想,不好說出口。嘴上說道:
    “再多的人,也沒有大爺你的技術硬。今天有沒有什麽好魚,我想買點回家嚐嚐鮮。”
    “你小子還是那麽會說話,今天別的魚也就一般般,不過有幾條黃刺魚個挺大的很不錯!你要不要看看。”
    楊立秋回答道。
    “哦!野生黃刺魚啊!那肯定要看看的。”
    黃刺魚,學名叫黃顙魚,因在祖國大江南北都能看見它的身影,故此各地的俗稱很多:黃刺魚,昂刺魚,黃鴨叫,黃臘丁,黃刺頭,嘎牙子等等。
    其胸鰭和背鰭各有一根毒刺,不小心被刺到,伴隨著紅腫和發癢,會讓你痛到懷疑人生。
    被抓到的時候,會發出類似“嘎嘎”的叫聲。估計有些地方叫它“黃鴨叫”,就是因此而來的。
    黃顙魚個體較小,肉質鮮嫩細膩,非常鮮美,且無小刺。
    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富含多種營養物質,也可入藥,煮食,配置藥膳服食。是我國名優淡水養殖魚類。
    近年來由於黃顙魚的養殖技術的成熟與完善。讓更多市民能夠品嚐到它的鮮美的同時,價格也下降的很厲害。
    不過純野生的黃顙魚價格,因其稀缺性依舊堅挺。
    當地市場養殖的黃顙魚,三兩以上的價格為25到40塊錢一斤。
    而同樣大小的野生黃顙魚,價格為60到80塊錢一斤。
    野生和養殖的黃顙魚還是很好辨認的。
    首先從形體上來看,野生的黃顙魚由於食物不穩定,以及在較大的水麵頻繁遊動覓食。因此長的相對瘦長一些。
    養殖的則剛好相反,因飼料充足,遊泳量小,長的圓潤肥大,腹部鼓脹。
    還有就是體色上麵,野生的體色自然,偏青黃或者暗黃,腹部為淺黃。
    養殖的黃顙魚可能因為飼料添加了色素,整體呈鮮黃,有的甚至在清洗魚的時候還會掉色。
    再一個就是在肉質和口感上麵的區別,野生黃顙魚肉質細膩緊實,脂肪含量低,口感鮮嫩美味。
    而養殖黃顙魚則肉質鬆散,體內脂肪含量沉澱較高。且帶有一股土腥味。
    楊啟當然認識野生黃顙魚,一看到活魚倉裏,提上來的其中一個魚簍裏麵的黃顙魚。就知道這是野生的,每條魚都有三兩以上。
    “立秋大爺,你這些黃刺魚真心不錯,是好貨。都賣給我吧!”
    楊啟朝著大爺比了比大拇指。
    “看看還有什麽魚,有喜歡的我都多買點。”
    楊立秋又相繼提上來幾個魚簍,看來他也是分好類了。
    楊啟一眼就看中了兩條都有七八兩重的金黃色的大板鯽,這個必須拿下。
    其他的翹嘴魚,後唇魚,小鯽魚什麽的,楊啟沒看上。倒是看中了那些溪哥魚。
    這種魚承載過楊啟的童年生活,小時候跟著村裏大一點的孩子經常釣到。這種小魚是河裏最多的魚種,肉質非常的鮮美。
    溪哥魚長不大,在楊啟的認知裏最大的,好像就是村裏那個比他大2歲的大鼻涕,有一次釣上來的一紮手那麽大。當時覺的好大一條魚啊!現在想起來最多一兩。
    各位看官老爺,可能會說,這不就是野釣四大害之一的白條嗎?
    其實這是兩種魚,溪哥魚刺軟肉嫩,非常的鮮美。可以用來白燒或者紅燒。
    而白條子刺是硬的,肉質緊實,紅燒都有土腥味。隻有油炸才最好吃。
    喜歡異能讓我成為職業釣魚佬請大家收藏:()異能讓我成為職業釣魚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