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相互映照
字數:4014 加入書籤
夜色漸深,雲頂苑的書房卻依舊亮著燈。
斯語麵前同時開著兩個文檔窗口,如同駕馭著兩艘航向不同的船隻,在思維的海洋裏並行不悖。
左邊的窗口,是《神雕俠侶》。
劇情已然推進到那場驚心動魄的“十六年之約”之後。
楊過在絕情穀底未能尋得小龍女,萬念俱灰,縱身躍下寒潭……
斯語的筆觸冷靜而克製,將楊過那份深入骨髓的絕望與執著,以及其後帶著雕兄浪跡天涯、行俠仗義,於狂放不羈中深藏刻骨相思的狀態,描繪得淋漓盡致。
他知道,讀者們正屏息凝神,等待著那個最終的答案。
他並不急於揭開謎底,而是細細打磨著楊過這十六年間的成長與沉澱,讓那份曆經磨難而愈發醇厚的深情,如同陳年佳釀,慢慢發酵。
右邊的窗口,則是全新的《封神演義》開篇。
他並未拘泥於地球原著的商周背景,而是將其嫁接於藍星大秦上古傳說中一個名為“玄商”的末代王朝。
君王“帝辛”被塑造為一位早期雄才大略、後期受蒙蔽而漸失民心的複雜君主,而非簡單的暴君。
對應的,“西周”也被一個名為“炎周”的部族聯盟所替代。
至於核心的闡教、截教之爭,他巧妙地將其轉化為“玉虛宮”與“碧遊宮”兩大超然勢力對於“天道運行”與“萬物截取一線生機”的理念之爭。
核心人物如薑子牙、申公豹、哪吒、楊戩等保留其核心人設與經典故事,但具體的神通法寶名稱、部分情節發生地,則進行了貼合藍星語境的微調。
例如,“哪吒鬧海”變成了“哪吒鬧玄冥真水”,“風火輪”或許源自“畢方神鳥”的遺蛻。
這些改動既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又賦予了作品一絲新鮮的異界色彩,更容易被藍星讀者接受。
同時創作兩部風格迥異、體量龐大的作品,對精力的消耗是巨大的。
即便是斯語,也感到了些許精神上的疲憊。
這並非靈感枯竭,而是同時維係兩個完整世界觀和複雜人物關係網帶來的天然負荷。
但他並未放緩節奏。
他的解決方法簡單而高效:極致的專注與嚴格的時間劃分。
上午,他屬於《神雕俠侶》,心隨楊過的黯然銷魂掌一起,在江湖的恩怨情仇中沉浮。
下午,他則沉浸於《封神演義》的玄奇世界,構思著玉虛宮門人下山輔佐炎周,與碧遊宮群仙各顯神通的宏大場麵。
夜晚,則留給音樂。
有時是繼續完善《臥虎藏龍》組曲的細節,有時是思考《洪荒》的音樂母題。
偶爾也會拿起二胡,拉上一曲《賽馬》片段活動手指,或是用古箏撥弄幾下《漁舟唱晚》的旋律放鬆心神。
這種高強度、多線程的創作狀態,在外人看來近乎瘋狂,但斯語卻樂在其中。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對不同藝術形式的掌控力,在這種交叉錘煉下,正變得愈發純熟和深入。
《神雕俠侶》的連載,在經曆了“龍女失貞”的暴風驟雨後,隨著楊過十六年的等待與成長,讀者們的心態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最初的憤怒與不解,逐漸被一種更深沉的期待與心疼所取代。
他們不再僅僅渴望一個完美的童話,而是開始品味這份殘缺與等待中所蘊含的、超越世俗的愛情力量。
評論區裏,雖然依舊有為小龍女鳴不平的聲音,但更多是討論楊過性格的轉變,以及猜測小龍女最終下落的帖子。
而《封神演義》的橫空出世,則在啟航中文網掀起了另一股狂潮。
開篇宏大的世界觀設定、鮮明的人物登場尤其是靈動非凡的哪吒)、以及“封神榜”這一貫穿始終的懸念,立刻抓住了無數讀者的眼球。
【臥槽!言吾大大又開新坑了!還是神話!】
【這設定牛逼!玉虛宮、碧遊宮,感覺比傳統的道教體係更帶感!】
【哪吒太帥了!抽龍筋!毀分身!這才是我想象中的少年神隻!】
【所以薑子牙是帶著任務下山的?封神榜到底是什麽?好奇死了!】
【雙開!言吾大大這是要逆天啊!關鍵是兩本都這麽好看!】
一時間,啟航中文網的流量再創新高。
言吾這個名字,幾乎成為了質量和影響力的代名詞。
編輯部更是將斯語奉若神明,沫沫編輯每天的工作都充滿了幸福的煩惱——
催更哪一本好呢?
顧磊則忙於處理因這兩部作品而產生的衍生合作邀約。
《神雕俠侶》的影視改編雖因前期爭議略有波折,但在張黎的堅持和斯語圍博發聲後,反而吸引了更多有實力的投資方關注,認為其話題度和藝術潛力並存。
《封神演義》更是因其宏大的場景和奇特的想象,剛一開篇就引來了多家頂級特效公司和遊戲開發商的目光。
斯語對於這些商業運作,依舊秉持著放手的態度,隻把握大方向。
他的核心,始終在於創作本身。
這一夜,他剛剛寫完《神雕俠侶》中,郭襄在風陵渡口初聞神雕俠事跡,那顆少女心悄然萌動的章節。
筆觸細膩,將郭襄的聰慧、天真與對那個傳奇身影的朦朧憧憬寫得極為動人。
保存文檔後,他切換到《封神演義》的界麵。
接下來,該寫薑子牙垂釣渭水,等待明主了。
他略微沉吟,指尖在鍵盤上敲下:
“渭水湯湯,其流潺潺。一老者持直鉤垂釣,離水三寸,口中念念有詞:‘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非為錦鱗設,隻釣王與侯。’”
寫到這裏,他停頓了一下。
目光掃過書房一角擺放的二胡和古箏。
一個念頭忽然閃過。
無論是《神雕》的俠骨柔情,還是《封神》的玄奇壯闊,其背後,似乎都缺了一點什麽……一種能夠將其精神內核進一步升華,更直接地撞擊人心的東西。
或許,是時候為它們,也為自己心中積攢的情緒,尋找一個音樂上的出口了。
不是《臥虎藏龍》那樣的協奏組曲,也不是《洪荒》那般遙遠的構想。
而是一些更凝練、更熾熱,能與文字相互映照的……歌曲?
他的眼神微微亮起,一個新的創作方向,在腦海中悄然浮現。
喜歡文豪:我什麽都略懂一二請大家收藏:()文豪:我什麽都略懂一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