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清代宮廷琵琶
字數:3553 加入書籤
李曉手指飛快地在平板上敲擊,將關鍵信息牢牢鎖定。
“山鷹”和陳老幾乎同時收到了這條信息簡報。陳老立刻召集古文字和天文考古專家進行緊急研判。
“山鷹”則盯著“歸墟之眼”四個字,眼神深邃如海,立刻下令情報部門動用所有資源,在全球曆史地理檔案和秘聞中,尋找與這個發音或含義相關的任何地點!
風起青萍末
龍門山的風,卷過新建的合金工事,發出低沉的嗚咽。夕陽的餘暉給冰冷的金屬鍍上一層暖金色。
宗渝站在工事最高的了望平台上,俯瞰著下方忙碌的營地,特遺局的技術人員在調試儀器,總局的專家在激烈討論,胖子和安保隊員在認真巡邏,張凡大姐正與後勤人員核對清單,李曉則抱著一疊資料快步走向臨時分析中心…
他手中摩挲著那塊溫潤的龜甲,感受著體內流淌的、比之前強大了許多的靈能,以及腦海中係統界麵上清晰的【殘缺星圖】記錄和那個神秘的地名標記。
“蝕月之影”的印記如同潛伏的陰影,冰冷依舊。
逃走的“蝰蛇”是暗處的毒牙。
“歸墟之眼”指向未知的遠方。
特遺局的合作與監控如影隨形。
範知瑤的案子似乎還有尾巴,她發來信息說近期可能來西南出差。
蘇瑾的邀約,也還靜靜地躺在手機裏…
然而,他不再是孤身一人,也不再是任人揉捏的小角色。他有了“燭龍”的身份,有了並肩作戰的夥伴,有了國家的資源,盡管行事不能像之前那樣隨意,但也更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必須麵對的挑戰。
山風獵獵,吹動宗渝的衣襟。他望著遠方連綿起伏、仿佛潛藏著無盡秘密的群山,眼神如出鞘的利劍,銳利而堅定。嘴角緩緩勾起一抹充滿戰意的弧度。
新的征程,風起青萍之末。而他,已整裝待發。
“歸墟之眼…蝕月之影…‘蝰蛇’…我們,走著瞧。”
這件琵琶頸做工極其考究,雖曆經歲月侵蝕和地層擠壓而斷裂,仍能看出其選料上乘正是頂級小葉紫檀、雕工精湛,尤其那淺浮雕纏枝蓮紋,其間還有細微的雲蝠紋做為點綴紋飾,可以說是巧奪天工。
有個斷裂麵參差不齊,像是被暴力折斷。最奇特的是,在琵琶頸末端用於固定弦軸的位置,鑲嵌著一小塊幽暗深沉、非金非木的黑色薄片,薄片上似乎有極細微的、難以辨認的陰刻紋路,與龜甲和石板的符號風格隱隱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又不完全相同,顯得更為古老陰鬱。
“清代宮廷的琵琶?怎麽會出現在這商周祭祀坑裏?”
胖子撓著頭,一臉不解。
李曉迅速拍照記錄:
“看這雕工和用料,絕非民間之物。而且這鑲嵌的黑色薄片…感覺很不一般。”
張凡大姐也湊近看了看:
“這紋飾…有點像是內務府造辦處的手藝。怪事。”
宗渝眉頭緊鎖。他的【地脈望氣術】能感覺到這琵琶頸上纏繞著一股極其濃鬱、混雜著絕望、不甘與深沉守護執念的殘留意念,遠比普通古物強烈得多。
尤其是那塊黑色薄片,散發著一種冰冷、吸引又令人心悸的微弱波動。
“這東西…有故事。很深的故事,我好好感應一下...。”
宗渝沉聲道,隨後他指尖輕輕拂過那斷裂處,意念一動【微觀溯源】的能力已悄然啟動,目標正是鎖定那塊黑色薄片和琵琶頸本身承載的強烈意念殘留。
係統聲也實時響起,
“開始回溯...”
宗渝的靈魂經曆了一段光怪陸離的時間通道後,忽然停在了一個節點,場景正是光緒十六年1890年)的紫禁城,內務府樣式房間裏。
此時那種冰冷的金屬質感已經褪去,宗渝的意識正“附著”在了一個人身上——正是雷思起。
他是聲名赫赫的“樣式雷”家族第七代傳人,此刻他正伏案於堆積如山的圖樣之中,臉色蒼白憔悴,眼窩深陷,手指因過度勞累正在微微顫抖。
此時在他的手中,正緊緊攥著一張特殊的、描繪著惠陵同治帝陵)地宮深處某個隱秘角落的圖紙。
圖紙上,清晰地標注著一處結構異常——其下方似乎連接著一個更古老、更龐大的未知空間輪廓,輪廓中,赫然有一個與宗渝手中龜甲符號有七八分相似的標記!
而在圖紙的邊緣,用極小的字標注著:
“疑為前朝祭壇,蘊大凶,亦或藏秘?”
宗渝附身的雷思起此時心跳如鼓,充滿了恐懼與發現驚天秘密的震撼。
他想起數月前,奉慈禧太後密旨,以“修繕風水”為名,秘密探查惠陵地宮深處。
結果,在預定位置之下,竟然發現了一處被人工巧妙封堵、年代遠早於清代的巨大石室遺跡!
石室牆壁上布滿了奇詭的紋路,中心位置還殘留著一個破碎的基座,基座上散落著幾塊與龜甲符號同源的青銅殘片,正是龍門山神樹部件的風格...!
而其中一塊最大的殘片,就被他偷偷的帶了回來,鑲嵌在了這把準備獻給珍妃的琵琶上作為裝飾和…掩護。
在那個時代,宮廷中暗流湧動,很多事情都會成為慈禧的陰影 ,那個所謂的老佛爺對權力和身後事有著病態的執著。
正是她密令雷思起探查惠陵,表麵是關心兒子陵寢風水,實則是擔憂同治帝,這個非己出的兒子陵寢壓過她未來的定東陵風水,更深層的是對任何可能影響她“萬年吉地”秘密的恐懼
她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就是她無處不在的眼睛和耳朵。
而此時珍妃的處境也極其危險,她是光緒帝寵愛的珍妃,性格活潑,略通音律,也是這紫檀琵琶的預定主人。
喜歡往世之眼請大家收藏:()往世之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