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雷思起珍妃的忠誠與堅持

字數:3922   加入書籤

A+A-


    她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就是她無處不在的眼睛和耳朵。
    而此時珍妃的處境也極其危險,她是光緒帝寵愛的珍妃,性格活潑,略通音律,也是這紫檀琵琶的預定主人。
    但她深得帝心,又支持光緒維新思想,早已成為慈禧的眼中釘。
    慈禧將琵琶賜給珍妃,本身就帶著監視和“賞玩籠中鳥”的意味。
    目前的殺機已經初現,因為此時的雷思起知道了太多不該知道的秘密——惠陵下的前朝遺跡、遺跡中蘊藏的未知凶險或秘密。
    以及慈禧對陵寢風水的極端瘋魔心態。雷思起已經預感到自己命不久矣。
    他必須在死前,將惠陵下的秘密和那塊關鍵的青銅殘片轉移出去!
    獻給珍妃的琵琶,就成了他唯一能想到的、相對安全的傳遞媒介。
    他利用鑲嵌工藝,將青銅殘片巧妙偽裝成裝飾,並希望聰慧的珍妃能發現其中異常。
    而就在此刻雷思起不知道的是風暴已經降臨。
    此時宗渝附身的雷思起正心神不寧,李蓮英帶著兩個麵無表情的小太監突然闖入了這間樣式房,他帶著一絲陰冷的笑意看著雷思起,
    “雷大人,老佛爺口諭,宣您即刻覲見。”
    李蓮英皮笑肉不笑,眼神陰鷙地掃過雷思起手中未來得及完全收起的圖紙一角。
    聽見“老佛爺”這個字眼雷思起渾身一顫,強作鎮定:
    “李總管,容我更衣…”
    “不必了,老佛爺等著呢。”
    李蓮英的語氣不容置疑。
    而此時的儲秀宮內,氣氛更是壓抑得令人窒息。
    慈禧正半閉著眼,手中撚著佛珠,她的聲音聽不出是喜還是怒:
    “雷愛卿,惠陵的事…查得如何了?”
    雷思起跪伏在地,冷汗已經浸透內衫:
    “回…回老佛爺,微臣仔細勘驗,惠陵地宮穩固,風水…風水並無大礙,隻需…”
    “哦?並無大礙?”
    慈禧猛地睜開眼,精光四射,
    “哀家怎麽聽說…你在下麵,發現了些…不該發現的東西?”
    她的話如同一把冰冷的匕首,直刺雷思起心窩。
    李蓮英在一旁陰惻惻地補充:
    “雷大人,那圖紙上畫的…是什麽呀?老佛爺的陵寢,容不得半點差池,更容不得…前朝的髒東西!”
    雷思起知道瞞不住了,絕望瞬間湧上了心頭。
    他隻能硬著頭皮,將發現前朝遺跡和其中“蘊大凶”的推測說了出來,但刻意隱去了青銅殘片和符號的具體信息,隻含糊地說是一些“奇特古物”。
    慈禧聽完,沉默了良久,此時殿內可以說是落針可聞。
    最終,她緩緩開口,聲音冰冷刺骨更透著一股狠毒的殺機:
    “前朝餘孽,陰魂不散,竟敢擾我大清龍脈安寧!雷愛卿,你辛苦了。此事…到此為止。哀家不想聽到任何風言風語出現。明白嗎...?”
    “微臣…明白!”
    雷思起如蒙大赦,卻又心沉穀底。他明白,
    “到此為止”的意思,就是讓他帶著這個秘密永遠閉嘴。
    當雷思起回到府中,已是油盡燈枯狀態,因為他被賜下了慢性毒藥。他將兒子雷廷昌叫到床前,氣息奄奄地交代完後事。
    隨後他拿出那張最關鍵的圖紙和一塊拓印著詭異符號的薄紙,正是黑色薄片的紋飾拓印,而後他把它們塞進一個特製的、藏在琵琶腹內共鳴箱夾層中的扁形銅盒裏。
    “昌兒…惠陵之下…藏有大秘…關乎社稷…凶吉難測…圖紙…在此…真正的…關鍵…在…在…”
    他顫抖的手指指向那把已完工、鑲嵌著黑色青銅殘片薄片)的紫檀琵琶,
    “…珍主兒…聰慧…或許…能…琵琶…弦斷…秘現…”
    雷思起的話還未說完,就一口黑血噴出,從此溘然長逝。
    跪在塌前的雷廷昌悲痛欲絕,但他已經牢牢記住了父親的遺言和琵琶的重要性。
    就在雷思起死後宗渝的靈魂就附著在了琴身上。
    數日後,這把凝聚著雷思起心血和臨終托付的紫檀琵琶,被當作慈禧“恩賞”,送到了珍妃宮中。
    珍妃撫摸著光滑的琴身,對那枚獨特的黑色鑲嵌片多看了幾眼,她覺得有些異樣,但也並未深究。
    而她不知道的是,這琵琶裏藏著一個足以驚天的秘密和一個忠誠靈魂的泣血守護。
    時間來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正是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那段時間,在慈禧倉皇西逃之前,她直接下令將珍妃投入井中溺斃。
    而附著在琴身上的宗渝看到在珍妃被帶走前的最後時刻,她似乎預感到了什麽。
    她屏退左右的太監丫鬟後,獨自在冷清的景祺閣內,最後一次撫摸著那把心愛的琵琶。
    她的指尖劃過冰冷的弦和那枚黑色的鑲嵌片,也許是冥冥中的感應,也許是雷廷昌後來通過隱秘渠道傳遞的暗示,
    和最後模糊閃現雷廷昌那焦急的臉,她竟鬼使神差地找到了共鳴箱的隱秘機關,取出了那個小小的銅盒!
    看著盒中的圖紙和拓印的詭異符號,聯想到宮中的種種傳聞和自身的處境,聰慧的珍妃瞬間明白了許多。
    此時絕望與決絕交織在她的眼中。
    她知道自己難逃一死,但必須讓這個秘密有重見天日的機會!
    她迅速將圖紙和拓印折疊好,用防水的油綢緊緊包裹起來,然後奮力拆下琵琶頸上那枚鑲嵌著青銅殘片薄片)的部件,
    又將油綢小包死死塞進了琵琶頸末端掏空的一處極小暗格內,再將部件粗暴地按回原位,這就導致琴的內部結構受損,形成了日後的那處斷裂!
    她剛做完這一切,太監那粗暴的砸門聲和嗬斥聲已然傳來…
    “砰!”
    琵琶被珍妃在掙紮中奮力擲向牆壁!琴身應聲碎裂,琴頸也斷裂開來!
    而後又在混亂中被踢到了角落。珍妃被拖走了,隻留下斷弦的悲鳴和滿地狼藉。
    那把承載著雙重秘密,惠陵疑塚圖和蝕月符號的斷頸琵琶,在清宮傾覆的混亂中,被某個貪財的太監或潰兵拾得,最終流落在了宮外。
    喜歡往世之眼請大家收藏:()往世之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