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血淚琵琶弦
字數:3593 加入書籤
就在下一刻,宗渝猛地從回溯中抽離意識,此時他的額頭已布滿冷汗,胸口還在劇烈起伏,仿佛親身經曆了那段驚心動魄的宮廷慘劇和珍妃最後的絕望守護。
“宗渝哥!你沒事吧...?”
李曉和胖子緊張地圍了上來。
宗渝擺擺手,眼神銳利如電看向那把殘破的琵琶琴:
“快!檢查這琵琶頸的斷裂麵!裏麵有東西!”
而後在特遺局技術人員的精細操作下,琵琶頸末端被小心剖開。果然,一個用早已腐朽的油綢包裹的、極小的扁平油紙包被取了出來!
油紙包內,是兩張脆弱發黃、卻保存相對完好的紙張,正是雷思起繪製的“惠陵地宮疑塚圖”,
他清晰標注了通往地下前朝祭壇蝕月遺跡)的隱秘入口和內部結構草圖,並特別標注了發現青銅殘片神樹部件的位置。
第二個是珍妃後來藏入的符號拓印,正是那黑色薄片也是青銅殘片上的完整陰刻紋路!
這紋路,竟然與龜甲符號有同源之感,但更加複雜、古老,充滿一種陰冷的禁錮意味。
此時宗渝腦海傳來了係統的提示音
叮【發現關鍵關聯信息!符號與“蝕月之影”能量禁錮召喚儀式高度相關!疑似為更古老的“蝕月”符文變體!】
宗渝此刻也初步梳理出了後來這個器物的來源和經過。
這把琵琶流落民間後,幾經輾轉。清末民初時期,一個參與過盜掘清東陵,很可能也包括珍妃墓所在妃園寢的軍閥軍官,
得到了這把殘破但木料名貴的琵琶。他和其手下應該是不識貨,隻當是普通古董,在後來參與一次對龍門山古墓實為商周祭祀坑的盜掘活動時,
將此物隨身攜帶或作為工具。後在盜墓團夥內訌或遭遇某種意外,如觸動祭壇殘餘能量引發塌方時,琵琶被遺落或掩埋在坑中。
黑色薄片也是青銅殘片的真相正是龍門山神樹基座散落的第三塊“節點鑰”碎片!
它被清人發現於惠陵下的蝕月遺跡,可能是另一處小型節點或分支,因其材質特殊、紋路詭秘,被雷思起當作珍品鑲嵌於琵琶上。
其蘊含的微弱同源能量,正是吸引宗渝注意的關鍵!
而這幅惠陵疑塚圖的價值可就太大了,它直接指向一處未被發現的、與“蝕月之影”相關的清代遺跡惠陵下,那裏可能還存有其他神樹部件或關鍵信息。
這也印證了“蝕月之影”的遺跡並非孤例,而是多點分布,且被後世清代偶然發現並試圖掩蓋。
而珍妃藏入的拓印符號,為後續解析龜甲和石板的符號體係也提供了更古老、更核心的參照,可能揭示出控製或對抗蝕月能量的關鍵!
“血淚琵琶弦”的故事震撼了所有人。一段清宮秘辛,兩代人的守護,正是雷思起的忠誠珍妃的堅持,最終通過一件跨越時空的器物,將線索傳遞到了宗渝手中。
這也讓宗渝成功獲取了第三塊“節點鑰”碎片也就是那黑色薄片,雖然能量微弱,但本質同源。
而惠陵疑塚圖又給他指向了新的蝕月遺跡探索點。
還有那核心蝕月符文的拓印也正好是解析符號體係的關鍵鑰匙。
正在此時係統發布任務的聲音在他腦海裏響起,,
叮 主線任務【尋找剩餘“節點鑰”】進度更新1?)。
新的探索目標確立:清東陵,惠陵地宮深處!
此時宗渝對“蝕月之影”的認知也加深了一層,他知道其影響之大,跨越數千年,遺跡更是分布廣泛,其秘密的揭示,被後世權力者恐懼並掩蓋。
回想回溯中珍妃的決絕與雷思起的忠誠,讓宗渝的心情特別沉重,這也更堅定了其揭開真相、不讓守護者白白犧牲的決心。
宗渝將那塊冰冷、承載著血淚的第三塊節點鑰碎片握在掌心,感受著它與另外兩塊碎片以及龜甲產生的微弱共鳴。
他看向手中泛黃的疑塚圖,圖中那幽深的地宮入口和詭異的蝕月標記,仿佛一張通往更黑暗、更龐大謎團的邀請函。
“雷思起…珍妃…你們守護的秘密,不會永遠埋藏。”
宗渝低聲自語,目光投向北方——清東陵的方向。
“下一個目標,惠陵!”
龍門山的風,似乎也帶著曆史的嗚咽,預示著下一段跨越時空的冒險,即將在帝王陵寢的幽深地宮中展開。
而“蝕月之影”的輪廓,在宗渝心中,似乎又清晰了一分,也更危險了一分。
龍門山事件已經塵埃落定,李勝蘭身陷囹圄,等待她的隻有法律的審判。
但宗渝、特遺局“山鷹”和陳老都清楚,李勝蘭不過是一枚棋子,她背後必然存在著一個更龐大、更危險的勢力。
對李勝蘭的審訊以及對她過往通訊、財務往來的深度挖掘,結合“蝰蛇”追捕線獲取的零星情報,一張名為“蝕月之眼”tipse)的境外組織輪廓逐漸清晰起來。
這個組織名為 “蝕月之眼”並非近代產物,其根源可追溯至大航海時代甚至更早。
核心成員由一群堅信“蝕月之影”並非單純邪惡存在,而是“宇宙真理”、“終極力量”或“淨化之源”的狂熱信徒和研究者組成。
他們認為人類文明是“錯誤”或“枷鎖”,唯有釋放或掌控“蝕月之影”的力量,才能帶來“新生”或“升華”。
這個組織的目標非常明確,他們窮盡數個世紀,在全球範圍內秘密搜尋與“蝕月之影”相關的遺跡、器物也就是神樹部件和節點鑰等等。
還有符文的解讀,如龜甲和石板符號的一整套體係。其終極目標並非毀滅,而是控製或引導這股力量,達成其扭曲的“淨化”或“進化”願景就如同邪教組織一般。
而龍門山祭壇就是他們長期監控的重要節點之一。
他們的運作模式可以說是高度隱秘,雖然其結構鬆散,但核心層聯係卻相當緊密。
他們以跨國基金會,比如“星塵遺產保護基金會”、藝術品收藏其實就是文物走私網絡、前沿科技研究機構,以及研究異常能量、古代符號的考古學者為掩護。
喜歡往世之眼請大家收藏:()往世之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