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神策集結,濮州擴軍

字數:4261   加入書籤

A+A-


    長安城外的神策軍大營,甲胄的寒芒映著秋日殘陽。
    田令孜站在高台上,手指輕叩著欄杆,身後捧著錦盒的親衛躬身待命。
    他看著下方五萬軍士列成的方陣,這是他用三年時間、耗盡內庫打造的私兵,甲片用冷鍛工藝反複捶打,能硬抗普通箭矢;弓弩皆是蜀地良工所製,射程比藩鎮兵器遠出三成。
    “朱玫、李昌符的信使來了嗎?”
    田令孜的聲音尖細,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回左軍使,已在帳外候著。” 親衛答道。
    田令孜揮揮手:“把東西給他們。”
    親衛打開錦盒,裏麵是兩封蠟丸密信,還有兩對成色極佳的羊脂玉璧。
    “告訴朱節度使,除了一成鹽利,靜難軍可世襲邠寧節度使;告訴李節度使,鳳翔鎮若能先登河中,我保他兼領興元節度使。”
    信使接過錦盒迅速離去。
    三日後的同州渡口,朱玫與李昌符的兵馬如期而至。
    靜難軍的紅甲與鳳翔軍的青甲在黃河岸邊綿延十裏,朱玫摩挲著田令孜送來的玉璧,對李昌符笑道:“田公公這次是下了血本,鹽利一成加世襲權,夠咱們傳三代了。”
    李昌符把玩著密信,信紙邊緣還沾著淡淡的龍涎香。
    “王重榮那老匹夫還在城頭擺架子,昨夜我已派細作混進河中,等浮橋一搭好,就燒了他的糧倉。”
    兩人相視大笑,笑聲裏滿是對鹽池的覬覦。
    十萬大軍開始在河岸打造浮橋,鬆木撞擊的悶響與士兵的號子聲交織,對岸的河中鎮城頭,王重榮望著那連綿的營帳,指甲深深掐進垛口的青磚。
    “節度使,神策軍的浮橋快搭到河心了!”
    郭琪氣喘籲籲地跑來,“李克用的信使帶回消息,說他正召集諸將議事,還要先討伐朱溫。”
    “蠢貨!”
    王重榮猛地轉身,案上的密信散落一地。
    三日前發出的第一封求援信,字裏行間還透著幾分藩鎮間的客套;而此刻他提筆寫下的第二封,墨跡已近猙獰:
    “沙陀鐵騎縱橫天下,豈因私怨誤大事?田令孜謀奪鹽池是假,欲吞河中、扼晉咽喉是真!今浮橋將成,十萬虎狼臨門,重榮若亡,晉陽必成下一個河中!將軍若念唇齒之情,速發援兵;若執意伐汴,就等著為我收屍吧!”
    信使接過密信快速離去。
    郭琪望著信使疾馳的背影,突然道:“節度使,咱們是不是該備條後路?”
    王重榮猛地拔出佩刀,將刀鞘砸在地上:“備什麽後路!傳我命令,把鹽池的存鹽全倒進黃河,老子就是毀了這聚寶盆,也不讓田令孜得手!”
    一日後,晉陽節度使府的議事堂,燭火將李克用的影子拉得很長。
    他將王重榮的兩封密信拍在案上,第一封還透著平穩,第二封的字跡已扭曲如蛇。
    “義父,王重榮這是狗急跳牆了!”
    李存孝將拳頭砸在案上,十五歲的少年已生得虎背熊腰,“朱溫那廝才是心腹大患,當年在汴州擺鴻門宴,若不是親衛拚死護衛,義父早就.....”
    “住口!” 李存信厲聲打斷,他比李存孝年長五歲,性子沉穩許多,“王重榮信裏說得明白,田令孜奪鹽池是為了扼住晉陽的咽喉!咱們每年要從河中買十萬石鹽,若鹽池被神策軍控製,他一封文書就能斷了咱們的鹽路!”
    周德威輕撫胡須:“存信所言極是。秦宗權在中原作亂,朱溫自顧不暇,此時伐汴師出無名;而田令孜私建神策軍,天下藩鎮皆恨之,南下清君側,名正言順。”
    眾將爭論不休時,監軍張承業從袖中取出另一封密信,那是他安插在長安的細作傳來的,上麵詳細記載了田令孜與朱玫、李昌符的盟約。
    “將軍請看,” 老宦官的聲音帶著寒意,“田令孜許給朱玫世襲權,許給李昌符兼領興元,這哪裏是討逆,分明是在劃分勢力範圍!若讓他拿下河中,下一步就是聯合中原藩鎮圍攻晉陽!”
    李克用獨眼猛地一縮,他抓起王重榮的書信,指腹摩挲著那猙獰的字跡。
    當年汴州之仇他刻骨銘心,但張承業的話如警鍾在耳,私怨再深,也不及生存之危。
    “傳我將令!” 李克用猛地站起,虎皮椅被撞得後退半尺,“蓋寓留守晉陽,調發糧草;周德威率五千騎兵為先鋒,三日之內必須趕到同州渡口!存孝、存信各領一萬飛虎軍,隨我主力跟進!”
    他將血書揣進懷中,聲音震得帳頂落灰,“告訴王重榮,老子這就去救他!但他要是敢藏私,休怪我沙陀刀不認人!”
    三日後,晉陽城外揚起漫天煙塵。
    李存孝的五千飛虎軍清一色黑盔黑甲,戰馬披著重鎧,馬蹄踏過處,地麵竟微微發顫。
    李克用勒馬立於高坡,看著這支親手訓練的鐵騎,突然放聲大笑:“田令孜,朱玫,你們的死期到了!”
    中和四年八月。
    濮州城外的招兵處,隊伍從營門一直排到黃河岸邊,綿延三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霍存站在高台上,看著下方密密麻麻的人群,手裏的名冊已記滿五本,短短十日,報名者竟達一萬三千餘人。
    “陳州流民王緒,年十五,父母被秦宗權所殺,願從軍報仇!”
    “滑州鐵匠張春,年三十五,能打造長矛,願隨軍造甲!”
    “澶州商戶李明瑞,年二十一,會算賬目,願做糧官!”
    喊報名的聲浪此起彼伏,李燁走在隊列中,看著一張張飽經風霜卻眼神熾熱的臉。
    一個斷了左臂的漢子拄著木杖上前:“使君,俺叫趙老栓,濮州人,去年被秦宗權的兵砍了胳膊,俺雖然不能衝鋒,卻能喂馬、做飯,求您收下俺!”
    李燁扶住他:“老栓,你去馬廄當管事,每月發兩石糧,還能把家人接到營裏住。” 趙老栓愣了愣,突然跪地磕頭,額頭撞得地麵咚咚響:“使君真是活菩薩!”
    隊伍裏爆發出熱烈的歡呼,李燁轉身對霍存道:“告訴夥房,今日加肉!每營殺兩頭豬,讓弟兄們吃飽!”
    他又看向張歸霸,“把新兵按特長分營,力氣大的編為步兵營,會騎馬的編為騎兵營,懂手藝的編為匠營,識字的編為文書營。”
    “主公,” 羅隱匆匆趕來,手裏拿著新造的軍餉賬冊,“三州府庫盤點完畢,扣除擴軍開支,還能支撐一年!另外,柳度支那邊傳來消息,咱們派往河東的商隊,第一次就換回了五百匹戰馬!”
    李燁接過賬冊,看著上麵收入的數字,嘴角揚起笑意。
    他走到靶場,隻見新兵們正在練習射箭,雖然動作生疏,卻個個拚盡全力。
    王緒個子瘦小,拉不開強弓,就用腰腹發力,一箭射出,雖未中靶心,卻也落在了靶上。
    “好樣的!” 李燁喊道,“給新兵們換強弓,每人每天加練一個時辰!”
    他又對霍存道,“從銳士都抽調一百老兵當教頭,每個隊配一個,一個月後,我要看到一支能打仗的隊伍!”
    霍存立的筆直厲聲道,“屬下領命!”
    喜歡踏平五代,我建最強帝國請大家收藏:()踏平五代,我建最強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