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宣府危局,豫東有信五)

字數:4703   加入書籤

A+A-


    午後的暖陽慵懶地灑在禦書房門前石階上,朱有建便在這一方靜謐天地裏悠然垂釣,消磨著時光,仿若遠離塵世的釣者。
    整整一個下午,他都沉浸其中,心無旁騖,手中釣竿仿若與他融為一體,其間,他一共起竿三次,收獲兩條小魚、一條大魚,被他裝進魚簍裏。
    至於如何分辨魚的大小,個中訣竅全在他收竿時的動作幅度與力度之上,經驗老到的太監們瞧在眼裏,心中自是有數。
    倘若有畫師將此刻的場景繪製成一幅即景圖,那畫麵必定是:
    禦書房的門扉半開半掩,透著幾分閑適,皇帝朱有建安然端坐於搖椅之上,身姿放鬆卻又帶著幾分專注;
    他雙手穩穩握住釣竿,魚線垂直而下,魚鉤懸空離地約一尺有餘,仿若在靜靜等待著水下魚兒的青睞。
    王承恩身姿挺拔,靜靜侍立在搖椅左側,眼神關切卻又不失分寸,時刻留意著主子的需求。
    門外左右兩側,各有兩名太監垂手而立,麵容恭敬,身旁還站著一名宮女,身姿婀娜,眉眼低垂,手中或捧著茶盞,或拿著拂塵,隨時待命。
    再看那四根廊柱之下,各有兩名內衛值守,他們身著勁裝,目光炯炯,警惕地使注視著四周動靜,確保這片小天地的安全無虞。
    如此種種,構成了一幅仿若歲月靜好的祥和畫麵,讓人暫時忘卻了宮牆之外的兵荒馬亂,仿若置身世外桃源。
    “今日已然十三了啊……”
    朱有建原本靜坐在湖邊,手中執著釣竿,仿若沉醉在這片刻的寧靜之中,可忽地,他像是被一陣冷風吹透了心扉。
    輕輕歎息一聲,那歎息聲悠悠蕩蕩,瞬間打破了周遭的靜謐。
    他緩緩抬起手,動作帶著幾分遲緩與落寞,開始收起釣竿,每一個動作都似有千鈞重。
    目光也隨之抬起,望向遠方,隻是那眼中透著的落寞與無奈,仿佛能將這一方天地都染得灰暗無光。
    “離那個日子越來越近了,”
    他喃喃自語,聲音低得仿若隻有自己能聽見,
    “今日這魚也釣得差不多了,且起身活動活動,準備用晚膳吧。”
    言語之間,滿是對即將到來之事的隱憂,那隱憂仿若一條無形的繩索,緊緊勒住了他的心。
    王承恩一直靜靜侍立在旁,將朱有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瞧在眼裏,此刻見主子這般神情,心中已是明了。
    他立刻轉身,動作輕盈而迅速,輕聲吩咐一旁候著的太監:
    “快,幫主子收拾魚竿。”
    那太監忙不迭地應道,聲音裏透著幾分小心翼翼,仿若生怕驚擾了這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洶湧的氛圍:
    “皇上,明兒可就是大朝會了,又要辛苦您啦!”
    這話語裏,滿是對朱有建的關切,隻是這關切藏在謹慎之後,在這宮中侍奉久了。
    他自是知曉如今這位主子的脾性,輕易不敢多言,生怕一個不小心,觸了黴頭,那後果可不是他能承受得起的。
    這話若是擱在從前的朱由檢身上,那可真是天方夜譚,仿若兩個不同世界的事兒。
    朱由檢在位時,那可真是宵衣旰食,每日天不亮就起身批閱奏章,深夜了還在為了國事勞心費神。
    為了這大明江山,操碎了心,哪有這般清閑時光,能悠然坐在禦書房釣魚。
    便是大明史上以清閑著稱的嘉靖與萬曆兩位皇帝,相較之下,怕都不及朱有建此刻的悠然自在。
    這位主兒,平日裏連奏章都懶得翻看,雖說時常待在禦書房。
    可那部匯聚華夏經籍之大成、堪稱文化瑰寶的《永樂大典》,就那麽明晃晃地擺在書櫥裏,他卻翻都未曾翻過。
    想當初,朱由檢是因國事繁忙,實在抽不出時間研讀,如今這朱有建卻是識字有限,“永樂大典”四個字,他瞪大眼睛瞧著,也僅能認出三個。
    更遑論知曉這部巨著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與曆史價值了。
    他上輩子不過是個尋常人,哪有機會接觸這般高深的學問。
    此番穿越而來,老天爺怕是真的弄錯了,指望他這般模樣去拯救大明,談何容易?
    仿若讓一個孩童去扛起千鈞重擔,實在是強人所難。
    好在朱有建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在這大廈將傾之際,他還不至於因絕望而瘋狂屠戮大臣。
    這並非是他心地仁慈,實則是有著自己的一番考量。
    朝廷如今囊中羞澀,沒錢發餉,可朝臣們卻大多富得流油,仿若一個個深藏不露的富豪。
    難保不會有人在絕境之中狗急跳牆,圖窮匕見,那鋒利的匕首說不定哪天就會刺向他。
    畢竟如今城內局勢動蕩,不知潛藏了多少賊探,他們仿若暗夜中的毒蛇,正虎視眈眈,伺機攪亂時局。
    若他真要對大臣們大開殺戒,說不定還沒等闖軍入城。
    自己就先被憤怒的臣子們砍了腦袋,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那可就真是冤死鬼了。
    用過晚膳,朱有建緩緩起身,腳步略顯沉重,在禦書房周遭緩緩踱步,權當消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走著走著,他的思緒卻仿若被一隻無形的手拉扯著,不由自主地飄回到昨夜坤寧宮的那一幕。
    那時的場景仿若噩夢一般,在他腦海中不斷回放,他不禁打了個寒顫,仿若被一盆冷水從頭澆到腳。
    心中暗自發誓,絕不願再經曆那樣的驚魂一夜,那一夜的恐懼,他實在不想再品嚐第二次。
    正走著,王承恩抱著一摞奏章匆匆走來,朱有建抬眼瞧見。
    眉頭微微一皺,那皺起的眉頭仿若一道溝壑,眼神中透著幾分不悅,仿若被人打擾了清淨。
    王承恩見狀,心中叫苦不迭,卻又無奈開口解釋:
    “皇上,這些皆是江南急件,湖廣賊寇如今鬧得正歡,當地官府懇請朝廷速速派兵鎮壓;
    四川那邊亦是不太平,有大寇肆虐,蜀王府都慘遭迫害,同樣求朝廷出兵相助;
    還有廣東那邊,紅毛葡人三番五次請求上岸租地,還聲稱願意與大明合作製造佛郎機炮。”
    朱有建不發一言,就這麽靜靜地盯著王承恩,那目光仿若兩把銳利的劍,直盯得王承恩心裏發毛,後背發涼,汗毛直豎,仿若被一隻猛獸盯上,隻得乖乖將奏章抱走。
    眼下京城都快保不住了,他哪還有心思、哪還有精力去管湖廣、四川的那些亂攤子?
    至於葡萄牙人,那是廣東市舶司該操心的事兒,隨他們去吧,他實在是無暇顧及了。
    魯地代表們這一整天仿若沒頭的蒼蠅,在外奔波忙碌,四處奔走聯絡,卻一無所獲,一位朝堂大員都未曾尋到,仿若大海撈針。
    魯王府那邊遲遲不見派人前來,孔府亦是如此,仿若死寂的深宅,毫無動靜。
    眾人無奈,隻得聚在一起商議明日參加大朝會之事,你一言我一語,仿若一群熱鍋上的螞蟻,討論該派哪些人去,去了又該做些幹什麽。
    一番激烈討論後,最終在亥時敲定了三個人選,分別是官府代表,豫南世子代表,以及士紳代表,至於藩王與孔府。
    還需等待決策人到來,再行商議決定下一步的行動,仿若一場大戲,還在等待主角登場。
    戌時初,朱有建早早便回了寢宮,仿若一隻疲憊的倦鳥歸巢。
    簡單洗漱後,便躺上了床榻,他深知明日又到朝會之時,雖說心中料想朝會上大概率也不會有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發生。
    但該走的流程還是得走,仿若既定的軌道,不能偏離。
    且先睡個好覺,等朝會結束,回來再補個回籠覺便是,在這亂世之中,能睡個安穩覺。
    於他而言,已然是難得的奢侈了,仿若沙漠中的一泓清泉,珍貴無比。
    喜歡大明中興之我是崇禎請大家收藏:()大明中興之我是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