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抵達印度,劃分利益四)
字數:3881 加入書籤
就像象雄地區古格王朝的靈僵先輩,早已在曆史長河中碎裂,沉寂在無人區黃沙之下。
若不是當年莫臥兒軍隊途經此地,與荒原野獸莫名廝殺,溫熱血液順著地縫滲入地下,浸潤了某塊殘存的靈僵屍塊,又意外感染了清理戰場的幾名軍士,它們恐怕永遠不會重見天日。
而那些被感染的軍士,走出象雄時早已成了失智嗜血的活僵,開啟了又一輪災難循環。
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本能執念,如無形絲線牽引著六百多隻靈僵。
它們舍棄海岸的沉寂,齊齊轉向東北部——
那裏仿佛有遙遠的召喚,即便早已說不清“家”為何物,終究抵不過血脈深處的驅使,一步步向著模糊的方向跋涉。
它們沿著溫迪亞山脈餘脈向東行進,利爪踏過枯枝敗葉,發出沙沙聲響,猩紅眼眸在荒蕪山林間閃爍著幽光。
一路翻山越嶺,體力在持續的虛弱中不斷透支,抵達安拉阿巴德時,終於再也邁不動腳步。
這座曾經繁華的城市早已淪為廢墟,活僵肆虐的痕跡觸目驚心:
坍塌的房屋、散落的骸骨、凝固發黑的血跡,連牆角縫隙裏的老鼠都未能幸免——
它們受血氣汙染化為無智弱僵,最終在饑餓與內耗中徹底消亡,隻餘一片死寂。
在安拉阿巴德城外一百裏外,一座破敗小村鎮成了它們的歸宿。
靈僵們踉蹌著走進空無一人的村落,茅草屋塌了大半,泥土牆布滿裂痕。
極度的虛弱感席卷而來,它們蜷縮在殘垣斷壁間,猩紅目光望向東北部遙遠天際——
那是“家”的方向,雖遙不可及,卻讓它們不由自主流露出類似人類歎息的情緒,混雜著茫然、眷戀與絕望的複雜心緒,在死寂空氣裏無聲彌漫。
靈僵吳兆文強撐最後一絲力氣,用精神共鳴將建議傳遞給每一位同類:
“留一名夥伴駐守,每經曆六次虛弱期約一個半月),便喚醒下一名夥伴接替。
若遇見人類,切勿主動衝突,即刻喚醒族群,試著與他們交流。
我等靈族要想存續,必須與人類共生——
唯有求交流,方能求存,絕不能重蹈先輩覆轍,在沉睡中耗盡生機!”
1647年8月12日,約定既定,一名靈僵主動留守村落中央,其餘靈僵分散開來,利爪刨開鬆軟泥土,將自己深深埋入地下,迅速陷入沉寂休眠。
留守者蜷縮在村口沙土中,未完全沉睡,僅保持淺眠狀態,隨時能被細微動靜喚醒。
至此,曾在印度大地肆虐、掀起腥風血雨的活僵之亂,終歸於沉默。
這場災難始於乾德元年四月的吐蕃,一路蔓延至乾德三年八月靈僵集體休眠,曆時兩年零四個月,暫告一段落。
阿拉伯半島與北非的活僵何時沉靜,已與東方大明無關;
而從吐蕃北上的活僵部隊,行蹤詭異、氣息反常,隻能留待日後再論。
聯合艦隊迅速調整部署,將兵力拆分為四支精銳小隊,每支均由主力軍艦在海上提供火力掩護與補給支援,沿東印度西海岸鋪開,對沿線城池展開地毯式掃蕩。
士兵端著上膛的滑膛槍逐城逐巷搜索,踏過積灰街道,艦炮轟鳴偶爾打破海岸沉寂。
一個多月探查下來,結果讓所有人愈發困惑:
別說活僵蹤跡,連半個土著、甚至飛鳥走獸、野鼠都憑空消失,隻剩一座座死寂空城,在烈日下透著詭異荒蕪。
麵對這不合常理的景象,教廷樞機司鐸皮耶路易吉·卡維塔率先給出“解釋”。
他神態篤定,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
“諸位無需好奇,中世紀便有過類似情形。
黑死病末期,巴伐利亞東南部也曾人去樓空,教廷調查證實,是當地人與動物因老鼠大規模自殺引發恐慌,最終紛紛逃離。
東印度想必亦是如此——
你們沿途該見過老鼠屍體吧?
這些土著定是受未知恐慌驅使逃走,無需憂心。
至於小約翰,想必是為規避失職之罪,才編造‘未知敵人’的謊言。”
他刻意忽略關鍵事實:
小約翰當年曾親訪紅衣大主教,如實稟報東印度詭異境況;
而羅馬教廷內部早已知曉,中世紀宣揚的女巫、吸血鬼,不過是教廷鞏固權威、打擊異端的炮製之詞,僵屍、狼人更是子虛烏有。
歐洲貴族圈對這層內情同樣心照不宣。
樞機司鐸既已定調,便意味著教廷不願深究,東印度“平安無事”的結論已然敲定。
至於本國商人的去向,他們毫無追究興致——
近百年來,商人遷徙屢見不鮮:
非洲商人赴南洋逐利,南洋商人奔美洲淘金,背後多有貴族勢力暗中操作。
這些商人為利益可出賣祖國,消失在某個角落實在不足為奇。
敲定東印度“平安無事”的結論後,七國聯軍立刻撕下“探查”的偽裝,露出殖民擴張的猙獰獠牙,迅速對東印度自西北至南部的沿海區域,展開了一場瓜分殆盡的領地掠奪。
古吉拉特地區的兩大重鎮——
商貿樞紐蘇拉特與軍事要地艾哈邁德巴德,被不列顛強勢納入囊中,成為其專屬殖民領;
孟買至果阿要塞的狹長海岸線,由西班牙與葡萄牙聯手瓜分,延續了兩國在東方深耕多年的殖民傳統;
荷蘭精準拿下德勒杜爾,牢牢扼守關鍵貿易航道,掌控海上命脈;
高盧將亞喀地區劃為專屬勢力範圍,穩步擴張海外據點;
偏南的特裏凡得琅地區,則由瑞典與丹麥這兩個北歐國家共同掌控,分走一杯殖民紅利。
這些新劃定的殖民領地,悉數被納入教會區範疇。
教廷與耶穌會迅速跟進,計劃在各地修建宏偉教堂,派遣傳教士深入城鎮村落,以“傳播福音”為幌子,鞏固殖民統治的精神根基。
可眼下的難題顯而易見:
這些地區早已人去樓空,缺乏足夠勞動力,既無法建立工廠發展手工業,也無力開采地下豐富礦產,大片土地形同虛設。
為解勞動力短缺的燃眉之急,七國很快將貪婪的目光,投向了鄰近的錫蘭王國。
喜歡大明中興之我是崇禎請大家收藏:()大明中興之我是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