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舊案重提,滅明計劃五)

字數:3389   加入書籤

A+A-


    更何況,當年僅1.2萬西班牙軍便敢圖謀偌大的明國,如今聯軍兵力是那時的三倍有餘,火器裝備更是迭代升級,拿下明國理應是手到擒來、更加輕鬆。
    基於桑切斯的原始框架,各國立刻抽調軍事參謀,投入到作戰計劃的細化研究中,議事廳內的燭火徹夜未熄。
    教廷樞機司鐸皮耶路易吉·卡維塔率先拍案提出主張,語氣中滿是不容置疑的自信:
    “艦隊應舍棄迂回,直接駛入北大明海域,從天津大沽口強行登岸!
    以我聯軍的火器優勢,一路勢如破竹攻進中樞,一舉捉拿明國皇帝!
    隻要皇帝俯首投降,整個明國還不是任我們擺布?”
    然而,他的提議剛一出口,便遭到各國指揮官的一致搖頭否決。
    這些身經百戰的將領遠比教廷官員有著更清醒的戰場判斷:
    如今南明已有藩王自立,分裂政權,可北方明國皇帝卻始終按兵不動,連派兵平叛的勇氣都沒有,足見其麾下軍隊戰力孱弱到了極點。
    艾儒略傳回的情報更是直接佐證了這一點——
    南明北方三鎮守軍僅有兩萬四千兵力,且士兵疏於操練、裝備陳舊,戰鬥力平平;
    此前北方爆發農奴暴亂,據說叛軍不過是五萬缺乏訓練的烏合之眾,可這些軍鎮竟連北上勤王的勇氣都沒有,龜縮在駐地不敢動彈,顯然他們連這樣的雜牌軍都不敢抗衡。
    指揮官們並未完全忽視潛在威脅:
    地方衛所兵、守備軍雖戰力羸弱如散沙,但架不住數量眾多,難保不會在絕境中抱團反抗,徒增征伐成本。
    因此眾人迅速達成共識,一致決定仍遵循桑切斯計劃的核心步驟——
    先集中七國聯軍的優勢兵力,雷霆拿下廣東與福建兩省,徹底肅清沿海的地方抵抗力量,拔除南明所有沿海據點與防禦工事,將兩地打造成穩固的前進基地與補給樞紐,待根基紮穩後再揮師北上,逐步蠶食整個明國。
    隻要解決了這些分散的地方部隊,失去武裝支撐的明國便再無像樣的反抗之力,後續的殖民征服自然水到渠成。
    就在議事廳陷入短暫的沉寂,眾人都在琢磨具體的登陸部署時,荷蘭指揮官讓·比爾忽然開口,嘴角勾起一抹算計的笑意,拋出一個更顯省力的提議:
    “諸位,南明境內不少大商人,本就是我們東印度公司的長期合作對象,彼此知根知底。
    明國人素來愛內鬥,熱衷於爭權奪利,我們何必要親自動手流血犧牲?
    不如給這些商人提供充足的武器彈藥與資金支持,挑動他們各自拉攏勢力、自相殘殺,我們則坐鎮後方靜觀其變,坐收漁翁之利,待他們兩敗俱傷時再順勢接管,豈不是更省力高效?”
    他的話音剛落,遠東觀察員阿雷斯·安多·瓦裏納諾便立刻表示讚同,連連點頭附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讓·比爾閣下說得極是!
    ‘明國人治明國人’才是上上之策!
    這些商人為了利益,連母國都能毫不猶豫地出賣,常年與倭島海寇勾結,劫掠沿海百姓,早已無半分家國之心。
    如今有歐洲人給他們更大的好處、更硬的靠山,他們定會像瘋狗一樣為我們賣命,拚得你死我活,根本無需我們費一兵一卒便能瓦解南明的內部力量。”
    談及海軍部署,眾人的話題不約而同轉向南明的福建總兵鄭氏家族——
    這是整場攻明計劃中,唯一讓他們稍感頭疼的存在。
    十四年前,荷蘭商船的護衛艦編隊一主二僚三艘主力艦)曾與鄭氏艦隊在台海爆發正麵海戰。
    彼時鄭氏雖海船數量眾多,密密麻麻鋪滿海麵,但若論真正能投入核心戰鬥的,不過五十艘裝配小口徑火炮的近海戰船,實際戰力有限。
    荷蘭艦隊的兩艘副艦雖在混戰中被火船引燃燒毀,可鄭氏海軍的戰術翻來覆去隻依賴火船集群圍攻,並無太多新意與章法。
    當年戰局失利,實則是荷蘭指揮官漢斯·普特曼判斷失誤、貪功冒進,貿然率領艦隊衝入狹窄水道,才給了鄭氏火船可乘之機,最終僅旗艦帶著數艘殘破炮艦狼狽逃離,還順帶損失了一艘滿載香料與絲綢的商船。
    反觀北方明國,如今壓根沒有成型的海軍,沿海衛所的戰船多是朽壞不堪的舊船,連近海巡邏都勉強,完全不足為懼。
    普斯曼家族向來依附於荷蘭望族比克家族,漢斯·普特曼當年正是以比克家族海上護衛艦長的身份,駐守在福爾摩沙台灣大員港)。
    那場海戰結束後,比克家族專門派出軍事觀察員赴台調查,最終給出的結論是:
    漢斯雖有指揮瑕疵,卻並非毫無考量——
    彼時他麾下僅有三艘護衛級軍艦、五艘小型炮艦,臨時合作的海盜也隻湊得出十幾艘破舊漁船,麵對鄭氏一百五十艘具備一定火力的海船,兵力懸殊之下戰敗本就在意料之中。
    何況戰後他迅速調整策略,成功與鄭氏家族達成貿易和解,不僅沒給荷蘭殖民利益造成致命損失,反而打通了與福建的私下貿易渠道,算不上無功。
    因此,漢斯·普特曼不僅沒有被解職問罪,反而憑借後續的貿易功績升任福爾摩沙最高指揮官。
    之後他主持修建了堅固的熱蘭遮城,憑借這座堡壘成功與占據北部基隆的西班牙人形成長期對峙,最終將西班牙勢力趕出台灣,為荷蘭徹底掌控小流求台灣)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荷蘭方麵直接提議,將小流求作為聯軍海軍的核心基地,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支點,輻射整個大明東南沿海,主要負責向南明叛商提供武器支援與海上補給,成為進攻明國大陸的前沿跳板與戰略樞紐。
    葡萄牙隨即提出,可將葡澳島澳門)作為聯軍登陸大明的前沿門戶,卻遭到不列顛指揮官的直接拒絕——
    葡澳島麵積狹小,港灣淺窄,根本無法為龐大的聯合艦隊提供足夠的停泊空間與補給保障,純屬杯水車薪。
    喜歡大明中興之我是崇禎請大家收藏:()大明中興之我是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